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盤前》外資大掃貨 這2檔連買18日 買最多的被「關緊閉」 - 證券 - 工商時報
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5/17盤前》外資大掃貨 這2檔連買18日 買最多的被「關緊閉」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台股今日盤前掃描的重點新聞如下,僅供參考:

利多因子:

●美國降息預期升溫,台股匯雙漲,外資押寶520行情意味濃,16日瘋狂搶補483.79億元,寫史上第七高,推升台股攀登盤中21,515點及收盤21,304點新高,本周更刷下四個交易日天天大漲紀錄,17日為蔡政府任內最後一個交易日,法人預估力拚收高,為執政八年的台股政績劃下美好句點。

法人對台股後市看法偏樂觀,在市場期降息可望提前至9月,台股今年及明年獲利都各有二成增長率,台股見高不是高,高還要更高。

至於盤面強勢股,根據CMoney統計,篩選技術面呈現多頭排列、本益比低於20倍、4月營收呈現月增,且近五日獲三大法人買超加持,計有開發金、長榮航、長榮、燿華、富邦金、台新金、萬海、新興、寶成、鴻海、王道銀行、瑞軒、潤泰新、慧洋-KY等14檔,含蓋金融、航運、電子等三大族群。

●520前台股屢創新高,營建、觀光、生技、航運等內需與政策概念股大漲表態,法人指出,這些族群已漲多,須留意獲利了結賣壓,但是強者恆強,可進一步篩選4月營收佳、股價位在10日線與月線之上的個股逢低買進。隨著賴政府的團隊接棒,可觀察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與通訊等五大「信賴產業」是否順利在520之後成為政策概念主流股。

據統計,盤面上有興富發、冠德、皇昌、名軒、山富、五福、易飛網、鳳凰、長榮航、華航、慧智、羅麗芬-KY、藥華藥、合一等營建、觀光、生技、航空等類股,受惠520總統就職日期逼近,全面吹起政策力挺與內需市場發威的慶祝上漲行情。

●台股指數本周天天登峰,整體股價淨值比(PB)約來到近2.4倍,不過,在大約1,800檔上市櫃股中,仍有187檔PB不到1倍,股價明顯被低估,投資專家認為,股價估值偏低,加上外資青睞值得留意,包括陽明(2609)及友達(2409)等16檔個股,獲外資連買大掃貨上萬張。

●股價跟著運價飆,多檔航運股遭「關緊閉」,陸續被列為注意股或處置股,繼萬海(2615)16日起被關緊閉後,陽明(2609)17日也加入關緊閉行列,分盤交易到5月底,每五分鐘才能撮合一次。(中性看待)

●台股「北上」特快車加速前行,大型權值股扮演領漲指標,激起過往大多採低接操作的小資族,進場狂掃零股,盼能搭上大盤創高行情。除了台積電穩居零股交易榜首,包括鴻海、廣達、長榮、陽明成交股數皆達「百萬」規模,並有多檔高息ETF人氣指標同步爆量,躍居盤面焦點。

●台股續創歷史新高,金融股繼續帶頭上攻,先前領漲的國泰金、富邦金稍事休息,由其他金控股、銀行股等接棒,力推金融股指數16日上漲0.73%,與大盤漲幅0.74%相近,金融股指數也突破上周五的1,948.76點,收在1,963.03點,續創1990年4月28日收2,001.28點以來34年新高。

●台灣資本市場過去八年期間繳出亮眼成績,臺灣證券交易所指出,無論加權指數或上市公司市值漲幅均稱冠亞洲,在全球主要市場名列前茅。除了開戶數占總人口逾半,及30歲以下年輕族群積極參與,掀起熱潮的ETF在發行檔數、資產規模、受益人數與成交金額都有驚人增長。

●台股16日再創新高,投資人關心後續登高動能,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16日表示,台股今年「漲幅高、日均量高、外資持股也拉高」,基本面亦尚稱穩健,但金管會將密切國際市場變化對台股的影響。

●美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預期溫和,美債殖利率與美元指數大幅回落,主要亞幣全面走揚,加上台股再創高,新台幣16日開盤即狂漲,盤中勁揚逾2角,終場收在32.12元,強升1.92角,創4月11日以來收盤新高,總成交量暴增到28.205億美元,是4月20日以來最大量,若升勢延續,將挑戰32元關卡。

