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親愛的我們》觀後想法 - kliu0114的創作 - 巴哈姆特
前往
大廳
主題

《最親愛的我們》觀後想法

迎著微風的男孩 | 2024-05-14 10:26:06 | 巴幣 120 | 人氣 55

Dearest us

一.故事
故事從莫狄與莫娜上高中開始。
莫狄上了「綠茵高中」,台北市超級明星學校,莫娜則上了其他所高中。故事前期專注表現雙胞胎的日常,看起來蠻輕鬆的氛圍,莫狄個性較內向害羞,而莫娜恰好相反,不過從兩人交換身份,讓莫娜偶爾到綠茵高中就讀一天開始,事件逐漸走向混亂。因為莫狄與莫娜天差地別的個性,讓身邊的人常感到莫名奇妙,前一日的事件彷佛斷了記憶,昨天兇悍今天畏縮,但又沒有實際證據表達疑惑。
随著劇情發展,2個人格分別了解了紀衛青和班上同學,其中還被導師藍官蔚發現兩人交替來學校後,事件迎來高潮-園遊會。

二.伏筆
[頁數  視角  事件]
P.11  莫狄  媽媽不允許打工
P.34  莫娜  媽媽以為莫娜睡著,偷偷向她道歉
P.57 ~58  莫娜  莫娜剛去居酒屋回來,買水餃給莫狄吃,但吃不下
P.88  莫狄  媽媽很擔心行蹤
P.121  莫狄  李淳安在莫娜夢中說:「我能分辨你們,因為根本不像。」
P.141 ~151 莫娜  莫狄、莫娜、李淳安的三角關係
以及海邊事件
P.157  莫狄  在鏡中和莫娜站在一起,連蚊子叮的傷口都一樣。
P.171  莫娜  媽媽在晚上看不見,以為是莫狄走過來。
[P.203~244 校慶期間]
P.204  莫狄  雙方決議告訴大家她們是雙胞胎
P.212  莫狄  莫狄跟莫娜說要去保健室,莫娜出場校園
P.218  莫娜  莫娜以莫狄身份不和李淳安說莫娜資料
P. 219  莫娜  李淳安表達2人不像的疑惑。
P.230  莫娜  她發現莫狄不在保健室
P.231  莫狄  自圓其說不在保健室⇒和莫娜一起去心事室
P.233 ~P. 238  莫狄  心事室(告解室):華祐學長發現了
P.245   莫娜   莫娜溺水,莫狀也請假
P.254~最後結局展開:
紀衛青不知道自己喜歡上哪一個、莫娜莫狄逐漸融合

三.結局展出
P.271-P.273 莫娜發現事實:小時候照片中兩人根本不像
P.213~P.284 莫狄也是發現:
1. 和莫娜共用社交帳
2. 莫娜消失
3. 莫娜早餐沒人吃
4. 莫娜房間東西超少
5. 小時候照片中兩人根本不像
P.285-P.304 藍官蔚視角
從校慶莫娜溺水→媽媽說出真相→當年事件回顧
→莫娜打出藍官蔚向他道別。
P.304 莫狄視角
不接受事實→紀衛青帶他去莫娜墳墓→休學鄉下休養


四.我的問題:
1.溺水前,為什麼只有李淳安認出2不同?
明明是異卵雙胞胎。
2. 媽媽說出事件真相,是以藍官蔚角度描寫?
⇒為了第3方客觀視角?
⇒媽媽視角更能合理表達情緒吧?


五.其他:
1.超現實的逃避雙重人格。
(就是小說中為了劇情而拋棄部份現實的橋段)
2.後記在提醒後直接暴雷。
⇒我其實好奇為什麼有人要先看後記。
⇒我個人認為了解後記作者的心理話後,就很難代入角色心境。
3.雙重視角的好處?
這種寫法我是首次看見,而且還特別表明出來,應該是怕讀者混亂。可以從中理解一件事中莫狄與莫娜之間的角度差異,以及她們如何透過雙方互補以自圓其說自己是雙胞胎身份。而且從她們的視角出發,不會有太奇怪的點或提前說出結局的事情發生。

六.心理病
作者沒有明確表達到底是「莫狄心中幻想出莫娜」
還是「一個存在於莫狄體内的靈魂」,
不過倒是有用紀衛青、父母、醫生嘴中説出「雙重人格」、「人格分裂」⇒「解離性身份疾患」

1.「泛科學」(2012/9/6)文章(作者Y.H.Sun)
「過去自己受虐等創傷記憶隔離起来」
「透過辨別是否是目標文字、思考的延遲,得知2個人格間記憶並非一定存在障礙(不流通)」
(來源:連結
2.「Hello 醫生」文章(審稿:頼建𨌺醫生)
「9歳以前的兒童、為人格發展的敏感期」
「没有絶對治療法、要長期、、心理治療、催眠療法、直接藥物治療等。」
(來源:連結
3. 「Website:科學狗」
以下為心血來潮從網站做的筆記,字很醜,請見諒。
(來源:上篇連結+下篇連結
------------------
這篇是斷斷續續寫的文章,我自己花最久的時間收集伏筆,有些我沒有寫的很清楚,這可能要各位讀者自己花時間去看看,這樣才能得到閱讀的樂趣。

其實還有其他想聊的,例如:莫娜的個性為何比較受歡迎、家庭背景帶給自己的影響等等,這些都是本書有摸到的點,不過就先這樣吧。
上禮拜沒更新,所以這禮拜應該會再更新一篇,希望啦🥺

創作回應

準人
是Misa的小說欸https://i2.bahamut.com.tw/editor/emotion/5.gif ,不過我還沒看過這本...
2024-05-14 16:34:24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