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507.SH - 日誌 @ SL886財經網

日誌

標籤[600507.SH]相關文章

龍虎榜 | 合成生物概念火熱,遊資抱團湧入!魯抗醫藥獲方新俠、炒新一族等熱捧
By admin
2024-05-08

5月8日,A股主要指數震盪下行,近4300股下跌,全天成交8644億元較上一交易日縮量1043億元,北上資金淨賣出40.44億元。

市場熱點繼續聚焦生物經濟,細胞免疫治療、合成生物、基因測序等概念火熱;豬肉、雞肉、貴金屬等概念升幅居前。反之,AI、Sora概念大跌,房地產服務、全息技術、租售同權及國資雲概念等跌幅居前。

今日共45股升停,連板股總數8只,14股封板未遂,封板率為76%(不含ST股、退市股及未開板新股)。

焦點股方面,蔚藍生物一字升停晉級6連板,化工股強者恒強,百川股份、興業股份4連板,百合花3連板。

下面我們來看下今日龍虎榜情況:

今日龍虎榜淨買入額前三為萊茵生物瑞豐高材魯抗醫藥,分別為8857.65萬元、7927.06萬元、6841.70萬元。

龍虎榜淨賣出額前三為安達維爾、聯合化學、惠柏新材,分別為6848.72萬元、5553.25萬元、4841.59萬元。

龍虎榜中涉及機構專用席位的個股中,當日淨買入額前三為湖北宜化、九安醫療、宗申動力,分別為9913.26萬元、9163.77萬元、4737.53萬元。

龍虎榜中涉及機構專用席位的個股中,當日淨賣出額前三為三柏碩、克來機電、安達維爾,分別為4685.03萬元、4134.23萬元、3643.49萬元。

部分榜單個股題材:

萊茵生物(合成生物概念+工業大麻+甜味劑)

消息面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天偉近日表示,目前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工信部和科技部等部門正在聯合制定國家生物技術和生物製造行動計劃,有望在近期出台。

今日,萊茵生物在互動平台表示,現階段公司已在多個生物合成產品方面取得多項專利,並獲得一些全新結構的產品,公司合成車間建成投產後,相關產品將可實現規模化生產,預計將於2024年陸續上市銷售,並提升公司應用解決方案的服務能力。

瑞豐高材(合成生物+黑磷電池+塑料助劑業務)

昨日(5月6日)公司在互動平台表示,2023年3月公司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瑞豐生物,旨在進一步拓展合成生物材料相關產品,目前已完成一步法聚乳酸、丁二酸、右旋糖酐等產品的中試,右旋糖酐產品正在做市場推廣的準備工作。

安達維爾(低空經濟概念)

安達維爾主營業務包含機載設備研製、航空維修、測控及保障設備研製、智能設備研製、工業軟件研發等領域。

2024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9675.24萬元,同比下降3.25%;實現歸母淨利潤544.94萬元,同比大幅增長751.35%。

 機構重點交易個股:

湖北宜化:今日升停,全天換手率17.59%,成交額22.32億元,振幅4.26%。龍虎榜數據顯示,機構淨買入9913.26萬元,深股通淨買入2317.48萬元,營業部席位合計淨賣出1.34億元。

九安醫療:今日升停,全天換手率8.40%,成交額18.72億元,振幅7.12%。龍虎榜數據顯示,機構淨買入9163.77萬元,深股通淨賣出4493.89萬元,營業部席位合計淨賣出3784.18萬元。

宗申動力:上升0.95%,全天換手率24.94%,成交額27.93億元,振幅9.42%。龍虎榜數據顯示,機構淨買入4737.53萬元,深股通淨賣出282.96萬元,營業部席位合計淨賣出1724.13萬元。

三柏碩:上升3.08%,全天換手率24.27%,成交額2.19億元,振幅8.22%。龍虎榜數據顯示,機構淨賣出4685.03萬元,營業部席位合計淨買入1985.65萬元。

克來機電:下跌8.05%,換手率16.11%,成交量42.15萬手,成交額11.02億元。龍虎榜數據顯示,機構合計淨賣出4134.23萬元,北向資金合計淨買入645.21萬元。

安達維爾:上升5.54%,全天換手率43.89%,成交額18.63億元,振幅11.39%。龍虎榜數據顯示,機構淨賣出3643.49萬元,營業部席位合計淨賣出3205.23萬元。

在龍虎榜中,涉及滬股通專用席位的個股有3只,克來機電的滬股通專用席位淨買入額最大,淨買入645.21萬元。

在龍虎榜中,涉及深股通專用席位的個股有5只,湖北宜化的深股通專用席位淨買入額最大,淨買入2317.48萬元。


遊資操作動向:

寧波桑田路:淨買入九安醫療4763萬元,淨賣出艾艾精工1163萬元

餘哥:淨買入香雪製藥3251萬元

上塘路:淨買入萊茵股份、廣濟藥業,分別為2495萬元、2024萬元

低位挖掘:淨買入共同藥業、朗源股份、魯抗醫藥、萊茵股份、瑞豐高材,分別為3454萬元、2997萬元、2598萬元、2505萬元、1998萬元;淨賣出湖北宜化、安達維爾、華生科技,分別為2727萬元、1828萬元、1113萬元

