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蘇姿丰宴請80名供應鏈夥伴!等級、價位曝光 較輝達高十倍

賴清德上任總統前夕 專家分析共軍對台軍事施壓三態樣

準總統兼任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準總統兼任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總準統賴清德將在5月20日上任,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指出,隨著5月20日新舊任總統交接日將屆,中共對台軍事施壓動作明顯增加,還出現「軍機刻意朝台灣陸地接近」、「台灣周邊常態性部署軍艦數量增加」與「機艦聯合戰備警巡常態化及實戰化」等三種新態樣,研判是北京試圖在不違背與華府之間「默契」的情況下,向即將上任的賴清德政府施壓。

揭仲指出,近期中共軍機出現刻意向台灣北部、南部與東部陸地接近的趨勢,儼然成為對台軍事施壓新模式。例如4月27日,中共軍機飛抵距基隆僅37浬(69公里)的位置;另外在5月13日,4架次共軍主戰機進入我西南空域,前進到距鵝鑾鼻僅39浬 (約72公里),且全都是高速的戰鬥機、甚至是轟炸機;均創下國防部在「即時軍事動態」標註共機與台灣本島距離後,最接近台灣北部與南部陸地的紀錄。

揭仲說,在4月20日,賴清德5月20日就職前一個月,共軍在當天實施的「機艦聯合戰備警巡」中,派軍機朝台灣北部與南部陸地進逼,形同發動鉗形攻勢,並分別推進至距基隆41浬及距鵝鑾鼻57浬的位置,威嚇意味濃厚。

軍艦部署數量方面,自2022年8月「圍台軍演」後,中共開始常態性地在台灣周邊部署4艘軍艦;但今年3月1日至5月16日,共軍在台灣周邊常態性部署的軍艦數量明顯增加。3月,共軍於台灣周邊部署的軍艦數量從未低於5艘,且有24天在6艘(含)以上,有3天更多達10艘;尤其是5月1日至5月16日,共軍部署4艘軍艦的天數僅1天,有9天在6艘(含)以上,最多時為8艘。這是否代表中共日後在台灣周邊常態性部署軍艦的數量會增加,還有待觀察。

揭仲也提到,北京另一個取代大規模軍事演習的行動,是在台灣周邊頻繁舉行「機艦聯合戰備警巡」;從3月1日到5月16日,共軍共實施9次,幾乎是每個月3到4次,已經「常態化」。演練內容除對台灣南北陸地發動鉗形攻勢,也包括登陸艦與掃雷艦演練、夜航與空中加油訓練等,不排除是將武力犯台計畫中的若干部分抽出,讓參戰之單位結合戰時位置進行演練,實戰意味濃厚。

揭仲強調,從賴清德副總統勝選迄今,中共未在台灣周邊實施大規模的針對性軍事演習;推測是在去年11月舊金山拜習會中,雙方達成以「華府約束台灣」,換取「北京不大幅升高台海軍事緊張」之「默契」。近日共軍在台灣周邊的新活動模式,極可能是北京試圖在不違背與華府間「默契」的情況下,向即將上任的賴清德政府施壓,防止賴清德政府低估若紅線遭衝撞時,北京兌現威脅的決心。

揭仲認為,若賴清德準總統的520就職演說,還是被北京認知為衝撞紅線,則北京不排除會以華府勸阻無效為由,恢復舉行大規模的針對性軍事演習;除嚇阻賴政府繼續衝撞北京紅線,也要施壓華府加大對賴政府的管控力道,甚至迫使華府針對與台灣的軍事交流,做出對北京更有利的新承諾。

中共 共軍 賴清德 520

延伸閱讀

慶祝總統就職!賴清德今晚台南看大戲 警方維安上緊發條

立法院朝野衝突不斷 朱立倫:賴清德對朝野對話的回應?

台美關係重中之重 落實和平四大支柱牽動兩岸

賴清德520就職典禮 外交部:51團508位外賓參與

相關新聞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賴總統:互不隸屬

賴清德總統昨天宣誓就職,他在就職演說宣示,新政府將秉持「四個堅持」,不卑不亢,維持現狀。有別於前總統蔡英文八年前就職強調...

陸外交部回應賴清德就職演說:台獨死路一條

對於賴清德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強調兩岸互不隸屬,大陸外交部回應稱,「台獨」是死路一條。

全文/賴清德發表就職演說 強調會依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帶領國家

賴清德今天就任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他在就職演說中表示,要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台灣,不卑不亢、維持現狀,追求兩岸和平共榮。

賴清德今總統就職演說 釋兩岸和平共榮善意

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上午宣示就職,賴總統將發表「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台灣」就職演說。在區域事務及兩岸議...

520就職演說將釋善意 賴清德訴求兩岸一起追求和平共榮

正副總統當選人賴清德、蕭美琴將在明天上午宣誓就職,外界高度關注520就職演說。據了解,賴清德將以「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台灣...

520前夕發起草根決心行動 民眾黨號召上千人參與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即將在明天就職上任,民眾黨選在今天下午舉辦封街集會,分別就國會改革、司法改革、媒體改革及憲政改革發出抗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