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愈發拒絕台海戰爭歇斯底里 - 社會主義行動
2024年5月21日
More

    中國青年愈發拒絕台海戰爭歇斯底里

    馬加烈 中國勞工論壇

    中共獨裁政權的愛國主義宣傳,及其對台軍國主義政策受到群眾支持的說法,並沒有得到社會的堅定支持。無論這些拒絕當局宣傳的人們在台灣問題上持何立場——有表示期望統一的青年,稱如果無法和平統一,則寧可維持現狀。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21世紀中國中心」在去年的一項研究發現,中國民眾當中,年輕人更傾向反戰立場。該研究發現1/3的中國民眾認為對台全面開戰「不可接受」,而只有1%堅持要動用武力。考慮到獨裁統治下,民眾發表政治言論時大多會自我審查,如此比例分佈已經說明,中國年輕人的現實態度否認了中共獨裁「中國人願意『不惜一切代價』實現統一」的說法。

    中共的盤算

    為何現狀與官方敘事有如此落差?其實中國國內的反戰情緒早已普遍存在,而這種情緒主要來源於青年對於中國國內、自身面臨的經濟問題的擔憂。此外,青年越來越明白官方民族主義敘事並不能解釋自身生活當中的種種困境、無法對此提供解方,也認識到開戰對於自身沒有任何好處。

    中國經歷將近3年多的「清零」粗暴政策——習近平聲稱的「人民戰爭」,以及隨後無準備的貿然放開,都惡化了經濟狀況;同時,對反清零反專制「白紙」抗議的打壓,也令更廣泛的年輕人群體看清中共獨裁的粗暴專制本質。青年失業仍然高企;即使是官方數據、不計在校生,16-24歲青年失業率在3月仍有15.3%(真實數字要高得多);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考研或者「低就」讀專科學校,希冀等到不知何時才能迎來的就業市場回暖。

    正如3月15日半島電視台進行關於台海問題的報導,採訪到的上海一名青年營銷專員所言,中國普通人迫切擔憂的是新冠疫情、經濟惡化、房地產市場等問題。

    年輕人整體上越來越對現狀失望,遂成為「十不青年」(除了不婚不育不買房外,也不再買股票等躺平行為),連自己的生活都很難顧好了,為什麼還要顧虛無的「國家民族大義」、白白被送上戰場去死呢?

    除此之外,普通群眾的利益和統治集團的利益並沒有共通之處,一旦台海開戰,犧牲最大的永遠是工人階級等普通人民,煽動戰爭的統治者則毫髮無傷。對於這一點的認識也在增加。

    例如,去年中國網絡廣傳的一篇反戰貼文,作者明言不願上戰場的原因:「我是生活在底層的人,和平時候沒人記到我們,有難時候才想起我們,說什麼國家有難,人人有責,發福利的時候,享受國家待遇的時候都沒給同等待遇!」對此,很多網民熱烈回應,包括「底層老百姓沒有義務為資本賣命!」「請領導幹部子女先上」。

    也有很多網民點破中國高官及建制派學者們的虛偽,指出他們的家人都移民到歐美發達國家享受,卻放普羅大眾受難。

    同樣在去年,旅居美國的武統派學者李毅在其一則YouTube影片叫囂中國「武統台灣」犧牲1.4億人只是「小菜一碟」。影片被傳到微博、bilibili、抖音等中國境內平台,引發一眾網民抨擊,批評其「反人類」,或者質問李毅是否敢於身先士卒。李毅極端、直白的這番言論對當局來說弄巧成拙,反而令廣大青年、及更廣泛的民眾更疏遠官方的「統一」敘事。

    台海戰爭是帝國主義戰爭

    台海戰爭從其性質講必然是一場帝國主義的戰爭,關係到哪一幫民族資本家會統治東亞。台灣是中、美兩個帝國主義勢力爭奪上風的地緣政治棋子。一切關於「民主對抗獨裁、國家主權、統一」的口號都是在蒙蔽群眾。倘若這場戰爭爆發,它恐怕會比烏克蘭、加沙的兩場戰爭更可怕,將捲入包括中美台在內的各方,而各方統治階級則是送各自的工人階級相互廝殺。

    社會主義者了解,雖然短期內戰爭不大可能在台海爆發,但是局勢正朝著危險的方向發展。目前中國年輕人拒絕參與叫囂台海開戰的趨勢是積極的,但資本主義制度就是戰爭的培養皿,因此若要真正與永久的和平,便終究需要中國、台灣及整個地區的工人階級與受壓迫者的聯合鬥爭,消滅帝國主義及資本主義,支持社會主義的台灣、社會主義的中國和更廣泛東亞地區的社會主義聯邦。

    組織起來,共同行動,為社會主義而鬥爭!

    最新消息

    同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