温州幫:淨買入建新股份、魯抗醫藥、福日電子、聯合化學,分別為2194萬元、1852萬元、1291萬元、1007萬元

方新俠:淨買入魯抗醫藥6080萬元,淨賣出宗申動力3273萬元

炒新一族:淨買入魯抗醫藥3363萬元

獨股一箭:淨買入克來機電4727萬

成都幫:淨賣出惠柏新材1213萬元

炒股養家:淨賣出惠柏新材1073萬元


格隆匯基金日報 | 社保基金、百億私募重倉股出爐!
By admin
2024-05-08

一、知名基金經理最新動態

傅鵬博減倉新宙邦

5月6日數據顯示,新宙邦最新公佈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傅鵬博、朱璘的睿遠成長價值混合現身,比一季度末減少356.01萬股。

謝治宇調研分眾傳媒

5月6日,分眾傳媒被機構調研,興證全球基金謝治宇現身。近半年數據顯示,謝治宇在管基金中,興全社會價值三年混合、興全合潤、興全合宜持有該股票。

朱少醒調研涪陵榨菜

4月30日,涪陵榨菜被機構調研,富國基金朱少醒現身。近半年數據顯示,朱少醒在管基金中,富國天惠持有該股票。


二、今日基金新聞速覽

社保基金一季度大手筆加倉

數據顯示,一季度社保基金出現在800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合計持倉市值達4260億元,其中216只股票被加倉,232只股票獲新進佈局。個股方面,社保基金前六大重倉股的持股比例基本沒有變化,依然是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人保、京滬高鐵、方正證券、國信證券。

一季度社保基金依然重倉大金融板塊,主要密集增配銀行業,增加對公用事業、石油、有色、醫藥、機械的投資,減少對電力設備、計算機、軍工、電子、食品飲料、通信、家電等行業的配置。    

國信證券、常熟銀行、廣發證券和東方證券等金融股,華魯恒升、萬華化學等基礎化工板塊個股,雲鋁股份、山東黃金、神火股份等有色金屬板塊標的,以及廣匯能源、中國神華和山西焦煤等週期類能源股都獲得追捧。以社保基金持倉佔個股比例來看,增持較多的公司有豐茂股份、致歐科技、浙江榮泰、重慶百貨、福賽科技、英科再生、高華科技等。    

百餘隻QDII基金暫停申購

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場618只QDII基金(份額分開計算)中,除正處於封閉期的定期開放式基金外,有88只基金暫停大額申購、56只暫停申購,合計佔比超過兩成。

首批綠債基金密集發售

近日,首批四隻中債綠色普惠主題金融債券優選指數基金陸續發售。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場名稱中包含“綠色債券”的基金共有2只(僅統計主代碼)。截至5月7日,鵬華基金、摩根基金、寶盈基金申報的“綠色債券”相關基金材料已獲受理。

百億私募重倉股出爐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按照A股上市公司一季報公開信息,共有35家百億私募旗下基金出現在245家A股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之中,合計持股市值為716.77億元(按照3月31日收盤價計算)。其中,高毅資產、玄元投資、迎水投資、阿巴馬資產、通怡投資、仁橋資產、明汯投資等7家百億私募的重倉股數量均超10家。

截至一季度末,百億私募前十大重倉股(按照持股市值排序)為:海康威視紫金礦業恒力石化、中國海油、東方盛虹、中國移動、中國鋁業龍佰集團京東方A、TCL科技,百億私募對相關個股的合計持股市值均超10億元。從行業、賽道分佈角度看,一季度百億私募重點持股分佈較多的領域,大致包括強週期、高端製造、醫藥、大消費等。

前4月股票私募平均虧損2.89%

5月8日,第三方機構朝陽永續發佈的前4月國內證券私募機構業績監測數據顯示,受4月行情温和回升等因素推動,截至4月末,該第三方機構監測到的總計3607家股票私募機構前4月平均虧損2.89%;相比前3月3.08%的虧損幅度,小幅減虧約0.2個百分點。在該機構監測的3607家股票私募機構中,已有1396傢俬募在前4月實現了正收益,佔比為38.70%;而在今年前3月,股票私募機構的盈利面數據”為34.98%。    

4月備案私募產品環比增50%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4月共有513傢俬募機構合計備案了797只私募證券產品,環比增幅50.66%。私募證券產品備案熱情持續回升,無論是有備案私募證券產品的私募機構數量還是備案的私募證券產品數量,已經連續2個月環比增長,其中4月有備案私募證券產品的私募機構數量以及備案的私募證券產品數量雙雙創出年內新高。具體來看,股票策略產品成備案主力。

萬億私募巨頭黑石:首隻QDLP產品完成備案

中基協網站信息顯示,全球資管巨頭黑石,已於4月30日在協會備案私募產品“黑石海外投資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這是黑石獲得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資格後發行的首隻產品。

深圳鑫然投資被處分

日前,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的一則紀律處分決定書顯示,對深圳鑫然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進行公開譴責,暫停私募基金產品備案十八個月。處分決定書顯示,深圳鑫然從事與私募基金無關的業務,利用基金財產牟利,違反了相關規定。


