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岁男子洗头后发生心梗,什么原因会导致心梗,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刘先生今年 47 岁了,虽然已到中年,但一直都有运动,特别是喜欢和三五老友打篮球。最近气温实在炎热,打完球后刘先生就选择在球馆旁的洗澡房洗澡,一桶凉水…
关注者
8
被浏览
461

6 个回答

心梗发作5大先兆,大多和电视剧里演的不一样!

洗澡后心梗的新闻不是第一次了。2015年,微博上丁亚辉主任就讲过类似的案例。

电视剧里,经常能看到人受刺激后“突发心梗”,痛苦捂住胸口倒地的情景。

心梗典型症状

胸痛和大汗,是急性心梗病人最典型症状

多在人休息、安静的时候突然发生。

疼痛常从胸骨后或心前区开始,范围至少一个巴掌大小。

这种胸痛、胸闷常被患者描述为绞痛、压榨痛、紧缩感。

像胸口放了块大石、或用胶带缠了几圈。

还常伴有莫名的恐惧、焦虑感。

持续时间较长

除非发生心脏骤停,其实大部分急性心梗,并不会像电视剧里那样立刻昏倒。

现实中急性心梗胸痛,一般15分钟-数小时,且不会自行缓解。

服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也无效。

可能存在诱因

20%以上急性心梗发作前存在诱因

除了运动后,洗冷水澡、冷水头

还有过度运动、劳累、气温骤变:

过度运动、天气变化

情绪激动:

用力排便:

马季的去世,主要原因就是排便用力导致心梗



心梗的不典型症状,警惕!

心梗发作前数小时,甚至数天前,可能有一些不典型的先兆症状。

甚至有人发作时,也以不典型症状为主,胸痛并不明显,经常被误诊。

本就有冠心病或“三高”控制不好的慢病患者,突然出现下列症状

建议立刻就医检查。

颈部、嗓子难受

心梗发作数天前就可能出现。

嗓子或颈部不适、堵塞感,常伴大汗。

上肢和左肩痛

心脏缺血导致的疼痛,也可能放射到左肩、左臂内侧、小指及无名指。

心梗发作时出现,或发作前数天就出现不适。

持续后背痛

有些心梗患者的疼痛会放射到后背,出现持续的后背疼痛。

女性比男性更多见。

持续上腹痛

有心梗病人会把胸痛当成“胃痛”。

感觉上腹部或肚脐周围有压迫感、灼烧感等。心梗发作前数天就可出现。

牙痛或下颌痛

少数情况下,心梗也可表现为牙痛或下颌疼痛。

但又说不出具体哪颗牙疼,感觉上下多颗牙都疼,并也多伴有大汗。



疑似心梗,怎么办?

Step1:及时拨打120,告知接线员准确位置。

Step2:绝对平卧,严禁搬动。

Step3: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

服用前要测量血压,如血压低则不要服用。

如持续15分钟以上不缓解,不要再含服,及时拨打120。

Step4:尽量舒缓情绪,耐心等待。




疑似心梗,不能这么做!

❎喝口水先缓一缓:

心梗的黄金急救时间是2小时左右。

当患者尤其是老人,出现高度疑似心梗的症状,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 自行开车去医院:

自行开车一旦途中病情加重或发生猝死,则无法及时应对,还可能增加事故几率。

不建议自行驾车。

非要去有名的医院:

不要耽误时间舍近求远。

要听从救护人员的指挥,前往最近的可以进行急性心梗的诊断和急救的医院。

做支架犹犹豫豫:

如果医生建议放支架来治疗,要相信医生的判断。

就算那时患者的状态可能看起来还可以,也不要有再观察观察的想法,以免贻时机。



最后,记住120!

120不仅是电话,

120分钟也是心梗抢救黄金时间!



随着天气的逐渐升温,不少人都开始爱洗冷水澡,特别是身体发热冒汗的时候,冷水倾泻下来,爽得很!但千万别急,在爽的背后,也隐藏着看不见的危险。

就像开头的故事一样,为什么只是洗个澡,后果却那么严重呢?

