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社宅執行率達8成 NGO指租屋黑市改善有限 | 公視新聞網 PNN

蔡政府社宅執行率達8成 NGO指租屋黑市改善有限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520在即,新舊政府將交接,新政府新氣象,但不變的卻是高房價讓民眾卻步。外界檢視蔡政府住宅政策成績單,若依照官方計算社宅達成率的公式,統計截至4月30日,執行率已經超過8成。不過民團認為,雖然肯定政府努力蓋社宅,但改善租屋黑市成效不彰;另外,在房價稅制改革部分也做得不夠多,對於過去8年住宅政策的執行,打上不及格的分數。

準總統賴清德說:「讓台灣成為一個適宜作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

520新政府即將上任,賴清德宣示要把台灣打造成適合悠然過日子的地方,但高房價讓民眾望之卻步,如今想在台北買一個家到底有多難?

民眾說:「很難吧,現在薪水那麼低,怎麼可能3、4萬塊要怎麼付房貸?不用吃飯啊?」、「以現在的薪水來講,買房有可能,只是不是我而已。」

回顧2016年總統蔡英文喊出「房市三箭」,包含改革房產稅制、健全租屋體系、以及8年20萬戶社宅。

新舊政府交接之際,外界也檢視蔡政府8年住宅政策成績單,若依照官方計算社宅達成率的公式:「既有+新完工+興建中+已決標待開工」,截至4月30日,執行率已經超過8成。

國家住宅及都更中心副執行長柯茂榮表示,「國家住都中心所做的已經到5萬3千戶,地方政府合起來的到4萬7千戶,加總已經到10萬戶,我們預計年底政府直接12萬戶大概可以達標。」

不過,崔媽媽金會執行長呂秉怡認為,將包租代管算入20萬戶,又將社宅達成率納入已決標待開工等,較寬鬆的定義計算,趕進度反倒讓社宅政策被KPI帶著跑。

賴清德競選期間喊出,在現有的基礎上推動社會住宅,讓興建的社宅從12萬戶增加13萬戶;包租代管從8萬戶增加17萬戶;另外,租金補貼也要從現行的25萬戶,增加到50萬戶,3項總額加起來共100萬戶。

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指出,「不要太過度誇大補貼的效果,因為他們當時候太樂觀的高估了很多的數據,我們比較不滿批評的事情,是他只有補貼,答應了改革面的面向做不到,我認為蔡政府沒有及格。」

民團雖然肯定政府蓋社會住宅,但認為改善租屋黑市成效不彰,房價稅制改革也做得不夠。加上台灣社宅興辦起步晚,落後歐美國家60年,進度落後又該如何迎頭追趕?

公視記者黃姵涵報導,「我們現在所在的萬華安居社宅是採用半預鑄工法,傳統工法蓋一層要28天的時間,半預鑄工法只要21天,等於加快了25%的施工時間。」

預鑄工法就是在工廠做好主要構件,再到工地組裝、縮短工時、降低天氣人力等外在影響因素,但除了缺工缺料要克服,社宅土地取得不易也是一大問題。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研究員廖庭輝認為,「內政部前陣子公布說,整體開發的土地有5%要來做社會住宅,但是都在一些比較大型的開發案之後才公布,之前的一些開發案其實就比較可惜,就沒有辦法適用的到。」

民團希望,未來能進一步推動社宅輪候制,民眾依照經濟狀況、家庭組成等類別加權計算,讓申請者依順序優先入住,讓台灣支持社會住宅的民意,具體被凝聚、成為監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