三、基金產品最新動態

格隆匯ETF日報 | AI應用方向下挫,遊戲ETF跌近4%!
By admin
2024-05-08

一、今日ETF行情覆盤

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下跌,截至收盤,滬指跌0.61%,深成指跌1.35%,創業板指跌1.45%,滬深兩市成交額8644億元,較上日縮量1043億元。兩市超4200只個股下跌,北向資金淨賣出40.44億元。盤面上,細胞免疫治療、合成生物、豬肉養殖、黃金、煤炭概念升幅居前;房地產、AI應用、銅纜高速連接、量子科技概念跌幅居前。

ETF方面,養殖板塊升幅居前,平安基金養殖ETF、易方達基金現代農業ETF分別升2.4%、2.34%。煤炭板塊走強,國泰基金煤炭ETF升2.37%。歐股上升,華安基金法國CAC40ETF升1.23%。    

遊戲板塊跌幅居前,遊戲ETF跌3.76%。地產板塊回調,地產ETF、房地產ETF華夏分別跌3.44%和3.21%。傳媒板塊走低,傳媒ETF跌3.12%。    


二、今日ETF交易情況

全市場ETF基金今日共有80只上升,有13只ETF升幅超1%,共有814只下跌。

從成交額方面來看,全市場ETF基金今日合計成交額1103.52億元,較上個交易日增加71.5億元。有19只ETF成交額超過10億元,132只ETF成交額超過1億元。

在股票型ETF中,華夏基金恒生互聯網ETF連續兩日奪得第一,成交額為37.43億元。港股交易持續活躍,今日交易榜前三名被港股看科技股包攬,華泰柏瑞基金恒生科技ETF位列第三,成交額為24.67億元。    

回顧上個交易日的ETF規模變化,在5月7日的非貨幣ETF中,份額增加最多的三隻產品分別是:

華夏基金上證科創板50ETF,基金份額增加3.06億份,淨流入額為2.47億元。

鵬華基金中證細分化工產業主題ETF,基金份額增加1.96億份,淨流入額為1.25億元。

摩根基金中證A50ETF,基金份額增加1.82億份,淨流入額為1.90億元。

份額減少最明顯的三隻ETF為:

華寶基金中證醫療ETF,基金份額減少3.21億份,淨流出額為1.12億元。    

華泰柏瑞基金南方東英恒生科技ETF,基金份額減少2.99億份,淨流出額為1.56億元。

南方基金中證1000ETF,基金份額減少2.84億份,淨流出額為6.40億元。

此外,華夏基金中證1000ETF淨流出額超過6億元,華泰柏瑞基金滬深300ETF淨流出近9億元。


三、今日行情點評

今日A股大盤震盪調整,三大指數集體下調。截至收盤,滬指跌0.61%,深成指跌1.35%,創業板指跌1.45%。全市場超4200只個股下跌。

量能連續萎縮,兩市今日成交額8644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043億。向資金全天淨賣出40.44億。

盤面上,合成生物概念股繼續強勢,瑞豐高材、星湖科技、蔚藍生物、魯抗醫藥等近10股升停。    

細胞免疫治療概念股全天大升,冠昊生物、泰林生物、中源協和、南京新百等升停。消息上,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教授張磊和楊仁池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前瞻性評估了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難治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的療效和安全性,為難治性ITP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煤炭、電力股盤中走高,晉控煤業、西昌電力、華銀電力升停。

豬肉股午後走強,華統股份升停。消息上,五一假期後,養殖端縮量挺價情緒較濃,供應相對緊缺。

今日市場繼續調整,呈現普跌格局,三大指數全部走低,成交額連續兩日出現明顯回落。但滬指未有效跌破5日均線,在3100點以上壓力較大,量能仍是繼續向上突破的關鍵因素。

光大證券認為,展望後市,重要會議定下基調,後續仍有政策利好預期,5月份市場有望震盪向上;結構性行情方面,經濟復甦與新質生產力,或將成為市場的兩大核心主線


四、基金產品最新動態

概念掘金 | 逆勢大爆發!細胞免疫治療概念“異軍突起”,市場前景幾何?
By admin
2024-05-08

A股板塊輪動繼續,新概念應接不暇。

繼合成生物之後,細胞免疫治療概念今天又異軍突起。

週三,醫藥板塊全線復甦,基因檢測、細胞免疫治療概念集體大爆發。

截至收盤,泰林生物、冠昊生物、香雪製藥、開能健康等升停,南京新百、中源協和南華生物等多股亦強勢一字封板。

4月以來,細胞免疫治療概念已經走出一輪“小深V”。自4月17日起,板塊開始穩步上揚,至今累計升幅已超24%。

作為一種新興的治療手段細胞免疫治療是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攻擊病變細胞,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通俗點説,就是通過抽取患者體內的免疫細胞,把病變特徵“吿訴”免疫細胞,在體外誘導出可能具有殺傷腫瘤能力的細胞,再輸回患者體內進行“戰鬥”。


研究新成果不斷


據悉,細胞免疫治療多應用在皮膚軟骨組織修復、慢病防治、神經系統、腫瘤、心血管疾病中。

同時,也一直被認為是“治癒”癌症的新希望。

此類療法包括了LAK、DC、CIK、DC-CIK、CAR-T、TCR-T、NK、CAR-NK、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TILs)等。

隨着我國持續推出一系列細胞療法相關政策法規及技術指導原則,系統性規範該領域並積極引導創新發展。

據悉,目前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工信部和科技部等部門正在聯合制定國家生物技術和生物製造行動計劃,有望在近期出台。