●護國神山台積電最新前十大股東名單出爐,截至去年底為止名單及排名全是老面孔,僅持股增減略有變動,最吸眼球的是挪威主權基金率隊加碼台積電,持股比例升至1.7%,創2013年投資台積電來新高。

●AI PC時代來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廣達資深副總楊麒令、華碩共同執行長胡書賓及光寶科總經理邱森彬,均看好AI PC將為台灣供應鏈,帶來難得一見的機會與潛力。童子賢強調,2024年會是AI PC元年,相關零組件、軟體架構等皆已開始支援,將讓已有40年歷史的PC產業萌發新芽。

業者指出,台系ODM廠、晶片、傳輸介面及關鍵零組件等業者可望受惠,包括廣達、仁寶、緯創、英業達、瑞昱、聯發科、新唐、聯陽、友達及台積電等大啖AI PC商機。

●台股AI供應鏈重量級法說會檔檔強棒,廣達第一季獲利超前,並釋出AI伺服器將貢獻2024年伺服器營收逾50%展望、2025年進一步上揚訊息,激勵內外資大型研究機構對其後市看法更趨樂觀,幾乎全面調升目標價,300元以上不僅是基本共識,最高更來到383元天價。

●COMPUTEX展前系列活動-AI PC產業前景座談會登場,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彭双浪在致詞時表示,生成式 AI(GenAI)、大型語言模型(LLM)等AI科技快速發展,今年COMPUTEX以「Connecting AI (AI串聯、共創未來)」為主題,將有1,500家的海內外廠商,展出AI運算、前瞻通訊、未來移動、沉浸現實、綠能永續等科技新品與數位轉型解決方案。

●AI PC時代來臨,晶片大廠躍躍欲試,在硬體戰場外,更致力於打造完整生態系。高通副總裁暨台灣、東南亞與紐澳區總裁劉思泰劉思泰強調,混合式AI將是未來,裝置之間相互交流、產品將愈來愈多,垂直上下整合,高通發揮行動裝置優勢;英特爾則以硬體優勢,從雲到終端提供強大運算核心,支援500種AI語言模型,助軟體開發商打造更多AI應用,延伸x86於AI PC領域優勢。

●蘋果將在6月舉行一年一度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16日搶先公布將為iOS裝置加入眼動追蹤、音樂觸覺、語音捷徑和車輛移動提示等無障礙輔助新功能,預計在iOS 18、iPadOS 18、macOS 15或visionOS 2推出;蘋果指出,這些功能結合硬體和軟體的力量,運用Apple晶片、AI和裝置端機器學習,以創造更佳的使用體驗。

●以核能為主的能源政策在總統就職前引發論戰,是否可視為綠能為議論的核心焦點。準環境部長彭啟明15日表示,歐盟因受俄烏戰爭影響,暫時將核能及天然氣定義為「永續活動分類標準」,但仍有嚴格但書,至於核電廠是否延役,彭啟明直言,需要全民同意才可能執行。

經濟部長王美花也針對核能問題說,核能是國際能源總署(IEA)定義的「乾淨能源」,但並不是RE100定義的「綠電」範圍;對台灣來講,台灣重要大企業都加入RE100,都需要很多綠電來支撐來符合RE100的要求,而RE100要求的綠能,不包括核能。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近期反覆提及核能話題,是否為新政府欲重啟核電鋪路引發市場猜測。童子賢16日出席AI PC產業前景論壇時對此表示,能源或核能政策是整個國家重要走向,與藍綠無關、也跟政黨無關,自己一年半前就提到核能話題,沒有幫誰鋪路的問題。(中性看待)

●勞動部16日公布最新一期減班休息人數,實施家數為250家、人數4,890人,較上期少19家、大減1,314人。勞動部官員指出,大部分製造業訂單逐步回穩,廠商停止實施無薪假,本期人數是疫情後首次跌破5,000人,創下近3年新低。但官員也提醒,仍有業者坦言訂單尚未回復,下一期可能再續簽實施無薪假,人數可能反彈。

●財政部部長莊翠雲16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指出,股票當沖降稅措施將於年底屆期,財政部會重新檢視相關措施。財政部次長阮清華也說,財政部一直就此與金管會溝通,近期就會做出決策。

據悉,由於券商公會多次請命,金管會已向財政部送出相關稅式支出,提案希望再延長五年,當沖降稅再延長應已成定局,只是展延時間的部分,到底是再延三年或五年,還有討論空間。

