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冰芬|多措並舉促「無處不旅遊」理念真正落地

黃冰芬|多措並舉促「無處不旅遊」理念真正落地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作為全球最佳旅遊目的地之一,香港在疫後依然具吸引力。據統計,2023年全年共有約3400萬人次旅客訪港,當中內地旅客仍佔主流。不過,比起2018年超5100萬人次內地旅客來港,本港旅遊業離真正復蘇尚有差距。

來稿作者:黃冰芬

為此,中央接連出台惠港措施,一再擴闊內地居民赴港澳自由行範圍。日前新增山西太原等8個省會城市,總人口超3300萬,多屬於港澳游的新市場,具有巨大的潛力,可望為香港帶來更多過夜旅客。他們留港時間更長,有助帶旺本地飲食、零售、酒店等市道,提振本地整體消費。加上2月的青島和西安,「自由行」城市總數增至59個且涵蓋全國所有省會。在筆者看來,中央系列新政傳遞了三個信息:一、對香港特區政府的支持力度強;二、對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視程度高;三、對香港社會訴求的回應速度快。

但開講有話「打鐵還需自身硬」,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除了依賴豐富的旅遊資源外,更需注重服務質量和遊客的體驗。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提出「無處不旅遊」的理念,提示香港要展現獨特文化的內涵,多方位提升旅遊價值。

「無處不旅遊」就是處處是旅遊,互動是關鍵。對於有興趣訪港的人士來說,從做攻略開始就已進入了「旅遊狀態」。其乘坐交通工具來港時,便已在旅途中,過程中所有的感受都將成為旅遊體驗,直至返回出發地。隨著近年旅遊觀念和模式迭代,人們出遊的目的已有所變化。來港旅遊瞄准的,也許不再是某一主題公園,而是一條充滿漁港風情的小街巷;不再是有眾多大品牌的購物商場,而是一碗香噴噴的雲吞面;不只滿足於打卡維港夜景,還要欣賞郊野山路的風光……

那麼,我們該如何貫徹「無處不旅遊」理念,讓海內外遊客擁有高質量的旅遊體驗?首先,最需要的是旅遊業頂層設計和系統性規劃,特區政府須加強與前述59個城市的對接和協調,包括政府部門間的商討、業界的具體安排等。

其次,可從旅遊資源和配套規劃入手,深入瞭解當地居民的旅遊需求,實現內外兼修。過程中,須充分發掘並優化香港自身豐富的旅遊資源,積極借鏡內地成功經驗,大力開發旅遊新路線和新產品。

再者,還應弘揚港人熱情好客之道,不斷提升服務質量。要以貼心周到的服務態度,讓每一位遊客都有難忘體驗,感到賓至如歸。

只有特區政府、業界和民眾通力合作,政策制定、資源整合、服務提升多措並舉,「無處不旅遊」理念才能真正落地生根,擦亮香港「最佳旅遊目的地」的金字招牌。這不僅符合社會各界的期望,也將為香港向世界分享中國文化、展現東方魅力創造契機。

作者黃冰芬是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總主任。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