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入市去化存量房,杭州臨安區政府擬收購商品房用作公租房 - 新浪香港

政府入市去化存量房,杭州臨安區政府擬收購商品房用作公租房

杭州臨安區城市夜景。圖片來源:臨安區政府官網杭州臨安區城市夜景。圖片來源:臨安區政府官網

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產和優化增量住房的背景下,各地政府紛紛出招。杭州市臨安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近日發佈公告稱,經區政府研究決定,擬在區範圍內收購一批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賃住房。

根據公告,此次收購房源要求位於臨安區範圍內。房源需滿足兩大條件:一是以整幢作為基本收購單位,同時單套建築面積不超過70㎡;二是需搭配一定比例的車位,房源待售車位數量滿足配比條件,即60㎡(含)以下的每套按0.6個車位比例配置,60㎡以上的每套按1.0個車位比例配置。收購以不超過周邊房源、車位的評估價作為最高限價,最終按經區政府審議通過的《關於收購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賃住房的具體實施方案》執行。

公告明確,此次收購房源面積原則不超過10000平方米,現房或一年內具備交付條件的期房,最終收購面積按上述《實施方案》執行,並且報名後供應商不得對提供的房源再進行銷售。

此外,公告對供應商提出資格條件,包括近三年經營活動中無違法違規或失信行為等。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今年以來多地政府已陸續出台政策盤活存量住房,包括鼓勵國有房企收購市場房源用於保障性住房,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將庫存商品房投入保障性租賃住房市場等。

如2月,重慶國企批量收購商品房用作租賃住房,首批4207套房源,以70平方米以下小戶型為主,預計下半年投入運營,用於滿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租賃需求。青島膠州市截至3月底已完成兩個項目139套商品房的收購工作,建築面積1.29萬平方米。河南開封市5月9日發佈18條房產激勵措施,其中包括鼓勵和支持國有公司購買存量商品住房作為保障性住房和人才公寓。

值得一提的是,臨安此次由政府出面收購商品房緊跟了5月9日杭州全面取消住房限購的樓市新政。

據潮新聞報導,截至4月30日,杭州目前的顯性住宅庫存(即已領出預售證但尚未網簽的房源)約3.9萬套,若按2023年商品住宅月均7284套的成交量計算,去化週期為5.3個月。以今年前4個月的月均3802套計算,去化週期為10.2個月。同時,杭州的庫存結構差異較為明顯。主城四區(上城區、西湖區、拱墅區、濱江區)住宅顯性庫存只有3644套,按2023年四區成交速度,去化週期僅為1.6個月;參照今年1-4月四區成交速度,去化週期也就3.3個月。但其餘六個城區的顯性住宅庫存都在4000套以上,臨安區更是高達8531套。

14日,杭州出台樓市新政後首次集中土拍,4宗宅地位於臨平區、錢塘區和富陽區等近郊或遠郊地區,儘管均為低密地塊且其中2宗坐擁江景資源、2宗與地鐵口直線距離在500米內,但4宗地塊均底價成交。「房企正在保持理性與克製,只認準核心區域、流速確定的地塊出手。」浙報傳媒地產研究院院長丁建剛曾向澎湃新聞表示。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此次臨安的收購操作,可以說是對之前住建部提出「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產和優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的落實,同時房企庫存房源也有了新的去化導向。此類收購具有創新點,對於各地保障房的建設工作也具有啟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