一則母親節祝福訊息,終於回應長達一年的牽掛 ∣ 澄清醫院中港分院
新生兒科

一則母親節祝福訊息,終於回應長達一年的牽掛

黃元韻 主治醫師兼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
分享:

文 / 新生兒科主任 黃元韻醫師

一則母親節祝福訊息,終於回應長達一年的牽掛

  母親節前夕,今天收到這則簡訊,對身為一位新生兒加護病房、兒童重症科醫師的我來說,尤其重要……

  在新生兒科每天迎接著新生命,每一個新生兒都是與眾不同、無可取代的喜悅,其中有許多剛出生的嬰兒基於各種因素,健康暫時需要觀察,會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NICU),這段期間有專業的醫護人員、設備與技術來仔細照護新生兒,幫助孩子們穩定下來,其中會有少數的嬰兒,如基因異常等,而需要更多醫療資源的介入,本身狀況不穩定,相對地風險就會比較高,儘管醫護用盡全力也未必能讓情況好轉。

        加護病房工作,經常會有難以啟齒又不得不說的消息,然而對病嬰父母而言,看著孩子身上都是管子,無能為力的不捨疼在父母心,偏偏自己又不能陪伴左右,一天只有短短的半小時會客時間,還要被醫師晴天霹靂消息的轟炸...父母的心真的不好受。

  可是,醫師的心情又何嘗不也沉重呢?

        猶記得一年前由他院轉診而入住我們NICU的「寶寶(照片中這位可愛的新生兒)」,出生後就要鼻式正壓換氣的輔助,雖然體表沒有重大畸形,但仔細檢查,不難發現還是有不少輕度異常狀況。

  初為人父人母,本該是歡喜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寶寶」的爸爸媽媽卻接獲一則又一則不好的消息,焦急萬分,雖然在我們團隊盡心盡力照顧之下,「寶寶」仍然無法順利脫離呼吸器。愛子心切又愛莫能助的爸爸媽媽情緒都很負面,當下的我也相同難過,面對這些受病痛折磨的小生命,沒有一刻能不受觸動,還要承受家長的負面情緒,而在爸爸媽媽面前我仍然必須表現專業和堅強。

        和「寶寶」爸爸討論後,考量「寶寶」需要進一步支氣管鏡檢查及治療,而我的老師是這方面的權威,可以給「寶寶」最佳治療,所以我選擇安排寶寶轉院到醫學中心,由老師接手照顧,轉院當天,「寶寶」的染色體報告結果恰好出來,確認是個罕病嬰孩。

  之後經過了一年,這期間我沒有忘記過「寶寶」,雖然老師會傳簡訊告訴我治療進度,依然掛心著他的健康情況,在行醫多年來,盡心照顧生病的嬰兒們不求回報,但「寶寶」的家長給予的負面情緒,深深讓我感到失落受挫而無法忘懷……

  終於在一年後的今天,今年母親節當天,收到念念不忘「寶寶」的消息,媽媽捎來訊息,她表達了感謝,並告訴我「寶寶」在老師的照護之下,進行軟喉症的診斷與治療,雖然一年來因長時間忙於治療住院,沒能保持聯繫,但是對我當初安排轉介的決定表示謝意,她也告訴我之後順利出院的話會帶著「寶寶」來找我,這段話令我由衷感動,很開心聽到「寶寶」穩定治療中、也很開心「寶寶」媽媽陪伴著孩子,感覺到她的振作與堅強,更開心爸爸媽媽理解了我當初的用心與決定,也體會了我當時對「寶寶」盡心盡力的照護。

  訊息中媽媽特別提到「感謝無私、盡心的照顧,還有不怕麻煩給予心靈支持和鼓勵,努力安排檢查、轉介及轉院,那時豐富的臨床專業初判「寶寶」疑似罕病,讓「寶寶」能快速決定而接受檢查與治療。」這字字句句之間,都流露著一位母親深深的心意,對我來說每個嬰兒都是獨一無二,當時的無力沉重都因為這則訊息瞬間褪去,令我重新獲得一股力量,訊息最後「寶寶」媽媽還有說「母親節是黃醫師的日子,在醫院,就是這些寶貝天使的親親媽咪,是孩子最大的好母親。」如此肯定讓我感到意義重大,來自「寶寶」爸爸與媽媽的母親節快樂祝福,總算回應了我一年來的牽掛,期待再見到「寶寶」的那天,能看見雙親有著幸福的笑容,以及小寶貝健康活躍。

一則母親節祝福訊息,終於回應長達一年的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