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超傷人!空污改善「4疾病」降低 中南部死亡率最高

記者蔡庭語/綜合報導

國衛院研究發現國內空污改善,可讓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臟病、中風4疾病死亡率跟著下降,不過僅東部死亡率降到最低,中南部仍高居不下,發生健康不平等。

<strong>國衛院研究發現國內空污改善,可讓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臟病、中風4疾病死亡率跟著下降。(示意圖/photoAC)</strong>
國衛院研究發現國內空污改善,可讓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臟病、中風4疾病死亡率跟著下降。(示意圖/photoAC)

國內外許多研究也提出空氣污染物,如PM2.5、O3、NO2等,對人類疾病的影響,我國也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空氣品質指南,訂定國內各項空氣汙染物的空氣品質標準,然而,各國地理環境、經濟產業的不同,對於空氣品質會造成不同影響,對於不同族群的健康影響也不同。

環境部根據國衛院提出的實證研究成果,並考量防制成本與經濟效益,在今(113)年4月29日公告修正「空氣品質標準」草案,加嚴我國空氣品質標準,期望在盡可能降低對產業的影響下,創造更清新健康的生活環境。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指出,國衛院研究發現,2007年到2017年,國內PM2.5濃度從31.7微克每立方米降到21.47,降幅超過1成,全台各縣市「可歸因於PM2.5的慢性疾病死亡比率」包括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臟病、中風等,皆有因此下降,東部最優,普遍低於西部,而北部又低於中部和南部。

<strong>國衛院研究發現國內空污改善,可讓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臟病、中風4疾病死亡率跟著下降。(示意圖/photoAC)</strong>
國衛院研究發現國內空污改善,可讓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臟病、中風4疾病死亡率跟著下降。(示意圖/photoAC)

以肺癌來說,2007年「可歸因於PM2.5的慢性疾病死亡率」全台平均為26.11%,各區分別為東部22.8%、北部26.4%、中南部30%;到了2017年全台平均降為21.85%,東部降至最低19.2%、北部22.8%,中南部雖有降但仍達26.4%,高出平均;至於中風,也是南部最嚴重。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研究員趙慧琳分析,高碳排、高汙染的鋼鐵、石化產業及化石燃料電廠多集中在中南部,例如台中設有中火、六輕設址雲林、高雄有中鋼、石化產業,加上台積電往台中、台南、嘉義、高雄等縣市擴張,其用電需求使燃煤發電的電廠無法盡早除役,致中南部PM2.5濃度下降幅度沒有北部來得好。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統計環境部手動PM2.5測站2023及2022年數據,發現新北市2023年PM2.5年均值為11.83微克每立方米,相較2022年惡化1.42微克,幅度達13.6%;台中市2023年PM2.5年均值為15.02,較前一年惡化3.45微克,幅度更達29.9%;雲林縣2023年PM2.5年均值為21.39,較前一年惡化3.31微克,幅度達18.3%,顯見PM2.5惡化程度,南北有很大差距。

<strong>健康效應驗證。(圖/國衛院提供)</strong>
健康效應驗證。(圖/國衛院提供)
<strong>空氣品質指標分級對人體保護力。(圖/國衛院提供)</strong>
空氣品質指標分級對人體保護力。(圖/國衛院提供)

最後,趙慧琳強調,PM2.5不僅傷害肺、眼睛、皮膚等多個人體器官,更會增加致癌風險,呼籲環境部與經濟部正視並改善;環境部大氣環境司長張順欽表示,揮發性有機物有助PM2.5形成,其中車輛、石化煉製廠較容易使其逸散到大氣,未來會加嚴管制不同特性的排放源,改善中南部空污問題。

延伸閱讀
小孩狂咳、高燒不退一驗陽性! 醫揪元凶「人類間質肺炎病毒」作怪
雙和醫院爆霸凌懷孕醫「連續上班32小時」疑致流產 院方火速出手
菸捐凍漲多年!國健署擬「下半年例行評估調漲」 價格是菸防有效策略

💪🏻2024健康生活大調查~填問卷抽萬元健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