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腹部超音波與其檢查項目

腹部超音波是一種非侵入性、無痛、無輻射、方便快速,當我們在看各家健檢的套餐時,幾乎都會有腹部超音波的選項,而且還有不同部位的項目可以選擇(例如心臟超音波、甲狀腺超音波等等)。

腹部超音波檢查是利用超高頻率的聲波,穿過人體時在不同組織介面對聲波的反射程度不同,將這些反射波收集,經計算呈現體內正常及異常組織及構造的二維影像,檢查器官的外觀,也就是有息肉、腫瘤等實體病變,或是外觀上有異常的變化。

腹部超音波檢查|中壢福澤診所、桃鶯路福祐診所、八德福民診所

腹部超音波可以檢查甚麼?

腹部超音波檢查器官包括肝臟、膽囊、胰臟、脾臟及腹部淋巴組織、腹部大血管等,觀察是否有異常現象,像是有無腫瘤、膿瘍、結石、囊腫、鈣化或纖維化、血腫、腹水、腹部器官組織內之管道形狀是否有阻塞、狹窄、擴張等病變等。但是因為超音波無法穿透骨骼及空氣,內含空氣的消化道及呼吸道難以檢查。

腹部超音波多久檢查一次?注意事項?

一般民眾建議23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年滿 40 歲以上,可以每年做 1 次。如果正在追蹤慢性疾病者,例如B、C肝炎帶源者,建議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並搭配抽血檢查。

施作檢查前,建議空腹6~8小時,因為進食後,膽囊會收縮而排空膽汁,會變得很小很扁,無法被觀察;而糖尿病患者建議檢查前不要吃降血糖藥,以免血糖過低。

腹部超音波檢查項目

  • 肝臟:包括肝硬化、脂肪肝、瀰漫性癌瘤、惡性及良性腫瘤、囊泡、膿瘍,肝內膽管異常脹大,包括結石或腫瘤造成膽管阻塞以及肝內血管病變等。這些病變發生時,肝功能可能還是正常的,反過來說,超音波正常,肝功能也可能不正常,所以肝功能的抽血檢測、超音波,2種一起做,才能真正檢查出肝臟的健康狀況。
  • 膽囊:包括結石、息肉、急性及慢性發炎、癌瘤等。
  • 胰臟:惡性及良性癌瘤、急性及慢性發炎等。因為胰臟位置在腸胃道後方,所以容易被裡面的氣體擋住,即使用電腦斷層也無法測出最完整的胰臟狀況,所以超音波的助力大概只能觀看到胰臟頭部。
  • 脾臟:良性或惡性病變或惡性及良性腫瘤、囊泡等。
  • 腎臟:慢性萎縮、惡性及良性腫瘤、結石。超音波可以測量腎臟的大小、腎實質的厚度,腎為長得像豌豆的腎臟的外圍部分,包含腎絲球、腎小管及腎間質等組織、還有表皮的動脈血管等;如果腎臟變小、腎實質變薄,可能有腎功能變差、腎盂腎炎的可能,也可以檢查出腎結石。
  • 腹腔內大血管:主動脈剝離、下腔靜脈阻塞或狹窄。
  • 淋巴結:惡性及良性腫大。
  • 腸胃消化道:穿孔、潰瘍、發炎的腹水、膿瘍

哪裡可以檢查腹部超音波?

由腸胃科醫師(林慧秀院長、詹哲彰教授、林慶良主任)親自檢測腹部超音波檢查,不用再到大醫院久候!
福澤診所-桃園市中壢區華美三路335號➞ 門診時刻
福祐診所-桃園市桃園區桃鶯路473號3樓➞ 門診時刻
福民診所-桃園市八德區豐德一路1號➞ 門診時刻

返回網誌

發表留言

請注意,留言須先通過審核才能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