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新城全力做好“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各项保障工作 - 秦汉新城 - 陕西网
秦汉新城全力做好“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各项保障工作
发布于:2024-05-16 16:41   来源:陕西网西咸频道   作者:通讯员 李天祥 惠宇飞 段弥科

陕西网讯(通讯员 李天祥 惠宇飞 段弥科)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盛大开幕。从交通配套到各类服务保障,从旅游业态到焕然一新的城市环境,再到好戏连台的“博物馆之夜”,秦汉新城已做好充分准备,盛情欢迎八方宾朋共赴文博盛会!

交通配套 明显优化

2023年底,秦汉新城全面启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简称“陕历博秦汉馆”)周边交通配套提升改造工程。今年4月底,陕历博秦汉馆东侧立交工程西辅路建成投用,游客在地铁14号线秦宫站下车后,可步行通过大秦文明园北侧园区道路,经人行天桥到达陕历博秦汉馆。秦宫一路下穿咸铜铁路项目也于5月12日顺利通车,进一步方便了自驾游客前往陕历博秦汉馆,片区互联互通的交通环线基本形成。

图片9

同时,秦汉新城还对泾渭大道、兰池三路等路段的交通环境进行了优化提升,确保陕历博秦汉馆周边道路畅通无阻。除此之外,陕历博秦汉馆南广场、秦文明广场地下停车场及大秦文明园北侧园区道路等地,2000余个车位已全面开放,满足游客停车需求。

文旅配套 持续丰富

升级改造的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将于5月16日举行“大秦中枢 六合一统”陈列展览开展仪式,主要展出秦咸阳城遗址考古出土的文物。

作为陕西省首批文物主题游径“大汉文化主题游径”重要组成部分,“大汉紫道”泾渭大道至长陵段目前已率先试开放,5座旅游服务驿站串联起沿线文物遗存与生态田园,为游客寻遗访迹、踏青赏绿提供好去处。

图片10

在大秦文明园南侧,全新规划建设的秦陌花塘已对外开放,以地被植物群落打底,种植大面积花卉,形成有层次、有色彩、花相伴的季节性动态景观,成为游客的又一个打卡地。另外,绵延18公里的渭河生态景观带也进行了全新升级,徜徉其中,生态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文与历史交相辉映,露营、骑行、垂钓……享受难得的静谧与安然。

服务业态 不断上新

陕历博秦汉馆南广场,探秘秦潮集合店、兵马粮文创、茶话弄、宝厢汉服等商业设施已开业,融合文创、零售、茶饮、汉服等业态,为游客提供可体验、可娱乐、可消费的文旅消费新场景。

图片11

同时,秦文明广场地下超市、周边餐馆餐车、渭河生态景观带旅游服务驿站、刘家沟村农家乐、星河湾酒店等配套,聚合形成休憩、餐饮、住宿、购物等“文旅+商业+休闲”服务业态,让游客获得更丰富的游玩体验。

城市颜值 全面提升

为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秦汉新城开展了全域绿化提升、城市环境整治行动,着力打造设施完善、管理有序、风貌协调、环境优美的城市景观,以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迎接八方宾客。

图片12

陕历博秦汉馆周边,12个地块2000多亩土地进行了环境提升,其中大地景观千亩麦田已拔节抽穗,麦浪随风涌动;9个地块的绿化提升工作也已完成,形成面向公众的大片户外休闲草坪绿地。

近期,秦汉新城举办了“踏行大汉紫道 寻溯秦汉印记”国潮嘉年华、“唱‘享’秦汉 ‘悦’动生活”帐篷音乐节等活动,并通过在辖区高速路口、主干道路、秦汉馆周边等地布设主题景观、海报,摆放道旗、悬挂灯杆旗等形式,营造出浓厚的活动氛围。

博物馆之夜 丰富多彩

作为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亮点活动之一,秦汉新城精心策划的“千年秦汉·博物古今”博物馆之夜,5月18日晚将开启一场奇妙穿越之旅。

活动现场设礼仪迎宾区、千年秦汉主舞台、丝路长廊区、博物古今区、数字创意区等13个主题区域,以贴近生活、喜闻乐见的游园体验方式,立体展示秦汉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深厚内涵,带领游客沉浸式“触摸秦汉文化、踏访秦砖汉瓦、凝望秦风汉境、聆听秦音汉韵”,共赴可看、可听、可互动、可参与、奇妙有趣的文博盛宴。

综合保障 坚强有力

秦汉新城还协调推进交通安全、通信电力、安全保卫、医疗救护、食品药品安全等综合保障工作,公安、应急、消防、城市管理、市场监管、卫生医疗等部门制定了具体措施和应急预案,抽调精兵强将,开展实地演练,扎实做好各项重大风险隐患排查和防范化解工作,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全力保障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顺利举办。

责任编辑:南玉

版权所有©陕西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3

陕ICP备05003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