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展聚焦AI PC 跟著法人卡位8檔供應鏈 - 證券 - 工商時報
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COMPUTEX展聚焦AI PC 跟著法人卡位8檔供應鏈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即將於六月初正式登場,延續年初美國CES主軸五大亮點,背後都圍繞著AI各項應用;圖為2023論壇盛況。圖/貿協提供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即將於六月初正式登場,延續年初美國CES主軸五大亮點,背後都圍繞著AI各項應用;圖為2023論壇盛況。圖/貿協提供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即將於六月初正式登場,延續年初美國CES主軸五大亮點,背後都圍繞著AI各項應用,再觀察此次包括超微(AMD)等四大咖CEO的主題演講內容,全數聚焦在AI PC布局與新應用上。去年生成式AI雲端伺服器的爆發激勵台股大盤指數攻漲兩千點,供應鏈相關個股平均漲幅都在30%以上,理周投研部認為,目前大盤指數處於高檔,欲再有千點漲幅不易,但欲跌也不容易,因此趁著電腦展聚焦AI PC從電源管理IC、記憶體、高速傳輸、散熱到組裝、品牌等值得留意與著墨。

延續今年CES主軸 聚焦AI應用

首先來看看四大CEO將在COMPUTEX的主題演講內容,超微執行長蘇姿丰將探討AMD 如何攜手合作夥伴在資料中心、邊緣及終端使用者設備突破AI與高效能運算領域的極限;高通(Quallcomm)執行長Cristiano Amon將展示使用者可從新一代PC中獲得的AI加速體驗,及實現這些體驗所需的技術創新;英特爾(Intel)CEO Pat Gelsinger將AI融入到開放式生態系當中,讓創新技術得以普及,實現AI 無所不在;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將發表現今的AI運算,讓使用者體驗更加個人化且直覺,大家應從中觀察到生成式AI已快速從雲端應用,大舉朝邊緣端應用邁進,且剛好接續前兩年疫情所造成PC與NB的滯銷庫存與調整,AI PC的出現勢必掀起一波高換機潮。

根據研調機構 Canalys 的數據顯示,AI PC將在2025年成為市場主流產品,2026年AI PC銷售佔整體PC銷售的一半以上,並在2027年達到60%,也就是每三台筆電中就會有兩台為AI PC,年複合成長率更上看94%,並預估至2028年全球PC產值將上升至約2,89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9.1%。

另一個重點則是AI關鍵硬體創新,從前端算力到終端生成,生成式AI需龐大的算力需求硬體支援,將成為生成式AI發展的關鍵助手,帶動從產業到消費全新發展可能性。而每次論壇議題的設定,都可以觀察到科技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應該也深刻感受到AI浪潮已經悄悄地改變產業發展的面貌。

生成式AI當道 AI PC成最大亮點

人工智能的發展一直是科學家關注的焦點,2016年3月,Google所開發的AlphaGo與韓國世界頂尖棋手的圍棋對戰,掀起了全球對於人工智能的一波狂潮,當時也是AI技術的重大突破的里程碑,讓人們對於人工智能的充滿想像空間。直至去年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誕生,直接引爆市場對AI的關注度,也讓包含蘋果(Apple)、臉書(Meta)、亞馬遜(Amazon)等全球科技大廠,爭先投入資源發展AI,也是今年CES主軸五大亮點,背後都圍繞著AI各項應用而生。

相較於以往AI發展領域,多以伺服器與晶片製造相關領域為主,全球晶圓製造龍頭台積電(2330)股價由去年初448.5開始起漲,一度最高來到826元,波段漲幅接近八成,更帶動台灣加權指數屢創新高,而自從台股指數突破三十年前的歷史高點12,682點後,這波AI浪潮讓台股市場不一樣了,已經突破一個大的箱型整理區間,而後續AI周邊商機已如雨後春筍般相繼而生,將有望能夠帶給相關產業的業績爆發力的成長,投資人千萬不要預設立場,遑論現在才只是AI時代的起點而已,唯有仔細尋找未來可能受惠的產業,才可能在這波AI浪潮中找到鑽石。

人工智能技術正從雲端計算推向邊緣端的個人電腦,在微軟(Microsoft)與英特爾兩大陣營的積極推動之下,今年已正式進入AI PC元年。筆電庫存去化之後,已逐漸回到健康庫存水位,加上AI PC快速發展,除了將帶動PC產業觸底反彈,也勢必進一步帶動相關產業的商機,而AI PC現在是一個爬升的過程,隨著市場出現殺手級AI應用,以及生成式AI遊戲,將刺激消費者的換機需求。

關注法人布局 跟著大戶籌碼進場提高勝率

表/理財周刊提供
表/理財周刊提供

筆電品牌廠是這一波AI PC換機潮優先受惠產業,由近期三大法人買賣超的資料來觀察,截至5月10日,三大法人近5日累積買超宏碁20,326張,華碩也同步買超6,040張,相較於先前交易多站在賣方,而根據宏碁公布的財報,第一季EPS為0.4元,較去年同期0.17元,年增1倍以上,顯示目前PC庫存也逐步回到健康狀況,法人也嗅到這股AI商機,開始率先回補AI PC相關類股,代表法人長線看好這波行情,搶在6月COMPUTEX之前搶先進場布局,投資人可考慮跟隨法人腳步搭上這波行情。除了筆電品牌廠受惠外,下游的筆電組裝廠也可分食這塊大餅,包含仁寶、英業達與廣達,三大法人近五日也都分別買超18,957張、31,402張與31,577張,顯見整個筆電供應鏈都能雨露均霑,而生成式AI技術將徹底改變個人電腦未來的產業生態。

而日前傳出聯發科攜手NVIDIA,共同開發AI PC安謀架構處理器,代表公司充分掌握AI帶來的強勁需求,根據最新法說會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毛利率達到52.4%,超越財測高標,創下近14年來新高,連帶拉抬稅後純益達 315.36 億元,每股稅後純益 19.85 元,大賺近兩個股本,也創下歷史第三高與同期新高紀錄,近五日三大法人累積買超3,534張,目前股價仍呈現多頭格局,也值得投資人持續關注。

前述談了許多AI PC,但對於AI手機似乎較少著墨,以今年2月三星(Samsung)發表了一款S24系列Galaxy AI手機後,曾在全球掀起一波騷動,之後即沈寂下來,理周投研部認為,其他品牌大廠例如蘋果未跟進是一大主因,以往第一代iPhone問世至今,智慧型手機發展似乎也遇到瓶頸,每年新推出的產品似乎已經沒有太多吸引消費者的亮點,大都是著墨在新的硬體規格,而已經鮮少出現殺手級的應用,隨著商品價格持續高漲,新推出的手機價格越來越昂貴,卻已經無法吸引消費者持續買單,以往一推出新品便引來預購的熱潮,如今也已不復見。

而隨著AI技術的日新月異下,與生成式AI融合,無疑成為智慧手機產業發展的新希望,也為行動網路生態系持續繁榮注入新的動能。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與科技大廠聯發科聯合發表《生成式AI手機產業白皮書》,提出生成式AI手機概念,並界定核心特徵,也預測生成式AI手機幾年內將快速成長,直到2027年,生成式AI手機市場規模可突破10億台,不過,AI手機欲掀起換機潮,除了各大品牌陸續投入炒熱市場外,硬體規格的再突破與價格誘因會是重要因素。

表/理財周刊提供
表/理財周刊提供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與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文/林澤義

文章來源:本文由理財周刊提供,原文見此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留言討論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