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足亞洲盃為何改為奇數年?亞足聯希望各賽事銜接更合理 - 新浪香港

女足亞洲盃為何改為奇數年?亞足聯希望各賽事銜接更合理

除了日本和澳州,中國女足等亞洲隊伍今年迎來大賽空窗期。 資料圖/新華社除了日本和澳州,中國女足等亞洲隊伍今年迎來大賽空窗期。 資料圖/新華社

新京報訊 (記者周蕭)亞足聯5月15日宣佈,澳州和烏茲別克史丹分別獲得2026年和2029年女足亞洲盃的舉辦權。隨著第22屆女足亞洲盃提前至奇數年(2029年)舉行,意味著該賽事正式改為在女足世界盃開賽前兩年舉行。

從2014年的第18屆女足亞洲盃開始,這項此前兩年一屆的亞洲女足最高水平賽事改為四年一屆,因此在亞足聯宣佈澳州和烏茲別克史丹獲得未來兩屆賽事舉辦權後,不少球迷對為何在2029年舉行第22屆女足亞洲盃感到疑惑。這是由於亞足聯全面調整了女足各項賽事的競賽方案,其中亞洲盃從第22屆開始,改為在女足世界盃的前兩年舉行,之後賽期仍維持四年一屆。

去年8月,亞足聯女子足球委員會確認,將在新的週期內全面調整各會員協會女足隊各項賽事的競賽方案,女足亞洲盃賽期調整正是其中之一。據瞭解,做出這一改變是為了令獲得女足世界盃參賽資格的球隊有更充裕的時間備戰,並且可避免大多數球隊長時間無大賽可參加的情況。比如,除了日本和澳州兩支晉級巴黎奧運會的女足球隊,其他亞洲隊伍2024年均面臨著大賽空窗期。第22屆女足亞洲盃調整為2029年舉行後,可在之後年份實現亞運會、女足世界盃、奧運會亞洲區外圍賽等各項賽事的合理銜接。

男足亞洲盃此前也做過類似調整。2004年中國亞洲盃是最後一屆偶數年份的亞洲盃,第14屆亞洲盃提前至2007年舉行,這是由於此前亞洲盃與奧運會年份重合,因此亞足聯於2003年做出改革決定,以避免賽事在某一年份過於集中,並能令世界盃、亞洲盃、奧運會和世界盃外圍賽合理分佈於每四年的週期內。

編輯 王春秋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