●「溫暖堅韌」的內閣團隊即將卸任,有人回歸校園,有人持續在新內閣中堅守崗位,也有人更上層樓。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6月將轉任海基會董事長,還沒上任就已喊出,兩岸和平是重中之重、萬善之善,「和平要成為唯一的選項」。

●新台幣16日強升1.92角,壽險業提高警戒,緊盯匯率波動,所幸前四月新台幣趨貶時,外匯準備金大量增加,估4月底餘額已有近2,000億元,有利抵禦匯率波動。壽險業者表示,4月新台幣貶幅大,有降低避險比重,但過往新台幣貶到一定程度都會小幅升值,將機動調整避險策略。

新台幣匯率今年前四月連貶,壽險未避險部位有豐厚兌換利益,前三月就有5,443億元,且新台幣4月貶值幅度擴大,預期4月未避險兌換利益可能逾2,000億元,前四月約匯兌利益有可能破7,500億元。

●國銀公告第一季存放款統計,放款餘額較去年同期約增2.45兆元,且反應央行升息,整體放款利率上揚,平均放款利率約3.09%,有助國銀利息收入增加,與去年同期平均放款利率近2.9%相比,一年估計可多出逾千億元的利息收入。

●台股投資熱,讓境外基金已看不到境內基金的「車尾燈」。今年境內外基金規模紛創新高,但境內基金因為股債ETF規模暴衝,持續拉開與境外基金規模的差距,2019年8月境內基金規模才超車境外基金,到今年4月已領先3.7兆元,創新紀錄。

●台股16日續創新高,帶旺26檔台股ETF股價也衝新高,並有10檔暴量,包括國泰永續高股息、群益科技高息成長、富邦特選高股息30、大華優利高填息30、元大台灣50、國泰台灣5G+,近五個交易日均量都破萬張,另有五檔今年來含息報酬飆破20%,包括元大台灣50、國泰台灣5G+、國泰台灣領袖50、群益台ESG低碳50,持續吸引資金進駐。

●由遠東SOGO團隊經營的大巨蛋商場,16日宣布大巨蛋商場命名為「遠東Garden City」,以城市綠核心、首都中心花園購物中心為概念規劃,商場面積3.6萬坪,是台北市中心最大購物商場。其中商場周邊圓形廣場「潮美食公園GOURMET PARK」將率先於5月30日登場,14家主題餐廳16日首度曝光。

●秀泰集團發起搶眼球大戰,將進駐台北大巨蛋園區,斥資3億元打造全台特殊影廳最齊全的旗艦級影城,領先全台引進ScreenX 270度全景放映技術,搭配高規4K雷射投影機,預計明年5月營運,誓言搶下全台票房冠軍,挑戰信義威秀店王寶座。

●車廠積極強化布局保修網絡,車業龍頭和泰車自2019年首度開設TOYOTA社區型保修站後,小兵立大功,除百站目標提前達陣,和泰車表示,保修站導入以來成功拉升定保車主增加2成,吸引超過37萬車次入站,營收貢獻逾20億元,成功模式更吸引日本豐田汽車原廠,及豐田亞太區各國代理商來台取經。

●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降至3.4%,核心CPI也放緩至3.6%,此為2021年4月以來最小增幅。這使得投資人與Fed官員都鬆了一口氣,因為首季陷入停滯的通膨,進入第二季後終於又降溫。

●德國航運巨擘赫伯羅特(Hapag-Lloyd)15日公布首季獲利較去年同期暴跌84%,但與前季相較轉虧為盈,加上國際貿易回升帶動航運需求走高,和紅海危機推高運費,因此調高今年財測,讓股價16日盤中小漲0.2%報167.24歐元。

●日本汽車製造大廠本田(Honda)加碼衝刺電動車布局,16日宣布,7年內要加倍發展電動車的投資規模,總金額達10兆日圓(約645.6億美元),並瞄準中國市場商機。

●微軟公布年度永續報告,擬要求主要供應商在2030年前100%使用再生能源,該公司還表示,實現其氣候目標的最大挑戰是解決來自供應鏈和其他間接來源的排碳量。微軟15日大漲1.8%,收在423.08美元,今年以來累漲12.5%。