近來,我國在免疫治療的研究也不斷取得新成果。

此前,上海長征醫院殷浩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程新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利用幹細胞來源的自體再生胰島移植療法,成功治癒一名胰島功能嚴重受損的2型糖尿病患者,目前該患者已徹底脱離胰島素長達33個月。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在權威雜誌《細胞·發現》(Cell Discovery)上。

另外,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學研究所)教授張磊和楊仁池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前瞻性評估了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難治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的療效和安全性,為難治性ITP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良渚實驗室教授黃河團隊面向白血病治療,設計了一種全新的CAR-T細胞治療序貫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一體化方案。這一方案既能讓CAR-T細胞持續發揮作用,又能減少化療藥物對人體的毒副作用。相關論文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

5月3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張曉明研究員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高強教授、樊嘉院士及浙江大學郭國驥教授合作在Science上發表了題為“A blueprint for tumor-infiltrating B cells across human cancers”的研究論文,揭示了腫瘤浸潤B細胞的兩種應答模式及其對抗腫瘤免疫的影響,為發展新型免疫治療策略提供了重要基礎。


市場前景多大?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全球自免疾病患病人數預計5億以上,中國主要自免疾病患者近4000萬人。

其預計2025年,中國自免藥物市場總規模可達到87億美元,其中大分子生物藥的市場規模可達到 48 億美元。

中國自免藥物正處於快速起步階段,年複合增速有望達到28.1%。

隨着細胞免疫治療技術的不斷突破,相關產業鏈也將迎來蓬勃發展,其中包括研發、生產、銷售等環節的上市企業均都在積極佈局。

而對於行業發展,國金證券此前指出,醫藥板塊2023年增長前高後低,2024年一季度更是階段性的板塊景氣度低點、資金配置低點和市場關注度低點。

但是通過對這一變化的背後主要原因進行分析,能清楚地看到相關不利因素的影響在2024年二季度及以後將很快消除,基本面改善疊加2023年下半年低基數帶來的同比提速將共同提升增配醫藥板塊的趨勢。

該機構建議,重點加配醫藥板塊佈局,把握下半年業績估值齊升機會。同時在風格上可以適當向進攻風格偏移,加配成長和創新板塊。

重點佈局藥品器械復甦、創新藥出海,同時優質中藥和連鎖藥房的確定性價值依然值得重視。


部分概念股一覽:

泰林生物(300813):專注於微生物檢測與控制技術,提供包括細胞培養相關產品在內的全面解決方案。主營微生物檢測與控制技術系統產品、有機物分析儀器等製藥裝備的研發、製造和銷售,具體產品包括各類耗材、儀器和設備,可單獨或組合應用於無菌藥品的生產和質量檢測。

濟民醫療(603222):主營業務為大輸液及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醫療服務業務,主要產品為醫療服務、大輸液、安全注射器、無菌注射器、輸液器和體外診斷試劑等產品。公司用胰島移植治療糖尿病已經獲得FDA在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進行臨牀試驗,目前是3期臨牀階段。

冠昊生物(300238):專注於再生醫學材料及再生型醫用植入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致力於生物材料與幹細胞技術的結合應用。公司細胞板塊已與多家臨牀醫學中心合作進行相關細胞治療項目的合作,建立了符合GMP標準的免疫細胞和幹細胞製備技術體系、臨牀前有效性/安全性評估體系、臨牀試驗評估體系等。

四環生物(000518):從事生物醫藥製品、生產和銷售以及綠化園林工程業務。主要產品有重組人白細胞介素-2、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肝炎診斷試劑、體外診斷試劑、注射劑、園林綠化。

中源協和(600645):深耕細胞基因工程領域,主要從事細胞存儲、基因檢測及細胞治療等業務。擁有行業細胞技術,構建了全國性的細胞資源存儲網絡,成為國內重要的細胞技術產品研發及其產業化基地。

開能健康(300272):涉足淨水設備與健康家居領域,同時通過子公司涉足免疫細胞存儲及健康管理服務。公司戰略佈局的原能細胞集團及其子公司原啟生物,和上海長征醫院在幹細胞上有深度合作。公司參股美國ASC公司,後者擁有全球領先的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技術和TARGATT技術)和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技術,獲諾貝爾獎)兩大技術平台。

華爾街巨頭情緒逆轉
By admin
2024-05-08

近五年投資哪個市場最賺錢?在過去5年,美股科技七巨頭平均升幅557%,其中英偉達升幅高達1954%。

從全球主要指數看,根據Investing的數據,自2019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間,1000美元投資在全球各主要指數中的價值變化。

從圖中列舉的幾大主要股指的升幅情況來看,印度NIFTY 50升勢迅猛,近五年間接近翻倍,超過美國標普500指數和日本日經225指數的升幅。NIFTY 50指數由50只規模最大、交易最活躍的印度股票組成,是投資者衡量印度股市整體表現的基準指數。印度股市的總市值在2023年首次超過4萬億美元,而聚焦印度市場的ETF在這一年裏獲淨流入86億美元。

