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93歲媒體大亨「梅開五度」娶小26歲生物學家 還是前妻幫牽線

基隆走山計程車遭埋…運將車門卡死受困 暖心騎士路過急救人掛彩

基隆山崩如雨下「落石比車還大」 受傷男駕駛著急:我前面還有車

66家石化與塑橡膠產業鏈匯聚美國 NPE商機約1400萬美元

廠商發布台灣在機台效能與加工優化、節能減碳等創新應用發展。貿協提供
廠商發布台灣在機台效能與加工優化、節能減碳等創新應用發展。貿協提供

美洲最大塑橡膠工業展NPE日前閉幕,今年台灣共有包括石化塑橡膠原料、機械等66家業者前往參展,其中外貿協會徵集17家、機械公會15家,以台灣館形式向參觀者宣傳台灣機械的優勢,初估此次展覽商機超過1,400萬美元(折合約新台幣4.5億餘元)。

美洲最大塑橡膠工業展於5月6日到10日在奧蘭多奧蘭治縣會議中心盛大展出,睽違6年再次舉辦,吸引約2,000家廠商共同展出。本屆聚焦汽車、建築、消費品、醫療、包裝等產業的創新塑橡膠應用,製程上提供新材料、高效能自動化、循環再利用等符合產業趨勢的應用方案。

台灣參展廠商包括鳳記、李長榮、台塑美國分公司、新光合成纖維、宏恩、大東樹脂、信易電熱、富強鑫(6603)、一億、銓寶、世林、凱傳、高祐、集盛實業等大廠。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推動的「智慧機械海外推廣計畫」,亦與業者合作辦理產品快閃發表會,展示台灣最新的產業應用方案。

外貿協會指出,台灣擁有完整塑橡膠產業供應鏈,從石化裂解、塑料,再到機械設備、終端製品等,讓台灣在國際塑橡膠市場成為重要的供應國。

目前,台灣塑橡膠設備出口排名居全球第六,近年配合智慧製造、環保材料、3R循環利用趨勢,以客戶角度提供永續創新解方案。

「台灣智慧產業形象館」透過異業合作展現完整塑橡膠供應鏈,除了機械加工設備外,塑膠中心提供可應用於電動車零部件或航太載具的熱塑複材料。

也有6家原料大廠參加展出,包括:回收再造粒廠商宏恩、機能性塑料TPU及ABS指標品牌大東樹脂、客製色母原料廠凱傳、合成纖維指標品牌新光合成纖維、光學領域原料配方大廠高祐,以及加工絲品牌集盛實業,在NPE展示台灣最新且多元的產業應用原料。

此次展覽,貿易署與外貿協會為行銷台灣機械技術優勢,共辦理10場「智慧機械遊擊秀」,聯合業者發布台灣在機台效能與加工優化、節能減碳等創新應用發展。

包含富強鑫的高效、節能等多種射出機台展示、世林的回收再造粒設備的品質優化方案、銓寶的全電式大容量吹瓶方案、第讚的智慧化製袋方案、英太的生質材料造粒方案等,藉由現場主持人與廠商講者互動方式,充分介紹台灣的產品優勢給與會買主,協助台灣塑橡膠產業供應鏈廠商進一步洽商訂單。

外貿協會表示,塑橡膠仍是人們生活的重要材料,據Plastics Industry Association的2023 Global Trends報告顯示,美國2023年塑橡膠製品運輸總價值維持在每月244億到249億美元之間。

此外,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因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與短供應鏈趨勢,2022年塑料與塑製品總交易價值仍達2,588億美元,而NPE 2024年也看好高效益生產、創新材料、循環再利用等議題,將引領美洲的塑橡膠產業。

外貿協會 智慧機械

延伸閱讀

花蓮震災48天 卓榮泰要求加速補助核撥到位

疫後改善缺工上路1年 擬轉型常態化協助產業

30多歲女子獨得2億威力彩 捐款家鄉雲林助弱勢

基捷基隆議員憂恐負擔百億憂被拖垮 市府:向中央爭取

相關新聞

中油:明起汽、柴油價格不調整

台灣中油宣布,自明(3)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價格皆不予調整,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9.2元、95無鉛汽油...

黃仁勳認證!2夥伴二代接班有成、夜宴獲教父傳授心法

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於週四(5月30日)晚間宴請供應鏈廠商,幾乎把科技界的大半江山全都找來相會。台達...

獲頒北科大名譽博士 開發金副董座沈榮津自嘲是「錢賺最少的一位」

北科大1日舉辦畢業典禮,前行政院副院長、開發金控(2883)副董事長沈榮津獲頒名譽工學博士,他致詞時表示,相較於其他校友...

回到原點? 郭智輝:核三除役勢在必行

核三廠一號機今年七月將除役,面對產業界呼籲核電延役的聲音,經濟部長郭智輝與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昨天均表示,在現有法規下除役勢...

國發會主委:不排斥重啟核能 有3原則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昨天表示,如果朝野對核能重啟有共識,他個人並不排斥,他與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經濟部長郭智輝都是理性看這件事...

勞保財務危機未爆彈…勞長:撥補就是改革 學者:這算什麼改革

勞保基金將於二○二八年用罄,勞保財務危機被視為賴政府上任後必拆未爆彈。昨天是勞動部長何佩珊立院備詢初登場,被問及任內是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