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年報季後已連續出具四張警示函,這些問題被重點關注 - 新浪香港

北交所年報季後已連續出具四張警示函,這些問題被重點關注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黃鑫宇)北交所上市公司2023年年報披露工作結束不久,北交所已連續對其中業績快報、業績預告過程中存在信息披露違規的上市公司及其董事長、高管出具四張警示函。從這四張警示函披露的違規事項看,多數系信息披露違規,但也出現了一起違規使用募集資金的情況。

總體而言,進入5月北交所這四張警示函主要涉及花溪科技(872895.BJ)、大地電氣(870436.BJ)、拾比佰(831768.BJ)、誌晟信息(832171.BJ)四家上市公司。

5月11日,北交所公告顯示,花溪科技於2月23日披露業績快報及業績預告,後於4月26日披露業績快報及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將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由244.76萬元修正為336.28萬元,差異幅度為37.39%。

37.39%的這一實際數據差異幅度超過20%,根據相關規定,北交所認為花溪科技違反了相關規定,已構成信息披露違規。

事實上,花溪科技已經是年報季結束以來,北交所公示的第四起業績快報、業績預告構成信息披露違規的案例。大地電氣、拾比佰及誌晟信息3家業績快報、業績預告中構成信息披露違規的情況如下:

圖/根據北交所出具的警示函自律監管措施信息,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製圖圖/根據北交所出具的警示函自律監管措施信息,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製圖

除了本次2023年年報季出現信息披露違規外,據這四張警示函顯示,北交所也就核查中發現的2023年半年報及2023年三季報信息披露違規情況進行公示。

例如,因安全生產費計提有誤,花溪科技於2024年4月29日發佈公告,對2023年半年度報告及2023年三季度報告進行更正。其中,對2023年半年度報告中淨利潤的調整金額為14.45萬元,調整比例為5.8%;對2023年三季度報告中淨利潤的調整金額為14.45萬元,調整比例為2.41%。

北交所認為,花溪科技披露的定期報告存在財務數據錯報,違反了相關規定,亦構成信息披露違規。

再如,誌晟信息於2023年10月26日披露了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後於2024年4月26日披露關於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的更正公告。其中,營業收入調減356.92萬元,調減比例為3.81%,營業成本調減332.30萬元,調減比例為5.41%。誌晟信息未能保證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同樣構成信息披露違規。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四張警示函還出現一起違規使用募集資金。

2023 年年度,誌晟信息財務人員誤將募集資金專戶內的合計20.44萬元款項用於支付不屬於本次募集資金項目的費用,構成違規使用募集資金。據悉,誌晟信息已於2024年4月將上述款項退回募集資金專戶。

根據相關規定,北交所已對花溪科技、大地電氣、拾比佰、誌晟信息四家公司及其相關責任主體,採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同時這四家公司及其相關責任主體也均被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數據庫。

眾所周知,高質量的上市公司群體是北交所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也是投資者分享企業發展成果、取得合理投資回報的源泉。近年來,市場各參與主體明顯感受到北交所持續加強上市公司監管。

2024年2月北交所製定並發佈了《推動提高北交所上市公司質量行動方案》。在此方案指引下,北交所表示將「突出以投資者為本的理念,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推動形成一批主動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創新成色足、公司治理規範、可信賴的上市公司群體」。

2022年8月,北交所採取了一系列提高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董監高等「關鍵少數」合規意識的舉措,同時持續強化「關鍵少數」監管力度。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