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餘屏南廠太陽能工程開工 發電將全自用 - 產業 - 工商時報
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盛餘屏南廠太陽能工程開工 發電將全自用

盛餘屏南廠的太陽光電工程13日開工,2025年完工後發電將全數供盛餘自用。圖/盛餘提供
盛餘屏南廠的太陽光電工程13日開工,2025年完工後發電將全數供盛餘自用。圖/盛餘提供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盛餘(2029)13日携手東元電機以及久鋒國際企業,在盛餘屏南廠舉行盛大的太陽能工程開工典禮,此次工程將全面採用盛餘自行研發的太陽能支架「鍍 55%鋁鋅 HYPER AZ300」鋼材,其具有出色的耐候性,能夠在各種氣候條件下保持穩定性,進一步確保了該工程的可持續性和長期運作效能。盛餘公司期許此工程成為盛餘公司發展太陽能支架之模範案場。希冀達成溫室氣體減量與2050年淨零排放,善盡企業責任,以實際行動實現社會、經濟、環境之永續發展,為我們生活的地球盡一份心力。

因應《氣候變遷因應法》的減量目標,以及2021年10月22日台灣鋼鐵工業同業公會於「鋼鐵業自願性減碳暨低碳生 產第二次工作會議」中,承諾2025年較2018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7%。盛餘碳排須從2018年的8萬1,598噸降至2025年的7萬5,886噸,減量5,712噸。為了達成上述目標,且未來出口產品可能將面臨碳關稅問題,盛餘在2025年之前須再建置至少7,834kWp(峰瓩,或稱千峰瓦,為系統設置容量計算單位)的太陽能發電裝置。

因此盛餘積極進行太陽能系統評估及建置計畫。自2021年著手進行屏南廠太陽能發電系統建置工程之評估,2022年底開始立案後續工程之發包。整個工程預計2025年完成併聯發電及自用發電設備登記。此次設置種類分為屋頂型(利用既有新舊廠房屋頂設置約1.2MWp)及地面型(利用廠區後方空地設置約6.8MWp),總裝置容量為8MWp,預計全部轉供盛餘自用。除可解決上述用電問題並可活化盛餘屏南廠閒置土地。

再生能源是未來企業國際競爭力及重要生產要素之一,可以提升企業產品的環境價值。盛餘董事長北村宗一董事長說:「我們深信,企業的發展與環境保護並不矛盾;相反地我們認為是相輔相成的。這次太陽能工程的啟動,是我們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項重要舉措,我們將繼續努力,為推動綠色能源發展做出更多貢獻。」13日啟動太陽能工程開工典禮,意味著盛餘產品也將增進產品在國際市場之競爭力,有利公司產品擠身國際綠色供應鏈,邁向永續發展願景。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留言討論

返回頁首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