在過去五年間,日經225指數的表現略微優於標普500指數,日經225指數在今年創下自1989年以來的新高。

自今年3月底以來,標普500指數落後於歐洲和亞洲主要市場,華爾街巨頭情緒逆轉。

華爾街機構認為,高利率正對美國經濟造成衝擊,而歐洲和亞洲市場估值更低,通脹前景更加温和,因此擁有更好的投資機會。

安盛投資研究所主管Monica Defend表示,在其全球股票投資組合中對美國股市保持低配,相反,對英國股票保持高配,對歐洲股票持中性。

美銀美林的一項調查顯示,上月全球基金經理在歐洲股市的配置比例升至2022年2月以來最高水平。T. Rowe Price稱,今年以來加大了在亞洲股市的投資力度。

T. Rowe Price股票部門的投資組合專家Rahul Ghosh指出,在美國經濟前景不確定的背景下,亞洲出口和內需強勁增長的國家可能表現優於其他地區。

Rahul Ghosh透露,他們的“集中策略”之一是增加對印尼和韓國金融和科技股的配置,而多元化基金則在今年增持中國股票;儘管美聯儲推遲降息會使亞洲央行和外資流入承壓,但亞洲的通脹水平整體相對較低,這有利於經濟的增長。

估值上亞洲市場也有優勢,MSCI亞太指數的前瞻市盈率約為14倍,與歐洲基準指數相當,而標普500指數為20倍。

摩根士丹利近日發表的《亞太區市場策略報吿》則表示美國經濟增長強勁和美元將進一步支撐日本股市長期牛市;印度股市具韌性和機會;中國股市出現“減持”後有回補活動,摩根士丹利關注“中國走向全球”及“國企改革”等主題。

十大超級牛散最新重倉股來了!
By admin
2024-05-08

A股上市公司一季報披露收官,超級牛散葛衞東、陳發樹、章建平、趙建平等持股曝光。

期貨大佬葛衞東在二級市場偏愛科技股,根據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明細,2024年一季度末,葛衞東及其家族合計持股18家公司,持股總市值達到114.62億元。其中,持倉市值超5億的公司包括科大訊飛、海光信息、兆易創新、麥格米特、索通發展、中航西飛和景嘉微。

(本文內容均為客觀數據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陳發樹一季度共持有7家公司,分別是隆基綠能、雷電微力、新華都、祥源文旅、必創科技、森特股份和恒合股份,合計持股市值為50.83億元,相對於去年末其持倉未發生變化。

“章盟主”章建平家族現身3家公司,一季度持股總市值為38.29億元。新進2家汽車公司長安汽車和江淮汽車,對海利生物持倉不變。

靠期貨發家的牛散蔣仕波,與其妻子高雅萍在一季度末各持股8家公司,總持倉市值合計為34.95億元,新進金石資源,第一重倉股勁金石亞藥。

魏巍一季度現身14家公司流通股名單,合計持股市值為32億元,持倉多為小盤股和ST股,持倉市值超10億的公司有一家四川路橋,超5億的兩家神火股份和中礦資源。

鍾格偏愛小盤股,一季度持有7家公司,合計持股市值為15.43億元。相比去年末,加倉6家公司萬潤科技、鴻合科技、海力風電、德昌股份、博瑞傳播和普冉股份,減倉每日互動。

最忙牛散呂強一季度持有20家公司,合計持股市值為14.78億元,持倉超過3億的公司兩家恒生電子和哈爾斯。

夏重陽、張素芬夫婦一季度合計持股35家公司,持股市值合計14.68億元,持倉在一季度大變動,新進9家公司,加倉17家公司,減倉8家公司,持倉超過1億的公司僅有一家山東路橋。

趙建平、趙吉父女一季度合計持股31家公司,持股市值12.49億元,13家公司持股不變,新進8家公司,加倉7家公司,減倉3家公司,持倉市值超1億的公司兩家縱橫股份和三博腦科。

周宇光一季度持有14家公司,新進7家公司,加倉4家公司,減倉3家公司,持股總市值為11.28億元,頭號重倉股是美年健康。

綜合來看,牛散持倉超30億的公司兩家公司:隆基綠能和科大訊飛,牛散持有超10億的公司7家,分別是長安汽車、海光信息、兆易創新、四川路橋、中科曙光、海利生物和中航西飛。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持倉數據來自上市公司一季報前十大流通股東明細,統計時間是3月31日。4月30日國泰君安上海分公司席位一口氣賣出18.36億元的長安汽車,市場猜測是章盟主家族買的。

Q1營收、扣非淨利潤雙位數增長,浙商銀行(2016.HK/601916.SH)投資價值凸顯
By admin
2024-05-08

近日,浙商銀行發佈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報吿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84.07億元,同比增長16.65%;歸屬於股東淨利潤59.13億元,同比增長5.12%。

整體來看,該行Q1業績延續了上一年的優異表現,尤其是營收端增速遠超同業。對此,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平安證券、興業證券、國信證券、廣發證券等多家券商均給予了正面評價;其中,中金公司、興業證券、廣發證券在研報中明確表示浙商銀行Q1營收增速“超預期”。

(數據來源:choice)

資本市場對浙商銀行的表現也早有反饋,今年以來,該行A股股價自年內低點上升最高超過20%。能夠獲得市場的廣泛認可,浙商銀行究竟做對了什麼?筆者認為風險管理和智慧創收是兩大核心。

(來源:富途)

一、良好的風險管理能力打造高質量增長底座

首先是風險管理。

2024年Q1,浙商銀行資本充足率達到12.54%,環比2023年年末提升0.35個百分點。該行的一級資本充足率以及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也保持着上升趨勢,相較於2023年年末,均提升了0.38個百分點分別達到9.9%、8.6%。

