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地人 | 星島日報

跑地人

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跑馬地人,就像我來香港近十五年,仍懷疑自己香港人身份一樣。第一次去跑馬地是當時的男朋友、現在的老公帶我吃皇府叉燒飯,在我誇口TVB有全城最好吃的叉燒時,他並不如現在事無巨細一定要指正出我的誤區,而是默默帶我來皇府拍拖,讓我自己品嘗後知道區別。

  婚後搬入跑馬地,一眨眼今年已是第十年,習慣了來來回回的成和道、時常守在門口的蓮園事頭婆、唯一一家鮮肉供應攤檔的街市、街市\xf9媮`叫我多生個娃的魚舖肥妹、大昌沒結業時那噓寒問暖的鬈頭髮姐姐……這樣寫下去我可以寫上萬字,每一次街上店舖的結業都帶 欷歔,那些想留住的回憶,和對下一家店的憧憬。

  馬莎超市兩個月前進駐跑馬地,自從關注了一個社交網站上叫做「我們都是跑馬地長大的」群組,發現他們對馬莎真的是情有獨鍾,我曾疑問這情意結來自遙遠的英國記憶還是清醒的消費觀?不貴但重質,毋須花俏包裝,最重要貨真價實。如果要給各個社區畫幅漫畫,跑馬地我可能覺得那是個五十、六十歲的阿叔,良好的教育、頭腦精悍、半逍遙半工作、走在路上也會見義勇為教育不經心放狗的姐姐。比起山頂的富豪、半山的銀行女、南島的少奶奶,這大叔平平無奇,卻也永遠可預測般的可靠。

  我知道如果有天搬走,或老到出不去屋,新月公園依舊有無數盡情放電的孩子,修車店老闆仍可以賒數換零件,圖書館一屋子《星島日報》迷,街上到處討人喜歡的狗狗和毫無壓力感的姐姐……很感恩在這日新月異的都市,這個鬧市的後花園依然堅持了它的格調,如果歸屬感選香港或跑馬地,那我還是做跑地人吧。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