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加國即時新聞網
  今日  
 
 
【最新】【開出支票被存入兌現兩次】手機程序存入
(2024/5/14)



【明報專訊】滿地可市的一位市民發現,他之前開出的一張支票,竟然被人在銀行兌現了兩次,這令他對銀行的防範金融詐騙能力產生了懷疑。有專家指出,設計相應的防範軟件系統需要耗費巨額資金,與之相比,賠付顧客只需花一點小錢,因此銀行都是得過且過。

大約一個月前,邁克爾斯(Christopher Michaels)在報稅時發現銀行記錄上有一張150元支票兌現的記錄,但他不記得自己開過這張支票。「通常沒有多少支票會通過那個特定的賬戶。這太奇怪了。」

起初邁克爾斯以為這張支票是給他的鏟雪公司的,但後來卻查實,那是一張他2年前當作結婚禮物贈送的支票。該支票在2022年7月時就已被兌現,但在2023年12月時再次被兌現。

根據聯邦的金融會計準則,一張支票通常要在被開出的6個月內兌現,超出這個期限,銀行可以拒絕兌付。

邁克爾斯稱,「我以前也曾把支票日期寫錯過。收支票的人回來對我說銀行不接受,我必須再給他開一張新支票。」

這次的問題可能出在銀行的電腦識別兌現程序上。邁克爾斯的這張支票被存入了2個不同的賬戶,是客戶使用銀行的手機應用程序,對支票進行拍照後完成存入。

邁克爾斯向加拿大皇家銀行報告此事的同時,也向警方報了案,他因此對銀行沒能在第一時間發現此事感到不安。「我認為這肯定是系統中的漏洞。」

負責制定金融交易規則的政府機構--加拿大支付公司(Payments Canada)的數據,去年加拿大開出的支票超過2.76億張,比2020年的3.45億張有所下降。絕大多數支票都是通過手機銀行應用程序存入的。

銀行安全專家維斯涅夫斯基(Chester Wisniewski)稱,儘管這些應用程序很受歡迎,也很方便,但銀行缺乏一個很好的系統來檢測支票的多次兌現問題。

「問題在於每次欺詐的程度都很小,而解決欺詐的成本卻很高,所以銀行並不在意。現有的解決辦法是客戶經常檢查他們的對賬單,發現問題立即報告。而現實是,大多數受害者都沒有發現這個問題。」

「與此同時作為銀行一方,即便要向幾千名受害者每人賠償幾百元,也比設計一個全新的系統來防止這類欺詐要便宜得多,所以銀行也就置之不理了。」

他懷疑手機應用程序已經是完全自主及自動化,這為銀行節省了大量成本,因為不必設置自動取款機,更不用安排櫃員人手處理支票。

而要徹底改革該系統,需要銀行之間進行溝通,開發一種在共享數據庫中交叉檢查交易的方法。

維斯涅夫斯基稱,更大的問題在於,支票是一種過時的轉賬方式。他鼓勵人們停止使用紙質支票,轉而選擇電子郵件銀行轉賬(e-transfers),即使是小額匯款。

CBC電視台向加拿大最大的5家銀行詢問,如何防止和檢測多次兌現,但這5家銀行都無一例外地表示,這些問題只有代表加拿大銀行的加拿大銀行家協會(Canadian Bankers Association,CBA)才能回答。

而該協會發言人張女士(Maggie Cheung,音譯)表示,銀行一直在不斷改進其安全措施,以保護客戶信息和資金免受威脅。客戶如果發現重複存款,應立即聯繫銀行。銀行可以在發生重複存款90天內將錢退回。

而邁克爾斯是在重複兌現發生5個月後才察覺的問題,幸好有CBC電視台的介入,他才得以拿回被多取走的150元。

「大家每個月最少仔細查看一次自己的賬戶,如果有不認識的費用,馬上聯繫銀行。如果你不這樣做,就會有漏網之魚。就像我的情況一樣。」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主頁] [即時加國] [即時國際] [即時財經] [即時港聞] [即時兩岸] [讀者報料] [採訪組]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Tel.: (604) 231-8998     Fax: (604) 231-9881/9884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