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国外交降级3年后,立陶宛终于绷不住了,立总统拟改“台湾代表处”名称_腾讯新闻

被中国外交降级3年后,立陶宛终于绷不住了,立总统拟改“台湾代表处”名称

时隔三年,曾经那个头铁到不把中国当回事的立陶宛,在尝到了苦头之后,终于绷不住了,想要跟中国“求和”……
如今的立陶宛虽然是个无法一眼在地图上找出来的小国,但它祖上也是曾经阔过的,和波兰组成的“波兰-立陶宛”联邦曾是“欧洲四强”之一,甚至还曾给俄罗斯立了个傀儡沙皇。
或许正是因为祖上阔过的缘故,如今的立陶宛虽有6.5万平方公里,但并不妨碍其骄傲自大,连中国都不放在眼里。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台湾当局自以为这是“扩大台湾外交影响力”的好机会,主动交好立陶宛。
事实而言,立陶宛和台湾双边贸易往来并不大,当年立陶宛只是台湾贸易伙伴的第79位。但这个国家因为历史原因反俄,而且将共产主义视为“危险的存在”。偏偏近些年来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加强,立陶宛就将中国也视为了“威胁”,将美国视为了“安全保障”。
图片
2019年时,立陶宛还专门出台了一份报告,说中国是立陶宛的“安全威胁”。
将中国大陆视为“威胁”,那台湾当局自然想和立陶宛“交朋友”了。
于是,这个在大陆出现疫情后第一时间下令“禁止向大陆出口口罩”的台湾当局,主动宣布要给立陶宛“赠送10万只医用口罩”。
立陶宛则在2021年宣布赠送台湾两万支英国阿斯利康疫苗。
或许是立陶宛觉得这两万支疫苗不能彰显对台湾那10万个口罩的“感恩之情”,竟然开始做大死,允许台湾在该国首都维尔纽斯设立所谓的“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
这是新中国所有的建交国里面,唯一一个胆敢允许台湾省以“台湾”为名字设立代表处的国家。
立陶宛这么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毕竟2019年时,中国和立陶宛的双边贸易额也不过13.5亿美元,以为就算中国对它进行 制裁,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就算真出了事,还有美国可以依靠嘛。
图片
然而,立陶宛没有想到的是,中国的回应十分的强硬且猛烈,影响也十分大。
中国迅速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将两国关系降为代办级,还对立陶宛进行了制裁。
虽然中方有专门辟谣,说没有将立陶宛从海关系统删除,也没有施压跨国企业不得使用立陶宛生产的部件。但立陶宛对华进出口还是陷入了近乎停滞状态,一些深明大义的外国企业也主动中止了和立陶宛企业的和合作。
毕竟立陶宛也没有什么不可替代的产品,没必要为了这么个反华国家担负得罪中国的风险。
有意思的事,立陶宛自以为这么做能够得到美国的欢心,美国会弥补它的损失。结果得到的却是来自美国的无情嘲讽。
2022年《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很不幸,立陶宛已成为一个有毒的标签。
立陶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最开始还十分嘴硬,不肯认错,但终究被现实“教做人”。
图片
因为挑衅中国,立陶宛倒闭了1300多家企业,6万人面临失业,还有470亿的外债。
现实面前,立陶宛开始低了头。
2023年12月,立陶宛总统瑙塞达接受采访时说:
“一些自命不凡的政客,自以为可以挑战中国,但却忘了中国是个记性很好的大国,挪威就不得不花了8年时间来修复对华关系。立陶宛之前犯了严重的错误,那就是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这个名字在维尔纽斯开设代表处。我觉得,开代表处并没有什么不对,错就错在没有就这个名字和我进行协调。”
然而,瑙塞达也只是嘴上表达了悔意,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立陶宛的困境自然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对于中国来说,多立陶宛一个不多,少它一个不少,根本没必要主动改善和立陶宛的关系。
但立陶宛就不一样了,对华关系遇冷的这3年,立陶宛吃了太多的苦头。所谓的盟友也都作壁上观,看它的笑话,甚至笑话立陶宛自作自受,活像小丑。
图片
最近,立陶宛进行总统大选。
虽然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一点也不关心它,但对华关系却成为了立陶宛的热门话题。
瑙塞达总统主动提出:“有必要改变‘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的名称,以稳定对华关系。”
瑙塞达的理由是,台湾在欧洲其他国家的代表处都是以“台北”命名的,凭什么就我们特殊呢?一点好处得不到不说,还无端损害了对华关系。
根据民调显示,瑙塞达在立陶宛的支持率高居榜首,如果他真的胜选连任的话,估计应该会兑现承诺,改掉那个错误的名字。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