●美國零售龍頭沃爾瑪(Walmart)上季財報繳出漂亮成績單,營收與獲利雙雙優於預期,同時調高全年財測。物價高漲促使民眾精打細算並選購便宜商品,帶動沃爾瑪銷售持續成長。受此消息激勵,沃爾瑪16日早盤大漲6.2%,每股報63.43美元,今年來累計勁揚逾19%,超越標普500指數同期漲幅11%。

●美國速食連鎖餐廳麥當勞(McDonald’s)擬於今夏推出只要5美元的套餐,凸顯這家漢堡巨擘因應對手擴大促銷而採取的攻勢,藉此吸引成本考量的消費者。麥當勞即將推出5美元的套餐,內容包括一份雙層吉士堡(McDouble)或麥香雞(McChicken)、小份薯條、小杯汽水和4塊麥克雞塊(Chicken McNuggets),預計6月25日開賣,促銷時間大約一個月。

●受惠於併購資安軟體業者Splunk對業績帶來的提振,電腦設備大廠思科雖然上季營收創15年來最大減幅,但整體財報表現仍高出市場預期。此外,鑒於客戶庫存去化即將結束,思科還上調本季財測與全年展望。

●中俄元首「習普會」16日登場,雙方會後簽署聯合聲明,強調兩國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水平,願進一步深化全面戰略協作,在涉及彼此主權、領土完整、安全和發展等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持,並擴大雙邊貿易規模、提升雙邊貿易與融資的本幣份額、鞏固中俄能源合作等。普丁提到,目前俄中貿易已有9成採用本幣結算。

●第26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簡稱海交會)16日在福州登場,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指出,海交會歷經30年發展,已成為海峽兩岸享有盛名的綜合性經貿交流平台。參加的台灣嘉賓人數眾多,充分顯示廣大台灣同胞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深切期盼,也充分證明兩岸同胞走近走親的大勢不可擋。

●針對福建開放民眾赴馬祖旅遊的新進展,連江縣縣長王忠銘16日指出,時機已慢慢成熟,大陸宣布開放後,台灣開了幾次會議為旅遊做準備,「520之後,應會傳出很好的消息」。他強調說,台灣方面包括證件、接待等,都已做好前置作業。

●大陸電商企業京東集團16日美股盤前公布最新財報,得益於京東物流的高速增長,京東第一季營收為人民幣(下同)2,600.5億元,年增7%;淨利潤為71億元,年增率12.7%,雙雙超過市場預期。

●大陸搜尋引擎龍頭百度16日港股盤後公布2024年第一季財報。財報顯示,第一季營收為人民幣(下同)315億元,淨利54.48億元,雙雙高於市場預期。

●美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幅低於預期,通膨數據持續趨緩,激勵市場降息預期。三大金融業首席經濟學家均認為,市場預期最快9月啟動降息,但關鍵看美國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增幅,若有逐月趨緩,美國聯準會也不排除7月首度降息。

●中信銀行自2010年起受託辦理私校退撫儲金信託,從私校退撫新制規劃及信託建置,經歷14年經驗累積,協助私校退撫儲金管理會推動方案、提升受託管理服務內容有成,七度獲選擔任「私校退撫儲金信託」受託銀行,16日完成簽約儀式,將提供約4萬5,000位教職員建構更完善的退撫儲金信託模式。

●臺灣企銀第一季底前十大股東出爐,前四大為臺灣銀行、國發基金、土地銀行、財政部,持股比重皆與去年2月底相同,員工持股信託仍排名第五,但比重從去年0.97%增至1.03%,尤其是挪威中央銀行在2022年擠出前十大後,2023年重回第十,今年持股比率達加碼至0.94%,排名前進到第六。

●成熟晶圓代工廠營運走出本波谷底,在半導體產業回升帶動下,下半年市場需求可望較上半年明確回升,且美中貿易戰加劇,國際大廠訂單轉單效應放大,成熟晶圓代工廠下半年營運將有更明顯回升,近日世界先進股價衝上14個月新高,力積電及聯電也維持近期高檔。

●鈺創董事長盧超群16日表示,半導體產業景氣正在逐步恢復,他預期,整體DRAM價格到2025年,應可回到COVID-19疫情前的水準。

盧超群於鈺創集團Computex電腦展前記者會中指出,2024年上半年產業還在復甦期,下半年景氣將比上半年好,2025年可望延續攀升力道。但他提醒,也要留意地緣政治及美中科技對抗問題,美國拜登總統日前宣布,將對一系列中國大陸進口商品全面提高關稅,包含電動車、半導體等,影響性有待評估。

