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輕鬆路線 行得跑得 深圳跨湖棧道「近水」送爽 - 20240514 - 副刊 - 每日明報 - 明報新聞網

副刊

旅遊

龍華輕鬆路線 行得跑得 深圳跨湖棧道「近水」送爽

【明報專訊】來到5月中,氣溫持續高升。健行一族紛紛轉投「近水」路線,涼風送爽的水庫步道大受歡迎。記者特別走訪深圳龍華區新開放的環湖碧道,由觀瀾湖新城出發,經長坑、石馬徑兩個水庫,跨湖棧道輕鬆易行;走出水庫,順道遊菜園、碉樓、鰲湖藝術村,玩一圈回到原點商場,共約9公里路,最適合一日遊舒展筋骨。

今年3月登場的牛湖水碧道,全長約9.9公里,南起長坑水庫,北至牛湖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為龍華區首條結合水庫和河流的碧道,附近景點眾多,是遠足的好去處。

採訪當天,記者早上約10時多從深圳地鐵蓮塘口岸站出發,花了個多小時抵達觀瀾湖新城商場的觀瀾湖站。碧道主入口位於地鐵站E出口與Hard Rock Hotel之間,設有大型路牌,步行三兩分鐘即達。記者先在觀瀾湖新城吃個早飯(詳見「同場加映」),約中午12時才起步。

棧道初段無樹蔭 宜做足防曬

踏入長坑水庫範圍,先在觀景平台細看牛湖水碧道工程平面圖,了解碧道狀况。平面圖前方,一水之隔正是觀瀾湖大地生態藝術園,集生態、體育、休閒、娛樂等多項功能於一身。

前行約5分鐘,來到碧道閘口,標示碧道開放時間,從上午7時至晚上6時,禁止騎電單車或單車進入。通過閘口前行10分鐘,來到分岔路,左邊是在長坑水庫上的1號跨湖棧道;右邊則是「森林素拓區」,綠草如茵,種有小花在風中搖曳生姿。記者在素拓區拍照後,便走向1號跨湖棧道,漫步湖中小島。棧道左邊屬觀瀾湖大地生態藝術園一帶範圍,可遠眺園內摩天輪在轉動,亦見小朋友玩卡丁車;棧道右邊則是綠意盎然的長坑水庫,碧綠湖心,樹木倒影,讓人心曠神怡。棧道初段無樹蔭遮擋,記緊先做足防曬措施。

邊走邊打卡,大約半小時,跨過了小島,來到鳥類棲息地區。雖然仍屬1號跨湖棧道路段,但已腳踏實地,兩旁綠樹成蔭,左邊路旁遇上巨型的豬先生豬太太公仔,當然成了打卡點。再走約半小時,跨湖棧道再次跨過對岸的濱水棧道。漫步約20分鐘,到了岔口,右邊路口通往森林素拓區;記者則選擇直走,前往石馬徑水庫範圍。從碧道主入口來到石馬徑水庫,大約走了3公里。

觀景平台如鳥首 巨大「水滴」下休息

在石馬徑水庫繼續沿湖邊走20分鐘,抵達了登山路。所謂「山」不過是小山坡,翻越山坡抵達沿湖的「觀鳥屋」。那其實是外形如鳥首的觀景平台,共有3間,其中中間的觀鳥屋視野最佳,前面沒有大樹遮擋,可以看到石馬徑水庫對岸的2號跨湖棧道。

走得有點累了,來到前方的水滴驛亭休息;驛亭設計十分前衛,天花有一顆巨大金屬水滴,似是即將滴下,而下方地台則如水滴落下泛起了漣漪,帶點科幻感,坐在水滴下休息,倍感清涼。

再往前走,可到達水庫大壩,但因到訪時有修路工程,記者遂原路折返,回到前往素拓區的路口,抵素拓區直行約5分鐘,再左轉入2號跨湖棧道。這裏又是另一番景致,能飽覽對岸的觀鳥屋,以及整個湖區鬱鬱葱葱的森林,淡雅出塵。走在2號跨湖棧道邊走邊呼吸森林芬多精,來到水庫大壩右側。

客家老村活化藝術村 打卡歎啡

現場所見,大壩的碧道修築工程正如火如荼。記者左轉經過大壩,轉右沿石馬徑水庫路直走,約步行15分鐘,來到牛湖村的牛湖菜場,一大片農田種滿了蔬果。旁邊是牛湖石一村的兩三座碉樓,碉樓門口貼上「龍華區不可移動的文物」,據說已有百年歷史。從石馬徑水庫步行至此,約走了4公里。

再往前走經金石路轉入高爾夫大道的地鐵牛湖站,便屬於2.9公里長的河流型碧道範圍。這路段目前仍然在修建中,按規劃會興建濱河步道、水滴驛亭、濱水廣場等。

河流型碧道串連附近景點鰲湖藝術村,記者沿高爾夫大道轉入興業路,約步行10分鐘,抵達鰲湖藝術村村口。村內有一個半月形池塘,加上百年建築和碉樓,清幽古雅。村落屬於客家牛湖村(舊稱鰲湖村),始建於約1706年,2018年活化成藝術村落,有不少藝術家駐留創作。舊建築牆上繪畫了不同風格的壁畫,吸引遊客駐足拍照。部分房屋改建成茶屋或咖啡店,行得累了不妨坐下小休。

離開鰲湖藝術村,沿高爾夫大道直走約1.5公里,約在晚上6時多,記者回到原點觀瀾湖新城,今日共走了約9公里路,漫遊拍照兼遊古村,大約花了6小時。●

●旅遊錦囊

證件:回鄉卡

匯率:1人民幣約兌1.1港元

交通:深圳地鐵蓮塘口岸站,乘2號線前往市民中心站,轉乘4號線到觀瀾湖站(車費8人民幣,車程約72分鐘)

文:蔡朗清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牛湖水碧道 遠足徑 遠足 一日遊 好去處 龍華 旅遊 深圳旅遊 深圳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