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政客遇襲 政治極化掀暴力隱憂 斯洛伐克總理遭槍擊響警鐘 內政部長警告「內戰邊緣」 - 20240517 - 國際 - 每日明報 - 明報新聞網

國際

國際要聞

歐政客遇襲 政治極化掀暴力隱憂 斯洛伐克總理遭槍擊響警鐘 內政部長警告「內戰邊緣」

【明報專訊】斯洛伐克總理菲佐周三(15日)遇刺重傷,政府指這次槍擊涉及政治動機,「孤狼」疑犯因不滿這名民粹主義總理政策行兇。槍擊事件暴露斯洛伐克極化政治格局,內政部長警告國家正處於「內戰邊緣」,呼籲停止傳播仇恨。這宗刺殺案加上歐洲多國近期有政治人物遇襲,引起對區內政治極化衍生暴力行為擔憂,加劇下月歐洲議會選舉前緊張局勢。

菲佐主持政府工作會議後遭槍擊,71歲槍手當時藏身會場外等候與菲佐打招呼人群中,在菲佐現身後近距離開槍。菲佐身中5槍,其中一枚子彈射穿腹部,另一枚擊中關節,經5小時手術後暫時情况穩定,但傷勢仍嚴重轉送深切治療部。

內政部長舒塔伊·埃什托克昨表示,行刺案帶有政治動機且早有預謀,指疑犯曾參加反政府示威,不滿政府的檢控和媒體政策,加上不滿上月總統選舉由菲佐的盟友當選,下定決心犯案。

槍擊事件暴露斯洛伐克極化政治格局。菲佐所屬「社會民主—方向黨」一名國會議員指反對黨對槍擊有責任。斯洛伐克民族黨(執政聯盟成員)主席丹科警告說襲擊可能預示一場「政治戰爭」。

菲佐遇刺掀起對政治極化問題的討論。《紐約時報》周三一篇報道指出,行刺事件加劇外界的擔憂,即歐洲日益兩極分化且充滿敵意的政治辯論已經演變成暴力行為。報道指出,菲佐去年重新掌權,反映了歐洲大部分地區一個更廣泛的趨勢:對中左翼和中右翼政黨的支持下降。

在斯洛伐克,政治暴力罕見,惟近年隨着政治民粹主義抬頭,政黨之間互相詆毁抹黑,導致緊張局勢升溫。現年59歲的菲佐2006年首次出任總理,2018年辭職下台後,他開始採取愈來愈右翼的立場,並獲得對親歐技術官僚和自由派領導層感到失望的選民支持。

疫情烏戰假資訊推波助瀾

斯洛伐克《真理報》記者馬蒂沙克指出,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等外部因素對斯洛伐克政治極化起一定作用。疫情期間的反疫苗運動加劇斯洛伐克兩極分化,總理菲佐從中撈取政治利益。另外,自去年10月再度上台以來,菲佐政府削減了對烏克蘭的支持,同時開啟了與俄羅斯的對話。

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副主任兼前保加利亞總理顧問切爾內娃表示,自2004年起加入歐盟的中、東歐國家,近年來政治極化現象日益嚴重,加上歐洲大陸近期充斥假新聞假資訊,衝擊相關國家脆弱的治理系統。

歐議會選前緊張 波蘭總理收恐嚇

另外,菲佐遇刺加劇下月歐洲議會選舉前的緊張局勢。近期德國、西班牙、愛爾蘭均有政治人物遇襲,其中德國早前在兩周內發生3宗政治人物遇襲事,包括總理朔爾茨所屬社民黨的歐洲議會議員埃克遇襲重傷。歐盟委員會的消息人士擔心,菲佐遇襲可能會在政治格局中助長暴力。

波蘭總理圖斯克昨在社交平台X發帖稱,在斯洛伐克總理菲佐遇刺後,他也收到恐嚇。他附上截圖,當中的評論提到「斯洛伐克人給了我們一個例子,如果圖斯克決定不在波蘭中部興建大型機場,應如何對待他」。媒體報道,當局已加強保護圖斯克。

面對逾20年來首名歐洲政府領袖遇刺,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強調「沒理由可正當化暴力或今次事件性質的襲擊」。美國總統拜登形容行刺事件是「可怕的暴力行徑」。俄羅斯總統普京強調「絕不能正當化這駭人罪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昨表示中方對暗殺深感震驚,向菲佐總理及其家屬表示誠摯慰問,並強烈譴責這一暴力襲擊事件。

(法新社/Politico/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Euronews)

相關字詞﹕行刺 政客遇襲 斯洛伐克 菲佐(Robert Fico)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