(來源:choice)

資產“安全墊”不斷增厚,反映了浙商銀行近兩年資產質量邊際改善的趨勢,這一點也可以從其他數據維度得到印證。

2024年Q1,浙商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44%,與2023年末持平;但拉長維度來看,2021年至今,該行的不良貸款比例保持着震盪下行的趨勢。

(來源:choice)

平安證券在研報中指出,2022年以來,浙商銀行的資產質量出現了邊際改善,不良核銷處置力度逐漸加大,不良認定逐漸趨於嚴格,隨着歷史包袱的不斷出清,疊加公司戰略實施的持續深化,預計公司未來盈利質量會逐步改善。

進一步來看,浙商銀行風險管理能力的持續強化,離不開其對“經濟週期弱敏感資產”策略的堅持。2023年該行實現經濟週期弱敏感資產營收202.85億,在總營收中佔比33.02%,較2022年提出時提升近10個百分點。

簡而言之,該策略就是降低客户集中度、加大弱週期性行業的資產比例、提高中收佔比,降低宏觀經濟波動影響,進而達到“在經濟好的時候,銀行經營很好;在經濟較差的時候,經營狀況不至於很差;總體比較平穩”的效果。

從結果上看,2023年浙商銀行的弱週期行業不良率僅為0.33%,的確有助於提升整體資產質量。

根據管理層透露,到2027年,浙商銀行的經濟週期弱敏感資產將達營收佔比的50%。隨着該行與經濟週期弱相關業務綁定的不斷加深,其穿越週期能力將隨之進一步加強。

除了不斷加碼“經濟週期弱敏感資產”外,以數字技術強化風險管理能力,即智慧風控,也是浙商銀行能夠打造高質量增長底座的關鍵。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金融環境中,銀行面臨的風險類型和複雜度日益增加,傳統的風險管理方法已不足以應對新的挑戰。通過利用先進的數據分析工具、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銀行能實現對大規模數據集的實時處理和分析,從而更精確地預測和評估信貸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

數字技術不是一個可選項,而是銀行提高風險管理能力、維護競爭力的必需工具。

為此,浙商銀行近年來持續推進數智化風控建設。截至目前,該行已接入市場監管、司法、徵信、發票、行政處罰等20類外部數據,着力解決傳統信貸模式下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提升全週期、全流程的智能預警、智能監控、智能分析水平,全行公司類預警客户風險信號提前預警率持續保持在95%以上,實現作業監督100%系統化全覆蓋。

二、智慧創收塑造強力增長引擎

再來看智慧創收。

儘管2024年一季度報吿中並未披露這一數據,但2023年浙商銀行智慧營收佔比達到49%,已然成為全行營收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

要深刻理解智慧創收的重要性,首先要明白銀行業當前息差不斷收窄的背景。

在銀行業讓利實體經濟的政策號召下,2023年第四季度銀行業淨息差環比下降4個基點至1.69%,達到了近20年來的較低水平。

因此,商業銀行主要營收來源--淨利息收入也會隨之承壓,這也是前文所述的行業營收增速放緩乃至下滑的主要原因。

為此,浙商銀行提出了“321”擴營收策略,圍繞“五篇大文章”深化弱週期行業投放,持續挖潛綠色中收和綠色收入,這也是其智慧創收的核心。

“3”是指優先投向小額分散資產,包括零售、小貸和供應鏈金融。即通過嚴格控制行業和客户集中度,來形成一批可持續為銀行產生收入的龐大客户羣體,避免因壘大户造成業績劇烈波動,其實這與前文所述的“經濟週期弱敏感資產”內涵一脈相承。2023年該行全年信貸增量的56%投向小額分散資產,這一數字預計會進一步提升。

根據此前公司管理層在2023年度業績會透露,2024年該行將堅持以數字化改革為主線,圍繞家庭、企業、產業等重點場景,新增貸款中的70%將投向小額分散資產。

“2”是指持續做大綠色中收和綠色收入。在淨利息收入承壓的環境中,創造更多非息收入顯然是最有效的着力點。

中信建投證券亦指出,浙商銀行一季度受益於金融市場業務的出色表現,營收增速顯著超預期。2024Q1,該行非利息淨收入65.89億元,同比增長63.34%;非利息淨收入佔營業收入35.80%,同比上升10.24%。

“1”是指堅定不移壓降存款付息率。在息差收窄的環境下,儘可能地利用低利息存款來創造收入顯然是直接有效的。

根據平安證券測算,浙商銀行2024Q1單季度淨息差環比23Q4抬升3BP至1.63%,其中單季度資產收益率環比抬升10BP,計息負債成本率環比下降2BP。由此,該行2024年一季度的淨利息收入實現了0.6%的同比正增長,在行業息差業務普遍承壓的情況下顯得頗為不易。

總的來看,在銀行業面臨營收增長困境的當下,浙商銀行已經找到了獨特的增長路徑。

三、結尾部分

長線資金早已注意到了浙商銀行這個價值窪地。根據該行一季報,一季度3家險資現身前十大流通股東,總持股24.61億股,總持股佔流通股比例為8.96%,這是近一年來險資不斷加碼浙商銀行的縮影。