●AI需求旺,國際DRAM大廠紛紛轉進DDR5、高頻寬記憶體(HBM)市場,市場近期傳出,SK海力士已削減DDR3生產線,三星也發出通知,2024年底為DDR3的最後買進期(last buy)。

此一消息帶動近期DDR3價格上漲,最高幅度達2成,DDR3價格曾一度大跌1倍,現在已逐漸回升,但尚未回到疫情前水準。

法人認為,DDR3價格回升,對以利基型DRAM市場為主的南亞科、華邦電、晶豪科及鈺創等廠商有利。產業界人士指出,DDR3已成為利基型產品,只有價格較低、不太複雜的嵌入式應用會用,如Wi-Fi路由器和交換機。

●工業電腦龍頭研華致股東報告書宣示將積極拓展生成式AI應用,董事長劉克振指出,研華高度重視生成式AI未來發展性,內部已成立「AI協作中心」(AI Orchestration Center),2024年計畫鎖定生成式AI在產品開發、行銷業務與供應鏈管理三大領域展開。

●大眾控旗下小金雞攸泰科技16日正式轉上市交易,每股承銷價65元,終場收漲逾31.5%、站85.5元。攸泰董事長簡民智期許,今年攸泰將透過加值型客製化服務,與自有品牌睿剛(RuggON)的模組化標準品等雙軸營運策略的積極推進下,帶動營運可望雙位數成長。

攸泰近三年來營收、獲利表現持穩創高,去年度合併營收37.2億元,毛利率、營益率及淨利率三率三升,刷新紀錄,稅後純益2.5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3.44元,亦皆寫下新猷。

●富邦媒16日宣布,年度最大「2024年徵才計畫」開跑,廣邀菁英與新世代人才加入。今年富邦媒共釋出逾300項職缺,鎖定電子商務、數位廣告行銷、倉儲物流、資訊科技等四大領域人才,擴大招募500名員工。

●群聯16日發表全新企業級SSD品牌「PASCARI」,並推出高階企業級X200 SSD,以因應生成式AI技術快速成長,符合企業對高效能儲存解決方案的殷切需求。

●儘管最近房市活絡、部分熱區單價已不低,但買房客戶還是積極上車、閉眼吞「低首付」特效藥。據《住展雜誌》4月風向球調查,房市議價空間不到1成,不少買方殺紅眼搶房,建商不僅不必讓利,還不乏調價情況。觀察即將登場的520檔期,北台灣預估推案量達2,135億元,將挑戰2021年以來最大量,龍年房市目前預期樂觀發展。

●受惠新青安房貸政策和台積電設廠等議題激勵,高雄今年第一季移轉棟數達10,435棟,創下2022年以來單季最高紀錄,且交易熱區不再只是傳統的三民區、鼓山區等蛋黃區,更擴大到楠梓區、鳳山區等蛋白區。

●賴政府團隊就於520就職,房仲公會全聯會針對房市提出六大建言,包括調整豪宅限貸令、放寬選擇性信用管制、鬆綁閉鎖性打房政策以增加房屋供給、都市及非都市更新同時放寬容積獎勵、續推優惠房貸、健全租屋市場等,政策應滾動式調整而非齊頭式管控,讓政策工具發揮最大效益,有助房市長遠發展。

●把握520行情,金門、馬祖酒廠均推總統就職紀念酒,掀市場搶購收藏風。不讓金馬酒廠專美於前,台酒台中酒廠「穀蘊威士忌」、南投酒廠的「OMAR威士忌」,也都推出第16任總統副總統就職紀念酒;味丹、金門酒廠也分別推「戰酒黑金龍5年陳高-美德就職紀念酒」及「38度金門高粱酒特仕版-美德就職紀念酒」。

●運價、運力直線雙升,海運市場冰火二重天!紅海危機戲劇性地扭轉海運船噸過剩的局面,推動歐美線運價從4月底開始飆漲,繼5月連漲兩回,每半個月漲幅1,000美元後,航商最新通知,6月1日美國線再漲1,000美元,外加旺季附加費約600美元,陽明等航商已向美國FMC報備6月15日一般運費增加(GRI)漲幅最高可達1,000美元。