在天气比较热的时候,身体的毛孔会打开便于汗液排出,在排出汗液后身体体表的温度会下降,起到降温的作用。

在这个时候,突然洗冷水澡的话,开放的毛孔受到冷刺激会突然关闭。且体内交感神经会因为刺激而兴奋,这样一来很容易导致血压上升、心律失常,严重的甚至会诱发心梗。

那是不是洗澡的水温越高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一般建议将温度控制在38~40℃为宜,这个温度的水温不会给皮肤带来较大刺激,也不会引起心脏负担加重。

如果温度过高的话,对于本身罹患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动脉硬化的人而言,很容易导致体表血管扩张,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而且洗澡的顺序也很关键,先洗头时因为冷热刺激交替很容易导致头部血液循环不畅,诱发脑血管疾病。一般建议先冲下身体,等身体适应了之后再洗头。清洗身体同样也需要注意顺序,先从远离心脏的四肢开始冲洗,之后再清洗躯干。

二、死亡率超3成,心梗来临前有5个征兆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中的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占所有疾病的首位,现阶段约有心血管疾病患者3.3亿,每年约有100万人会发生急性心梗。

有研究发现,超半数的心梗患者在发病前1个月曾出现过症状,约有9成会在发病前24小时再次出现症状,但只有19%的患者及时呼叫了救护车。每3位发生心梗但未得到及时救治的患者就有1人死亡,死亡率>30%。

心梗的发生并非毫无征兆,一旦发现身体有这几个症状,要立即就医。

1.出现心绞痛

日常在体力劳动、情绪激动的时候出现异常的心绞痛症状,休息后可缓解,一定要高度警惕。

2.症状加重,反复出现

本身罹患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近期发现身体发作的次数异常增多,且症状越来越严重,很难缓解,需要警惕可能是心梗来袭。

3.未知原因的心慌胸闷

本身没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突然出现胸闷、心慌等不适,或是没有活动时也憋气、呼吸困难,需要警惕可能是心肌缺血所致。

4.头晕乏力、心慌

熬夜后出现异常的乏力、心慌、头晕等症状,也需要警惕可能是心血管系统发出的求救信号。

5.眼前一黑或晕倒

心脏病患者出现晕厥,是由于心跳变慢、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一旦发现要立即就医,以免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三、医生总结心梗来临,最怕你做4件事!

在酷暑天气下,身体表面的血管需要扩张散热,大量的血液集中在身体表面,很容易让体内的血管供血减少,引起缺血缺氧症状出现,对于心脏健康较为不利。

在高温环境下,做好这4件事对心脏健康有很大好处。

1.不吃大量冰冷食物

大量摄入冰冷的时候会导致血管收缩,可能会因此而诱发心绞痛、心梗,而且对于胃部健康也很不利。

2.及时进行补水

夏季天气炎热身体的出汗量也比较大,所以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对于本身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补充水分可预防血液粘稠,降低血栓、心绞痛、心梗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3.室内外温差别太大

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进出温差较大的地方是先在门口站一会,给身体一个缓冲,室内外温度差最好别超过8℃,避免让心血管受到不良刺激,诱发急性心梗。

4.坚持按时服药

身体存在病症的患者一定要遵医嘱积极服药,切不可随意增减或停止服用药物,否则可能会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危及生命。

心梗来临有先兆,千万不要忽视了,特别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对于身体变化更要引起重视,有不对劲及时进行检查。

参考资料:

[1]《洗个澡,命就没了?!医生提醒:千万别再这么洗了,尤其是夏天!》.科普中国 2023-06-28

[2]《安贞医院汇总10年数据发现:年轻“心梗”患者里,95%是男性》.生命时报 2021-08-18

[3]《高温天气警惕急性心梗,夏季防心梗最该注意这几件事!》.健康时报 202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