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祖安/運動讓未來希望無窮

台灣職業運動持續成長,球員薪資屢創新高,可是好一陣子沒發生的簽賭案,居然又在籃球界上演,著實令人難受。明明應該成為孩子們的榜樣,展現打籃球會是好出路的啊。

像是NBA就有不少球星因籃球脫貧的故事,單親媽養大的Kevin Durant、被生母抛棄的Jimmy Butler,還有偷渡到美國的窮希臘小子Giannis Antetokounmpo等等,不過數據科學家Seth Stephens-Davidowitz的著作《Don't Trust Your Gut》曾揭示真實的統計結果,打進NBA的機率,富裕區的黑人小孩,是貧窮區黑人小孩的兩倍,白人小孩則是富比窮高出60%;跟全美黑人相比,由單親養大的NBA球員低了30%。所以其實是窮出身的球員如此難得,才總會被提出來激勵人們,造成了靠打球翻身機會多多的錯覺。

儘管如此,我還是認為運動有助達成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1「終結貧窮」,不一定要成為那萬中選一的職業球星,只要喜歡運動也許就可以。愛運動身心會健康、從運動中可以學習到對未來有幫助的技能也很多,愛看運動同樣有不少好處。在美國,即使是貧窮社區的孩子,只要喜歡NBA,就會受到NBA Cares多種活動的吸引,讓未來希望無窮!

NBA Cares是美國職籃聯盟的全球社會責任計畫,它不只是讓球星陪小孩打打球、做做公益,而是有多種具實質助益又有效結合NBA賽事的活動。舉其中一項為例,「Math Hoops」是專為四到八年級學生設計的免費課程,在全美各校園、社區進行,並提供應用程式,透過結合實體和數位的籃球遊戲,培養學生在進高中前應有的數學能力,同時在遊戲中加強包括情緒控管、社交、執行力等技能。每年舉行數學籃球全球錦標賽,除了賽事獎勵,還提供學生和家人免費參加旅行參觀活動,但是要取得參賽資格,學生需在計畫賽季中至少參加二十五場比賽並完成十個課程單元,還必須在整個計畫中表現出進步、良好體育精神,以及克服課堂內外挑戰的能力。2020年,聯盟評估了四千多名活動參與者,最終他們的數學能力提高了28%,與統計和數據分析相關的技能則提高21%,數學外技能如領導力、毅力和韌性的提升可能性,也增加了30%。

另一個項目「State Farm Assist Tracker」,是在NBA賽季每場比賽中,只要球員助攻一次,聯盟和合作夥伴State Farm都會捐贈五美元,用於加強全美各地的STEM學習。STEM(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是現今美國教育界最夯的新詞,在未來,知識本身可能不具價值,能將知識用於實證研究、整合資訊、解讀數據和創新思維,才是社會需要的人才。這項目不僅是表面的捐款價值,運動競賽本身就具備許多STEM元素,像我數學邏輯力都還行,應該可以歸功於經常計算攻守數據、推論球隊晉級季後賽機率的關係。

這些項目也同時幫助SDGs目標4「優質教育」的推進,受到良好教育,不但可以養成各種能力,創造自己的無窮未來,有正確價值觀,還可能比成為職業球員,更不會因太快來的財富名聲而迷失,將未來葬送在打假球上喔。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青春名人堂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洪倪/大谷翔平繞過三壘

陳祖安/運動讓未來希望無窮

金玉涼言

邱瀟君/她們溫柔地堅持著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