●ASIC大廠創意(3443)16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曾繁城指出,儘管總經情勢仍不佳、消費型電子仍有雜音,然整體仍將有所成長;總經理戴尚義表示,受惠AI、HPC熱潮、新興應用不減,創意營運長期成長動能無虞。法人透露,創意深耕之次世代HBM4已漸露曙光、第二季將有好消息,另外,加密貨幣ASIC委託設計專案將陸續挹注營收,未來有望逐季成長。

●網通廠建漢(3062)16日公告,該公司累計處分台揚持股9,015張,平均每股處分價格為34.05元,處分利益1.64億元,建漢表示,處分原因為實現部分投資,目前建漢仍持股台揚15.59%,仍是該公司最大股東。

●通膨降溫送幸福,債市又夯了!美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重返下滑趨勢,降息希望再現,10年期美債殖利率跌至4.33%創逾一個月低。

而5月債券ETF超級除息日17日登場,21檔債券ETF將同步上演除息秀,87萬受益人坐等6月領息,16日最後買進日買氣狂升,賺價差、搶股息兩類投資人並進,催動上市櫃87檔債券ETF近7成「漲贏」大盤。

●全球貨櫃航運的運價持續上漲,各式各樣的附加費也持續追加,有鑑於市場熱絡,赫伯羅特調升全年財測,受此激勵16日台股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2609)及萬海(2615)股價走揚,尤以長榮15日重挫後,16日大漲6.63%收在217元。

●因台積電ADR 15日上漲2.39%,換算現貨普通股已衝上千元大關,帶動16日台積電(2330)股價續創新高,最高達到856元,收在841元,外資連5日買超共4.7萬張。台積電大漲也刺激設備股上揚,由納入MSCI中小型指數的志聖(2467)和閎康(3587),帶領設備股族群一起向前衝。

●技嘉(2376)16日舉行法說會,總經理李宜泰強調,輝達GB200及B100等新品皆已取得客戶專案、並持續進行測試,不論DLC(直接液冷)或浸沒式解決方案,技嘉已做好準備,只要輝達發貨,第一時間就能量產,屆時將對技嘉整體營收與獲利挹注更大貢獻。

●量測設備商德律(3030)受惠於伺服器、網通設備、個人電腦等終端產品回溫,1~4月獲利創同期次高,每股稅後純益2.78元。該公司16日法說會時表示,上半年接單熱絡,應可繳出不錯的成績。但下半年除看車電、半導體及HPC(高效能運算)等需求,也需考量地緣政治等,目前審慎樂觀看待。

●電商第一季獲利靚,不僅富邦媒(8454)繳出每股稅後純益(EPS)3.78元的佳績,網家(8044)第一季每股虧損0.54元,對比2023年同期虧損0.96元亦有改善,數字科技(5287)EPS 3.05元,創同期新高。91APP(6741)稅後純益1.20億元,EPS 1.02元,亦創下歷史新高,毛利率穩健維持74%。騰雲(6870)第一季稅後純益1,163萬元,年增逾232%,歸屬母公司業者淨利逾1,274萬元。

●實威國際(8416)因為拿到一家大集團專案,第一季營收大幅成長,然而影響毛利率表現,每股稅後純益2.23元,表現仍優於2023年同期。總經理許泰源表示,第二季傳統產業投資回春,下半年進入旺季,而且硬體2024年有新產品加入,中高低階產品線覆蓋率更大,2024年營收成長動能看好。

●中國大陸家用和類似用途絕緣端子新安規標準2024年5月底初步定案,並於7月拍板。搶新安規商機,端子廠建通(2460)回防中國大陸市場,建通指出,因2023年已搶先展開相關專利布局,新品估應可在2024年第四季上市,目標鎖定搶占大陸三分之一的市占。

●崇越電(3388)第一季順利迎來了年增的獲利表現,以每股稅後純益0.84元戰勝2023年同期的EPS 0.68元,但因景氣回溫速度不如預期,崇越電表示,第一季產業狀況不若年底召開法說會時那麼樂觀,在景氣回溫速度牛步化下,崇越電持平看待第二季,估表現約略和第一季相當。(中性看待)

