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金利豐金融集團行政總裁朱李月華
◆朱李月華(中)表示,攜手金融服務業界唱好香港經濟,為香港拚經濟謀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出新貢獻。
◆朱李月華帶同香港東莞社團總會會員出席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宣講會。
◆朱李月華攜手金融服務業界推動選民在1210區選齊投票。
◆朱李月華出席大文集團主辦的「2023范長江行動」啟動禮。
◆朱李月華以父母名義設立「李樹福伉儷慈善基金」,服務社區。

《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通過及實施,為香港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聚焦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提供有力法律保障。全國政協委員、金利豐金融集團行政總裁朱李月華表示,在香港推動實現由治及興新的起點上,她將致力發揮委員雙重積極作用,說好香港故事;攜手金融服務業界唱好香港經濟,為香港拚經濟謀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出新貢獻。

良法護港 助力拓展經濟新領域

《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是人心所向、民心所盼之法,朱李月華對其正式落實表示全力支持和擁護。她指出,《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將為香港構建更安全、便利、高效的營商環境,為香港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有力法律保障,為特區政府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提供更大助力,箇中意義不言而喻。面對新歷史此刻,香港各界必須順應大勢,積極抓住機遇,開拓發展新領域,齊心協力拚經濟謀發展,共建香港美好家園。「就正如中央港澳辦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致辭中所說,香港在新的起點上推動實現由治及興,讓廣大市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已成為香港社會的最大共識和期盼;書寫香港新的輝煌,是等不來,也不會輕鬆,要全力拚搏,努力奮鬥,擼起袖子加油幹。因此,我呼籲金融服務界同仁繼續發揮優勢,積極說好香港故事,唱好香港經濟,促進國際社會進一步了解《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立法後的香港營商環境,提升外界來港投資發展的信心,為香港引入更多人才及資金,為強國建設發揮更大作用。」

朱李月華強調,國安自然家好,安全有了保障之後就得全力拚經濟。她表示,中央始終心繫香港的發展、始終心繫香港同胞的福祉,夏寶龍在龍年剛開始便來港考察調研,表明了中央對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等,是持續不斷地予以全力支持。而既有中央作後盾,港人實應充分認識香港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作用與使命,香港更要積極融入國家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方針。特別在經濟上,要發揮好帶頭作用,要為粵港澳大灣區引資引智、促進更廣泛交流合作。

響應號召 實現灣區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朱李月華補充說,「高質量發展是香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香港擁有基礎科研、金融服務、法治體系等明顯優勢,以及高度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作為灣區核心成員,應積極響應總書記的號召,透過深化大灣區一體化發展,實現大灣區以及香港自身的高質量發展。」她就此建議,通過在灣區建設科技園區、創新中心和產業聚集區,吸引高科技企業和創新型企業集聚,形成產業集群效應,並藉建立科技創新平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結合。

她續指,高質量發展本質上是創新驅動發展,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是推動未來產業發展的關鍵,粵港澳大灣區可藉加強高等教育和職業培訓,提供優質的人才培養環境,吸引和培養各類專業人才。「香港在精準引進本港和大灣區內地城市所需的高技術、金融和其他專業領域的人才方面素具優勢,但要進一步開拓高質量發展前路,特區政府還需更加努力,加強對數字經濟、智能經濟和綠色經濟的投入,把創新成果更多地在本港和大灣區內地城市轉化,落到企業和產業層面,支持香港新型製造業發展。」

因應專業 提金融密切相關提案

已連續出席多次全國兩會的朱李月華,深刻感受到中央對香港發展與香港同胞福祉的關心,認識到香港在國家戰略發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她以今年兩會為例,自己親睹委員們認真履行職責,提出了很多富有創新性和實用性的建議和方案,充分展現了新時代政協委員的責任擔當。而她本人亦因應所屬專業範疇,提出了《推動防金融詐騙》和《關於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推動大灣區發展的建議》兩個提案。

當中,《推動防金融詐騙》的提出,是鑒於金融詐騙手法層出不窮,且呈現香港及大灣區的跨地域情況,受騙人涉及香港青年學生、在香港升學的內地學生。她為此建議兩地合作製作「防詐」宣傳,由兩地有關部門攜手推出「防金融詐騙」的宣傳片或互聯網產品。此外,因應目前香港缺乏清晰的相關防騙教育工程計劃,可以加大力度進入校園,提升學生防詐意識。最後要多策並舉,建立由兩地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合防詐小組」,針對重點防騙宣傳工作,展開有效、有針對性的宣傳。

至於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推動大灣區發展方面,朱李月華稱非常支持香港建設亞洲綠色金融中心,建立供香港市場採用的綠色分類框架,並對接內地和歐盟之間的綠色分類法,使香港的標準與國際最佳做法接軌。另外是加快推動大灣區電子支付系統互聯互通,建議中央支持擴大香港與內地居民和機構進行跨境投資的空間,穩步擴大兩地居民投資對方金融產品的管道。在依法合規前提下,有序推動大灣區內基金、保險等金融產品跨境交易,不斷豐富投資產品類別和投資管道,建立資金和產品互聯互通機制。

她特別提到,政府工作報告在講到2024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時,強調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宏觀政策三個方面的政策取向與金融密切相關,說明金融問題在國計民生中的重要地位,而這與香港鞏固發展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密切相關。「中央政府向來關心、關注香港金融業發展,而香港金融業想要得到高質量發展,那麼諸如『智慧金融』『科技金融』及『綠色金融』等行業趨勢,必須牢牢捉實。很高興特首李家超在去年中東行中,與阿聯酋政府達成共識,同意展開討論簽署發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合作備忘錄的工作,而在金融科技、綠色經濟等方面,中東與香港亦將展開更多合作。」

把握機遇 構築香港競爭新優勢

她更坦言,香港因地緣政治惡化而開發中東市場,當中的阿聯酋位於歐亞中心點,近年更借鏡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並提倡經濟多元發展、積極吸引海外及私人投資,這正正與國家倡議的「一帶一路」相契合,而近年中國與杜拜的雙邊貿易呈快速增長,相信在杜拜投資、營商的內地企業亦與日俱增。假若香港能夠充分發揮「超級聯繫人」的作用,促進中阿經貿務實合作,共同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三方互利共贏,必能早日達到。

回望過去一年,朱李月華表示,喜見香港在由治及興的新征程上全速躍進,在搶人才、搶企業方面成效漸顯。「特區政府放寬專才門檻,讓更多有能之士在香港施展拳腳,這既為香港補充了人才新血,更提升了香港的國際競爭力,對此必須予以肯定,但香港在專注搶專才之餘,亦要兼顧做好本地勞工不足的問題。當前香港多個行業缺人是不爭事實,人力不足嚴重影響服務質素及香港的競爭力,政府首要從根本着手,積極解決整體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可參考阿聯酋、杜拜等經濟體,因時制宜調整及放寬輸入外勞政策,補充本地人力的不足,以破除經濟發展樽頸,從而提升香港相關行業及整體經濟競爭力。」

展望未來,朱李月華強調稱,國家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顯著優勢,是國家與世界各國之間的「超級聯繫人」,在助力國家躍進的同時,對自身發展亦必大有裨益。期望特區政府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更加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好發揮「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積極把握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機遇,發展內部經濟,構築香港競爭的新優勢。而 身為全國政協委員,她定當履職盡責,擔當有為,為國家、為香港的未來發展貢獻應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