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病患合併食道出血恐沒命!榮總10年研究找出「終身根除法」 | 醫藥健康 - 太報 TaiSounds
快訊

    肝癌病患合併食道出血恐沒命!榮總10年研究找出「終身根除法」

    2024-05-15 16:25 / 作者 胡順惠
    病友林先生(左4)現身感謝北榮團隊。胡順惠攝
    台北榮總與高雄榮總聯手進行長達10年、搜集逾百位肝癌病患資料,北榮今(5/15)日特別發表重磅結果,研究指出,肝癌患者有一半會出現食道靜脈曲張,若放任不治,一半將會出現惡化出血,恐危及生命,透過內視鏡結紮手術可有效抑制食道靜脈曲張生成,平均4次即可終身根除,相較於傳統口服用藥需終身服用,將能大幅提升病患生活品質。

    整個亞太地區是肝癌盛行區,台北榮總內科部胃腸肝膽科醫師楊宗杰表示,台北榮總與高雄榮總合作,分析10年肝癌患者資料,發現相較於口服用藥,內視鏡結紮治療可顯著減少肝癌合併食道靜脈曲張患者首次出血機會,完整研究成果已於今年3月刊登在胃腸肝膽領域期刊Gut。

    肝癌3部曲就是從一開始的肝發炎到肝硬化,最終再惡化成肝癌,楊宗杰指出,肝癌是我國第二名最常見癌症死亡原因,榮總過去10年診斷2297位肝癌患者,其中990位有同時接受胃鏡檢查,發現480位診斷腫瘤當下合併胃食道靜脈曲張,最後僅收1百多位病患作為研究。

    為避免惡化到出血地步,榮總研究是否有比口服藥物更好的治療方式,楊宗杰表示,患者若採口服用藥,經常忘記吃藥導致治療效果不好,不過若採內視鏡結紮手術治療,雖然須採胃鏡從喉嚨檢查較不舒服,但平均4次即可終身根除,每次療程約15至20分鐘,相較於終身用藥更加便利,且病人預後效果佳,幾乎不會復發。

    至於治療費用如何?楊宗杰說,肝癌靜脈曲張結紮治療不管是預防、出血都是標準治療,已經納入健保給付條件,從2011年開始都是不需要自費;病患是否能在第一時間選擇結紮治療、不使用口服治療?楊宗杰回答,可以提出與醫師討論,並沒有限制一定要優先使用藥物治療。

    北榮彙整10年研究發現食道靜脈曲張使用結紮手術效果比口服更好。胡順惠攝

    73歲林先生就是內視鏡結紮手術治療成功案例,他今日特別北上分享,因為半年體重莫名減輕5至6公斤,檢查後發現患有C型肝癌合併肝硬化,且肝臟長了一顆6公分腫瘤,胃鏡檢查發現食道長出6條靜脈曲張,當時醫師說有兩種治療方式,一種是吃藥、一種是結紮手術。

    林先生說,當時聽醫師建議做胃食道靜脈曲張治療,現在恢復不錯,共做18次胃鏡,還好自己乖乖聽醫師話接受治療,他曾聽說隔壁村有一個小女孩愛喝酒不治療,40幾歲就醫就過世,現在自己除了調整作息,也會北上定期追蹤胃食道靜脈曲張;他笑說,自己很乖,從不間斷追蹤,到今天都沒有再出現復發狀況。

    為何目前國際上第一線治療仍以口服用藥為主?北榮副院長侯志明補充,因為國際目前對於肝硬化數據比較多,已經多到成為國際共識有準則,針對沒出血的病患口服用藥比較好,出血預防藥物跟結紮手術一樣好,只是因為吃藥比較簡單,且肝硬化對藥物容忍性比較高,肝癌患者用藥劑量只能是肝硬化的2分之1,因此較偏向建議使用結紮手術。
    胡順惠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