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公務員現身說法「點交獨居老人遺產」,作者應該是黑到發亮!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書評】《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公務員現身說法「點交獨居老人遺產」,作者應該是黑到發亮!

【書評】《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公務員現身說法「點交獨居老人遺產」,作者應該是黑到發亮!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在的基層公務員一個人當三個人用,而且很多事情都是遇到才知道,沒遇到永遠不知道。所以這種累積著滿滿經驗的書,我就覺得非常重要了。其實這幾年來很多人問我的問題都是這裡可以解答的。

文:大師兄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時候,發現是作者正在寫碩士論文,然後也寫成書。我第一個想法是「這本應該太硬,我看不下去。」接著想「哭呀!我自己論文都寫不出來,還看別人的幹嘛?」

不過仔細看下去,不由得大吃一驚!這傢伙寫的論文,跟我要寫的差不多,哎。居然有大部分提到聯合公祭!

「原來是同行的!」我覺得會研究這個的,應該在公部門做事。果然一看,是社會課的。

再仔細一看。「奇怪怎麼都一片黑看不到字呢?是不是出版社給我的稿子檔案壞掉了?」

我把檔案打開後再看一次。

啊!不是檔案壞掉,而是作者在公部門應該是黑到發亮!亮到我字都看不到呀。

好啦!笑話講到這邊,其實我覺得這本書超棒的。

裡面提到的事情除了滿多是我平常做的,還有一些是我不知道的,看了之後會「阿,原來如此!」甚至還有一些是作者在裡面提到為什麼會這樣,但是我了解的。

不過這些基本上都不太能說。

老實說身為一個曾經在公家機關上班的臨時人員,有時候看一看裡面的人寫的書,感觸很多,雖然知識增加不少,但可悲的是,假如是要跟那麼熱情的人做同事,願意的有多少?

我很喜歡她前面提到的一個觀念——「這個社會把最脆弱的一塊寄託在基層公務員上」。不是說長官不做事,是在第一線的工作人員總是滿滿無奈。

現行法規上的補助跟實際上需要的人,這裡面有多少多少流程要跑多少程序要審。我想裡面都有很多案例可以看看。

順帶一提,我父親當年也是聯合公祭。我也覺得聯合公祭沒什麼不好,雖然只有冰跟燒,不過在出殯的時候還是會有民政局的長官跟山上的師父下來唸一段,我覺得到也滿隆重的。但是遺憾的是不一定每個縣市都有。

我都跟大家介紹我父親從醫院接到殯儀館不用錢,冰存不用錢,棺木不用錢,火化不用錢,壽衣不用錢到骨灰罐都不用錢。這的確是幫助滿多需要幫助的家庭,而且當初我們家申請資格,不是低收入戶,是當地市民就可以參加。

我某次去講座的時候,跟大家分享這個。

結束時,某區公所的員工跟我說:

「大師兄,這個有排富拉,我們縣市要低收才可以參加。」

「沒有,我們同縣市的,當年我們家沒有低收,但是可以參加。」

「那可能是現在改了,我確定現在要低收才可以參加。」

我回頭去殯葬所問,每個人都跟我講。

「沒有,你看傳單,我們現在還是市民就可以參加。」

其實聽了之後滿感慨的。明明就是一個可以推的東西,但是當地的公務員卻不清楚這東西要怎麼申請。

不過也不是批評他們啦。現在的基層公務員一個人當三個人用,而且很多事情都是遇到才知道,沒遇到永遠不知道。

所以這種累積著滿滿經驗的書,我就覺得非常重要了。其實這幾年來很多人問我的問題都是這裡可以解答的。

「大師兄,我不婚不生,以後孤獨死,會有人來收嗎?」

「大師兄,年底了,我有賺點錢,我想捐棺,該怎麼辦?」

「大師兄,聯合公祭是什麼?要那些人才可以參加?」

這裡面的問題,我覺得大部分裡面都有一個很好的答案。雖然有些內容講的是制度,但是不到那種我硬到讀不下去。也分享給大家。

書籍介紹

《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網路與書出版

作者:李夏苹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一個進過殯葬業、賣過線上遊戲寶物、
做過房地產廣告文案和翻譯機中文編輯的另類基層社會課公務員,
建議大家獨居安老該有的準備。

趨勢話題「無緣社會」、「長壽地獄」之後,台灣現場實況,基層公務員說給你聽。
老死人生大事國家如何處理?計畫獨居安老個人如何準備?

李夏苹初入職場時,曾短暫待過殯葬業、賣過線上遊戲寶物、做過房地產廣告文案和翻譯機中文編輯,但都待不久。求職不順的她努力考上了公務員,原本在區公所處理文化行政業務,突然被調到社會課,負責老人福利櫃檯業務。

有一天她被交辦處理一項「點交獨居老人遺產」的工作,讓她心中生起莫名恐懼,且冒出許多執行流程的疑問,「如果第一線的我們都不知道要怎麼做,那麼,一般人應該更難清楚國家是怎麼處理獨居老人的遺體和遺產?」為此她透過訪談、研究,並添入職場實際案例及個人反思來撰寫此書,試圖勾勒出老死大事在國家機器下可能的面貌,以及人們可以如何安排老後生活的誠摰建議。

0010987415
Photo Credit: 網路與書出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