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緻茵:一小時生活圈成形 香港有什麼要適應 - 20240514 - 觀點 - 每日明報 - 明報新聞網

觀點

林緻茵

林緻茵:一小時生活圈成形 香港有什麼要適應

【明報文章】最近一次聚餐中,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大家猜猜,上深圳洗牙兼美白牙齒,要幾多錢?」

席間每個人都估計價錢超過100元,然而最終揭曉的答案卻令眾人震驚不已——39元人民幣。大家問質素如何,有人反映質素很好,服務由兩名專業人員提供,診所環境衛生,位置亦十分便利。洗牙只是北上行程的一部分,洗牙前後可留在深圳吃喝玩樂,有時間還可以過一晚。

雖然筆者沒有到深圳洗牙的經驗,但從近年新聞所見,以及親耳所聞,都似乎證明一小時生活圈「成功」了。從最初特區政府鼓勵青年北上就業、支持老年人北上安老和接受醫療服務開始,到如今港人每星期都會上深圳,計劃遊港兩天的旅客也會選擇在深圳過夜再來港可見,兩地人口流動的模式已經轉變。

那麼,北上消費群體的規模是否已擴大?還是純粹因為部分人離開香港後,傾向留港消費的人減少了?這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數據來證明,但可以肯定的是,內地的消費選擇多了、消費資訊豐富了、港人對內地服務質素的信心強了、往返兩地的基建更完善了,港人到內地消費的模式也變得更有組織(例如幾個家庭相約到深圳山姆超市購物,再「瓜分」戰利品)。近日已有其他學者在專欄中分享他們的觀察,筆者也希望就這議題發表一些看法。

經營狀况變 背後有數據嗎?

今年五一前夕,兩間戲院相繼宣布結業,旺區如銅鑼灣的「吉舖」也隨處可見。政府正努力拼經濟,被問及對結業潮的意見時,特首表示「世界永遠會因為轉變而令不同行業需要適應,有些會經營得不太成功,但亦有新來的不同經營者參與我們的市場,所以這些更替在我們的經濟轉型期內是必然會發生的」,「我覺得整體香港社會應該以積極和進取的態度去看所有的問題,這包括業界和各個行業,一起把香港真真正正輝煌的、好的一面都告訴大家」。

的確,香港作為商業社會,汰弱留強屬自然現象。特首指雖然有人經營得不太成功,但同時也有新行業及新企業誕生。那麼,已離場的人是誰?進場的人又是誰?「一雞死一雞鳴」,是否簡單的一加一減,毋須在意?

特首的回應,讓筆者想起已改名重開的「全港店舖消息關注組」,以及另有人發起的「開張大吉關注組」。關注組的內容,其實就是本港零售市道的一些非正式數據。當然,這些數據並不完整,大部分都是個案形式的分享。除關於食肆營業時間縮短及結業的帖文外,群組內也有「開張」的消息:由日本引入的品牌「挽肉與米」固然引起了討論,另有更多帖文是關於內地連鎖品牌如木屋燒烤、啊一檸檬茶、蜜雪冰城等來港擴充業務。

非正式個案以外,反映市道的數據還有幾類:(1)食環署全港有效食物牌照數量;(2)地產代理商記錄的商舖成交數字;(3)至於統計處的業務收益現時動向指數,則反映中小企業務狀况。惟這些數據都只能側寫香港目前市况,例如商舖成交數字不能反映有多少生意轉手,抑或只是業主易手;食物牌照數量也不能反映市場參與者的具體業務和品牌。

數據匱乏下,目前官民對市况仍流於各自表述,未有共同討論和解決問題的基礎。市民呻市道差,甚至是一張店舖結業的照片,都會引來幾百個留言;官方則表示樂觀,鼓勵行業說好香港故事。政府又有沒有較完整和具體的數據說服市民,以改變他們對市道的印象?假如香港正在轉型,我們正轉往什麼方向?作為一般商戶,要怎樣做才不被淘汰?反觀內地城市就有完整的開業數據,讓市場理解營商情况與城市競爭力。

經營狀况變 政府有角色嗎?

連帶的另一問題,就是政府在經濟轉型期的角色。推動兩地融合是歷屆政府的重要政策,而政策對香港的營商模式產生了影響。當市場參與者在新的營商環境下面對困難時,政府的角色是什麼?新的參與者,主要是內地品牌嗎?退場的,是否一些香港老字號或特色店舖?為吸引外地旅客到港,政府正開發深度遊和盛事經濟。假如保留香港特色文化是發展深度遊的條件,那麼市場參與者的「質變」,就不止是行業新舊更替的問題了。

此外,在一小時生活圈框架下,政策措施的有效性亦會面對新挑戰。近日台灣樂團五月天來港,對內地遊客而言理論上已有一定吸引力,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會因此而留港過夜。就此,筆者身邊就有人提到:兩地交通便利,會否影響「演唱會經濟」的成效?

試想像一個情况:啟德體育園開幕後,有國際巨星訪港,舉辦超過5萬人的大型演唱會,吸引大量內地旅客。站在發展「演唱會經濟」的角度來看,一小時生活圈帶來的便利,或會令香港流失過夜旅客。旅客大可以在深圳消遣,到香港看演唱會後再回深圳過夜。雖說旅客在港仍有機會消費,但過夜旅客減少,難免會令「演唱會經濟」的效益打折扣。

以上種種,都是一小時生活圈的成功所帶來的挑戰。而這些挑戰涉及香港在大灣區中的定位,難以由民間和商界自行解決。這些定位問題,遍及各個政策範疇,不止於文體旅局負責的事項。例如,港人流行到內地接受牙科服務,牽涉的就是香港牙科人才規劃,以及專業人士的生計問題。

誰在討論香港定位問題?

呂大樂教授在上周五本版專欄中提到:「香港社會要討論的課題,是爭取主動去支配、塑造新的城市發展路徑?還是繼續被動地由外在環境的轉變,來決定這個城市如何回應?」

筆者同意課題有迫切性,但民間是否仍有心有力在討論?有能力對宏觀定位問題提建議的民間研究機構和資源少了,民間的討論也由過去的「宏觀願景」(如6年前的土地大辯論),轉為一些較「去政治化」、直接影響日常生活的民生議題(如垃圾收費)。當這些民生議題也有機會被政治化,公共討論就會萎縮到一些軼事和軟性新聞報道(如「何伯」的故事就成了近日熱話)。雖然民生無小事,軟性報道也可以有公共政策面向(「何伯」故事就與公屋富戶政策有關),但有多少人會選擇以政策角度看待這些軼事,還是只當成茶餘飯後的「花生」?無論是引導民間重新參與討論,還是要由政府決定如何回應外在環境的轉變,要走出第一步的,依然是政府。

作者是公共政策顧問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林緻茵]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