儘管浙商銀行股價今年實現了一波上升,但縱向來看,無論是PE還是PB,仍然處於歷史區間的低位,而業績已經進入了上行通道。且橫向對比來看,即便在業績領跑的情況下,浙商銀行的估值水平與其他股份制銀行沒有拉開差距,進一步凸顯了該行的投資性價比。

(來源:choice)

南北水 | 南水全天淨賣出21.4億元,連續2日加倉貴州茅台,北水搶籌中國銀行
By admin
2024-05-07

北上資金今日淨賣出A股21.4億元。其中,滬股通淨賣出3.51億元,深股通淨賣出17.89億元。

工業富聯、比亞迪、格力電器分別遭淨賣出3.05億元、1.94億元、1.13億元;貴州茅台逆勢獲淨買入10.79億元。據統計,北上資金已連續2日大幅加倉貴州茅台,共計41.4億元。

南下資金今日淨買入港股21.42億港元。其中,港股通(滬)淨買入15.51億港元,港股通(深)淨買入5.91億港元。

淨買入中國銀行5.93億、理想汽車3.6億、小米1.78億;淨賣出快手4.19億、美團3.63億、匯豐控股3.51億、嗶哩嗶哩3.09億、騰訊2.35億、建設銀行1.95億、中海油1.23億。


南水關注個股


工業富聯今日升2.26%。日前工業富聯披露一季報,一季度淨利潤41.8億元,同比增長33.77%。報吿期內,公司雲計算業務收入佔整體收入近五成;AI服務器佔服務器整體收入近四成,AI服務器收入同比增長近兩倍,環比呈現近雙位數比率增長;此外,生成式AI服務器同比增加近三倍,環比亦呈雙位數比率增長。

貴州茅台今日升0.56%,連續兩日獲淨買入。2024年一季度貴州茅台營業總收入464.85億元,同比增長18.04%;淨利潤240.65億元,同比增長15.73%。此外,貴州茅台在4月29日晚間發佈的人事變動公吿,推薦張德芹為新任董事長人選,這位酒業資深專家的履新,也進一步增強了外資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


北水關注個股


中國銀行今日升0.56%。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中國銀行新獲得一項外觀設計專利授權,專利名為“顯示屏幕面板的產品監控吿警圖形用户界面”,專利申請號為CN202330474787.5,授權日為2024年5月7日。

理想汽車今日跌2.38%。2024年第18周(4.29-5.5),理想汽車周銷量0.53萬輛。 4月18日至5月5日首銷期內,全新理想L6累計定單已超過41000台。位列第二的是問界,周銷量為0.48萬輛,隨後是極氪、蔚來、深藍、零跑。

格隆匯ETF日報 | 港股通ETF年內首次擴容!
By admin
2024-05-07

一、今日ETF行情覆盤

A股三大指數今日升跌不一,截至收盤,滬指升0.22%,深成指跌0.08%,創業板指跌0.14%,滬深兩市成交額為9687億元,較上日縮量1338億元。兩市超3000只個股上升,北向資金淨賣出21.4億元。盤面上,國防軍工、衞星導航、化學化工、合成生物、低空經濟板塊升幅居前;ST、家電、汽車整車、酒店餐飲板塊跌幅居前。

ETF方面,豆粕板塊全天升幅居前,華夏基金豆粕ETF升3.16%。軍工板塊全天強勢,鵬華基金國防ETF、廣發基金軍工ETF龍頭分別升3.13%和2.83%。地產板塊表現活躍,華寶基金地產ETF升2.29%。    

港股今日回調,恒生互聯網ETF、港股互聯網ETF分別跌2.99%和2.45%。中概股止步三連升,中概互聯網ETF跌2.36%。創新藥板塊普跌,恒生醫療ETF跌1.75%。    


二、今日ETF交易情況

全市場ETF基金今日共有360只上升,有38只ETF升幅超1%,共有453只下跌。

從成交額方面來看,全市場ETF基金今日合計成交額1032.02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減少365.74億元。有18只ETF成交額超過10億元,136只ETF成交額超過1億元。

在股票型ETF中,華夏基金恒生互聯網ETF衝至第一,成交額為35.32億元。科網股交易持續活躍,多隻產品上榜,華夏基金恒生科技指數ETF成交額為25.15億元,位列第二。易方達基金中概互聯網ETF成交額為10.53億元。    

回顧上個交易日的ETF規模變化,在5月6日的非貨幣ETF中,份額增加最多的三隻產品分別是:

華夏基金上證科創板50ETF,基金份額增加4.64億份,淨流入額為3.78億元。

富國基金上證綜指ETF,基金份額增加2.07億份,淨流入額為1.58億元。

國聯安基金中證全指半導體ETF,基金份額增加2.02億份,淨流入額為1.44億元。

份額減少最明顯的三隻ETF為:

華夏基金恒生互聯網科技業ETF,基金份額減少29.80億份,淨流出額為11.95億元。    

華夏基金上證50ETF,基金份額減少4.59億份,淨流出額為11.61億元。

華泰柏瑞基金南方東英恒生科技ETF,基金份額減少3.00億份,淨流出額為1.57億元。


三、今日ETF新聞速覽

港股通ETF年內首次擴容

滬深交易所公吿顯示,5月6日起,Global X恒生高股息率ETF、華夏恒指ESG ETF兩隻產品納入港股通名單。至此,港股通ETF達到10只,為內地投資者在投資港股市場提供更多新選項。

