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彩虹平權大平台Q POWER 設文字創作獎 香港作家盧妤《蓉蓉》、逆彌《蓋層記》入圍決選 | 虛詞編輯部 | 虛詞 p-articles

臺灣彩虹平權大平台Q POWER 設文字創作獎 香港作家盧妤《蓉蓉》、逆彌《蓋層記》入圍決選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5-14

正當香港的女同志電影《從今以後》於柏林影展得獎,另一邊廂,臺灣彩虹平權大平台主辦的第二屆Q POWER Awards於上周公佈決選名單,其中兩位香港作家盧妤《蓉蓉》、逆彌《蓋層記》入選首次開辦的「Q Literature文字創作獎」,以不同媒介書寫同志力量,讓更多香港同志族群的故事能被看見。


兩年一度的Q POWER Awards,本屆第二屆以「From fear to POWER 放膽追尋」為主題,其宗旨為鼓勵創作者、發行商、企業對社會持續傳遞多元、正確、具影響力的同志故事,促進群眾共同進行多元對話,讓大眾跳脫對同志的刻板印象,壯大同志權益的社會力量。


Q POWER Awards 包含「Q Video影像創作獎」、「Q Music音樂創作獎」、「Q Campaign創意行銷獎」、「Q POWER精神獎」,以及首次開辦的「Q Literature文字創作獎」,酷兒作家紀大偉老師曾指出,臺灣同志的生命經驗與同志運動史經常被庇護、留存於文學之中,因而形成一種獨特的傳統以及文學風貌。


入圍「Q Literature文字創作獎」決選的香港作品有盧妤的小說《蓉蓉》(2018),描繪女同志的愛慾日常。作品穿越倫敦、巴黎、香港、臺北,夾雜四種語言,觸及各種認同、身分、國籍、文化的流動,道出離散身分的獨特面貌,打開一種女同志文學的新局面;逆彌的《蓋層記》(2023) 則用小說回溯2014至2022年的香港,描寫社會運動中男同志的情慾與掙扎,其中的敘述者在基督教家庭反抗、癒合,表現出時代的躁動與茫然,替時代留下了見證。


其他入圍作品皆為臺灣創作者,有羅毓嘉的散文集《阿姨們》,描述了過往數十年間同志運動的軌跡,直接書寫愛滋議題,「替感染者族群留下記憶」;周紘立《夢時年》則「幾乎以懺悔告白的方式,赤裸裸挖掘作者生命經驗裡的不堪,呈現了有別於主流陽光男同志的生命圖像」;臺灣旅美編導陳品蓉的劇本《第二個媽媽》觸及女同志家庭議題,「以此探討血緣與親緣的張力,超前現狀引領讀者思考可能面臨的未來。」


「Q Literature文字創作獎」的徵稿辦法有別於一般傳統的文學獎,文類與字數不限。臺灣新生代小說家盛浩偉作為其中一位評審,於社交平台表示這次來稿的份量、件數超乎預期,不僅參賽者的整體水準優秀,其中約三十件參賽稿件有至少八萬字篇幅。他認為「這樣密集看稿實在會累,不過,評審也都同意這是很過癮的經驗。」


各獎項評審根據「呈現多元性別」、「促進友善同志」、「具正面影響力」、「創意呈現」等標準選出五件作品入圍決選。盛浩偉續指,評選標準除了作品本身的美學高度跟完整性之外,還有一個是「難得」,因為LGBTQ+的子族群未必都對彼此那麼了解,希望能夠呈現一些過往相對罕見或比較難被看見的經驗,「例如男同志可能不清楚女同志的生態、順性別者也不理解跨性別的生活難處」,賽果將在5月24的頒獎典禮公布。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敬啓者

小說 | by 阿元 | 2024-05-11

文化交融與傳統蛻變:讀楊牧詩

散文 | by 楊小濱 | 2024-05-07

虛詞五.一致讀者信

其他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4-30

小大之辨

影評 | by 亞c | 2024-04-29

【佬訊專欄】爆檸

專欄 | by 佬訊 | 2024-05-05

【無形.同病相連】太空漫遊

詩歌 | by 陳康濤 |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