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啟明上任談3大重點政策 拿碳費當棍子要搭配適合的「紅蘿蔔」 | 頭條焦點 | NOWnews今日新聞

彭啟明上任談3大重點政策 拿碳費當棍子要搭配適合的「紅蘿蔔」

▲環境部長彭啟明提出上任後3大重點政策。(圖/記者陳明安攝,2024.04.19)
▲環境部長彭啟明提出上任後3大重點政策。(圖/記者陳明安攝,2024.04.19)

記者魏妤庭/台北報導

甫上任的環境部長彭啟明今(21)日提出「加速碳費法治作業、穩健務實改善空氣品質、精進環評審查措施」等3大重點政策。彭啟明表示,推動減碳是用碳費當棍子,但沒有紅蘿蔔,也導致出現不少碳焦慮,未來若要落實碳費,需要找新方法。並強調參考其他國家政策,想出適合台灣的蘿蔔政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彭啟明今日召開上任後的第一場記者會,談論2050淨零轉型5大策略,並提出3大重點政策,包含加速碳費法制作業、穩健務實改善空氣品質、精進環評審查措施等。

其中,針對碳費部分,彭啟明表示,全球有74個國家或地區,已經實施碳定價,歐盟更推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台灣也不能例外。並提到將採用碳費先行,配合國家減碳目標加速減量,並參照國際碳定價作法,協助產業進行過度轉型。目前「碳費收費辦法」等3項子法草案已經預告,最快將在8月底正式公告收費標準。

彭啟明以棍子、蘿蔔來比喻推動減碳,他坦言,減碳用碳費當棍子,但沒有紅蘿蔔,引發探焦慮情況。為了落實目標找到新方法,像是美國租稅抵減、日本發行氣候債券等,都是值得參考的例子。想辦法讓棍子與紅蘿蔔一起發揮效用,找出適合台灣的蘿蔔政策。

至於穩健務實改善空氣品質,彭啟明指出,精進空氣品質並保障民眾健康,是環境部重要的核心價值,今年4月底預告修訂加嚴空氣品質標準,將搭配第2期空污防制方案8面向、37項減量策略,採取務實穩健步伐改善空氣品質。並提到,草案預告後已收到各界意見,目前著手檢討再檢討如何分階段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所訂空品標準,同時綜合各項影響因子,納入後續修訂參考逐步邁進。

環評審查精進部分,考量到第3階段離岸風電環評審查,常有風場重疊問題,為了不浪費行政資源,彭啟明表示,環境部今年初與經濟部溝通後,提出2階段初審新措施,並納入環境保護及監測更高標準的檢核表,創造開發單位、環保團體及政府機關的三贏局面。

此外,外界關心的四接議題,彭啟明表示,目前台電申請延展到7/31,針對海洋生態、操船安全、港埠營運等問題,也將邀請經濟部或開發單位、公民團體推薦上述領域專家學者各1人,總計增聘6人擔任專案小組初審的專家學者參與審查。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