多隻ETF終止流動性服務商合作

5月5日晚間,華泰柏瑞基金公吿稱,自2024年5月6日起,終止華泰證券為華泰柏瑞中證滬港深雲計算產業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提供流動性服務。自4月份以來,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密集宣佈終止部分券商為旗下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產品提供流動性服務。這或與此前發佈實施的《深圳證券交易所證券投資基金業務指引第2號——流動性服務》有關。


四、今日行情點評

今日A股大盤全天震盪分化,三大指數升跌不一。截至收盤,滬指升0.22%,深成指跌0.08%,創業板指跌0.14%。全市場超3000只個股上升。    

量能顯著回落,兩市今日成交額9687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338億。北向資金全天淨賣出21.4億。

盤面上,化工股持續活躍,怡達股份、聯合化學、亞邦股份、百川股份等10餘股升停。

商業航空概念股走強,霍萊沃、上海滬工、南京熊貓等升停。

合成生物概念股延續升勢,拓新藥業、蔚藍生物、廣濟藥業升停。據麥肯錫測算,合成生物學未來將對材料、化學品與能源,人類健康與性能,農業、水產養殖和食品,消費品與服務四大領域產生2萬億美元至4萬億美元的經濟影響。

地產股盤中拉昇,新城控股、南都物業升停。

下跌方面,ST股繼續大跌,逾50股跌停。

市場經理昨日的放量大升後,今天分化調整,滬指震盪收升,深成指與創業板指微跌,量能大幅回落至萬億元以下,但個股方面升多跌少,尚未出現明顯的短線風險信號。    

中金公司認為,在我國增長預期改善、全球資金再配置的宏觀組合下,A股修復行情有望延續,當前估值具備較好吸引力的成長風格和部分核心資產有望成為階段性的交易主線


五、基金產品最新動態

    

格隆匯基金日報 | 任相棟加倉!王克玉、趙詣調研這家公司
By admin
2024-05-07

一、知名基金經理最新動態

任相棟加倉裕同科技

4月24日數據顯示,裕同科技最新公佈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任相棟的興全合泰混合現身,比一季度末增加34.59萬股。

王克玉、趙詣調研三花智控

4月30日,三花智控被機構調研,泓德基金王克玉、泉果基金趙詣現身。近半年數據顯示,王克玉在管基金中,尚未持有該股票;趙詣在管基金中,泉果旭源三年混合持有該股票。

神玉飛調研三美股份

4月30日,三美股份被機構調研,貝萊德基金神玉飛現身。近半年數據顯示,神玉飛在管基金中,貝萊德中國新視野混合、貝萊德行業優選混合持有該股票。

 

二、今日基金新聞速覽

社保基金持倉市值創歷史新高

在今年一季度的調整行情中,作為“耐心資本”代表的社保基金,不懼市場調整逆勢加倉。Choice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社保基金公開持倉市值高達4275億元,創歷史新高。

多隻次新基金快速建倉

近段時間以來,伴隨A股市場逐步轉暖,快速建倉的次新基金收益明顯——多隻產品成立以來收益率已超過10%,最高逼近30%。以華安睿信優選混合A為例,該基金成立於今年1月18日,截至4月30日,基金成立以來收益率已達到18.47%;去年11月底成立的中歐時代共贏混合發起式成立以來收益率更是接近30%。

權益類基金髮行火熱

進入5月,新基金髮行迎來一波熱潮。數據顯示,正在或即將於5月發售的基金多達82只(份額分開計算),其中57只為權益類產品,佔比接近七成。近期基金髮行市場的熱度已較年初有所回升。3月和4月基金髮行份額均超千億元,較1月和2月分別不到600億元、400億元的水平提升顯著。數據顯示,進入5月後,從已披露的招募説明書看,共有60只基金進入募集期。從類型上看,中長期純債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被動指數型基金居多。

新基發行顯著回暖

數據統計,截至5月7日,今年以來新成立基金達到416只,發行份額為3855.43億份,2023年同期上述數據分別為388只,3343.89億份,新發基金整體情況顯著好於去年。

分產品類型來看,以基金成立日為口徑,截至目前,2024年新發股票型基金共有151只,發行份額佔比11.79%,其中被動指數型基金就有132只;混合型基金95只,發行份額佔比7.64%;債券型基金131只,發行份額佔比高達77.73%。

基金公司闢謠基金經理年薪

近日,公募行業限薪傳聞再起。市場有傳言稱,某銀行系公募的限薪方案已經確定,基金經理的封頂年薪為120萬。在2023年報中,該銀行的董祕年薪為138.96萬元,兩位高級業務總監的年薪為133.83萬元、133.62萬元。而董事長、執行董事的年薪在80-90萬元之間。據媒體報道,該公募公司人士表示“完全沒聽説”。截止目前,尚未有任何一家公司正式發文明確薪酬上限。

對沖基金一哥”:美聯儲今年必降息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城堡投資(Citadel)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肯·格里芬週一表示,如果美聯儲決定在9月議息會議上繼續按兵不動,那麼就很可能會在12月降息。他強調,就算是推遲到年底,美聯儲年內也一定會降息,儘管他一直呼籲要採取謹慎的做法。

 

三、基金產品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