●望隼(4771)第一季繳出每股純益3.42元、年增96.55%的佳績,躋身隱形眼鏡族群獲利三強後,望隼總經理石安16日在法說會表示,下半年在日本、兩岸和美國分別有散光彩片、矽水膠片等新產品和新客加持,加上旺季效應,成長力看好,今年再拚高速成長。

●達爾膚(6523)受惠規模經濟效應及費用控管得宜,第一季稅後純益達1.62億元,創同期新高,年增59%,EPS 達3.6元,董事會決議第一季配發現金股息2元。隨著通路拓展、新品上新和海外市場成長,法人看好達爾膚今年有機會賺1股本。

●國邑*(6875)16日表示,由於L606治療PAH(第一類肺高壓)的三期臨床試驗期中分析結果,數據顯示正向,將有助加速北美以外區域授權談判。國邑總經理甘霈指出,今年完成授權案的目標不變。

●氣壓和液壓缸元件大廠君帆(4584)第一季因輪胎產業訂單持續成長,醫療產業需求也回升,第一季EPS達0.94元,較去年同期倍增。君帆樂觀第二、第三季營運可延續第一季熱度,訂出全年接單、出貨、營收兩位數成長的目標。

●由於傳統交屋旺季大都集中在下半年,台中上市櫃建商第一季獲利普遍不如預期,均寄望下半年交屋旺季到來,營收獲利表現能扳回一城。法人尤其看好下半年有大量新案交屋的富華創新(3056)、櫻花建設(2539)、富宇(4907)、坤悅(5206)等個股,今年的營收與獲利表現可望較去年更加亮眼。

●崇越(5434)16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潘重良表示,在高效能運算(HPC)和AI的強勁需求推動下,今年半導體景氣於第一季觸底後即將反彈,全年營運看好。崇越今年第一季合併營收119.3億元,稅後純益7.75億元,季增22.3%、年增4.7%,每股稅後純益(EPS)4.11元,獲利創歷史同期新高。

●安集(6477)去年推出3D金屬列印無人機,近期更投入開發軍工無人機、海洋巡檢漁業無人機及混合動力油電長續航大型無人機。

安集宣布與翔大公司團隊合作開發獨立型微處理器控制器單元(MCU)裝置、以及語音射擊系統,安集將與翔大團隊合作往軟硬體整合開發邁進,往百分之百「台灣製造」努力前進。

●半導體AMC及VOCs監測廠商創控科技(6909),首季每股稅後淨損0.21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收斂,該公司表示,以過去經驗,首季接單產生的成本較高,因此首季多為虧損表現,但多數費用在上半年投入之後,待下半年客戶密集出貨、驗收完成,陸續認列營收後,今年下半年本業可望轉為獲利。(中性看待)

●環工股新兵青新(6951)即將在6月中旬掛牌上市,青新總經理許財榮16日於上市前說明會指出,在營收占前二大的醫療廢棄物與事業廢棄物清運營運穩增長下,對今年營收有2位數成長具信心。

青新為事業與醫療廢棄物處理廠日友(8341)持股66.04%的子公司,第一季合併營收1.3億元、年增20.25%,其中醫療廢棄物營收占比60%、事業廢棄物33%。

●為建置生技布局新能量,訊聯(1784)代子公司訊聯細胞智藥公告董事會決議通過辦理現增,預計發行957.13萬股,每股發行價40元,預計募集資金總額3.83億元。不過訊聯持有智藥股權38.54%,考量配合訊未來股票上市櫃計畫,董事會決議通過放棄認購現增,股份由母公司全體股東認購。

●三福化(4755)將切割持股93%子公司三福生技,推動三福生技IPO走向資本市場。為此,三福化董事會通過對三福生技得分次辦理對其釋股作業暨放棄參與現增計畫,以達成持股降至70%以下目標,藉此也可望有部分售股利得進帳。

●受油價波動趨緩影響,遠東區塑化現貨行情呈現區間震盪走勢,其中PVC彈升10美元、每噸報價785美元;LDPE小漲5美元、每噸1,080美元;HDPE、EVA、ABS、PS行情持平;PP價每噸小跌5美元。相對上游原料乙烯、丙烯、SM行情每噸下滑5~12美元,台塑(1301)、華夏(1305)、聯成(1313)等相關塑化產品生產廠利差改善提振,營運加分。

利空因子:

●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15日向SEC提交的13F報告顯示,該公司趁台積電ADR上季飆漲30%,將台積電ADR減碼逾半,大砍57.4%(4.6萬股)僅剩34,047股。目前所持的台積電ADR價值517萬美元,在股票投資組合占比0.21%,退居為第83大持股。索羅斯去年第三季追加8萬股台積電ADR,當時占其股票投資組合0.43%,是第46大持股。(中性看待)

●台積電興建中的亞利桑那州晶圓廠在美國時間15日傳出爆炸意外,一名外包商工人送醫急救,稍後院方表示該患者不治身亡。台積電指出,係因進場廢硫酸外包清運槽車異常,一名外包商清運司機查看時發生意外,救護車於第一時間將該員送往醫院。台積電強調,此事件不影響營運或工程進行;現場已由當地消防單位進行事件原因調查中。(中性看待)

●匯率方向難預估,台美利差又居高不下,中華信評16日公布「2024年台灣壽險業信用趨勢」報告指出,「外匯風險」仍是壽險業主要的信用風險,因為避險成本仍偏高,壽險公司今年可能降低避險比率來控制成本,導致外匯風險比率走升到約12%~13%,創歷史新高。

●暑假日本線旅行團費較去年不漲反降。旅行品保協會16日表示,雖因通膨使物價上漲,但因日圓大幅貶值使日本國民出國慾望降低改為國內消費,韓國、大陸赴日包機大幅增加,飯店、餐廳、巴士報價均漲使成本增加,惟因台灣市場面沒有去年好,加上機位供給量增加,旅行社壓縮利潤搶市占,故今年暑假日本線旅行團團費較去年同期約降10%。

●財政部最新一期國債鐘統計出爐。截至5月10日,中央政府未償債餘額首度突破6.4兆元,連帶使平均每人負擔債務達27.4萬元的歷史新高水準。對此,財政部長莊翠雲強調,6月即會執行今年度1,150億元的償債計畫。財政部16日晚間也緊急表示,將於17日償還480 億元短債,可讓平均每人負擔債務降回27.2萬元。

●最新調查顯示,幾乎所有民眾有感於近期物價的上漲,76.5%表示「非常有感覺」,約二成(21.5%)認為還算有感覺。該調查也顯示,65.3%民眾表示生活受到影響,諸如壓力很大、日常有點吃力,僅2.1%認為幾乎沒有影響。

●美國4月通膨數據放緩,重燃市場對於聯準會(Fed)今年降息的期盼。但素有「Fed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蒂米羅斯(Nick Timiraos)潑市場冷水,指今年9月前不太可能降息。明尼亞波利斯聯準銀行總裁卡什卡里(Neel Kashkari)也認為,Fed可能將利率維持在現行水平「更久時間」。

●日圓劇貶打擊民間消費,加上資本支出放緩及出口不振拖累,日本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季比年率萎縮,幅度超出預期,也讓日本央行升息計畫憑添變數。16日日圓匯價一度升至153.6兌1美元,但不如預期的日本第一季GDP公布後,日圓回跌到154.74價位。

●美國財政部15日公布3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隨著第一季美債價格大跌,美國主要海外「債主」在當月紛紛增加對美國國債的持倉力度,但美國第二大債主中國,當月仍選擇進一步減持,總持倉規模降至15年新低。(中性看待)

●在對中國電動車等進口產品祭出關稅措施後,美國最新將矛頭指向中國網聯車。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15日指出,中國進口的聯網車因安裝數以千計的感測器及晶片,易將車輛周遭環境訊息及美國人的個資傳回北京,恐有國安風險,商務部今秋將對中國聯網汽車,發布規範管束建議。

●鋼結構產品今年進口量大增,據統計前四月進口量高達12.66萬噸,創下近五年新高,其中從越南進口的數量暴增近5倍最誇張,且有洗產地之虞,恐對國內業者造成衝擊。下游業者呼籲老大哥中鋼應出面調查,中鋼則表示,會將相關資料交給國貿署及鋼結構公協會了解。

●鑄件廠永冠-KY(1589)台中港新廠因離岸風電安裝不如預期,營收尚未顯現,又得攤提斥資83億元建廠折舊費用,加上大陸廠毛利率下滑,導致今年第一季每股虧損擴大至4.62元,創單季之最。永冠表示,目前產業機械、注塑機及風電訂單略有回溫,暫不修改全年出貨17萬噸目標。(中性看待)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留言討論

返回頁首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