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學課堂搬到中學校園三校合辦「動態大學堂」讓學生提早試做「天子門生」 - 明校網 - 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國際學校資訊平台

把大學課堂搬到中學校園
三校合辦「動態大學堂」讓學生提早試做「天子門生」

把大學課堂搬到中學校園<br>三校合辦「動態大學堂」讓學生提早試做「天子門生」
三校合辦動態大學堂,將大學課堂搬到中學校園。

明愛馬鞍山中學圖書館今年繼續與福建中學(小西灣)圖書館聯袂發起「動態大學堂」聯校學術推廣計劃,每年都會邀請多位專家學者把大學課堂搬到中學校園,讓學生提早試做「天子門生」,學習大學級的知識。今年,「動態大學堂」首度邀請新界西貢坑口區鄭植之中學數碼學習資源中心合辦,讓鄭植之中學的同學也能一起從師於大學老師,增進見識。

把大學課堂搬到中學校園<br>三校合辦「動態大學堂」讓學生提早試做「天子門生」
新界西貢坑口區鄭植之中學今年加入「動態大學堂」行列,李志霖校長大表支持。

「動態大學堂」前身為「博士弟子園」計劃,計劃推行至今已第四年,曾獲多個媒體報導。除了明愛馬鞍山中學和福建中學(小西灣)兩所發起學校外,過去也曾邀請兩所在將軍澳的友校合辦。計劃的目標明確:第一,學生能夠從大學講師的演說中認識更多學科知識,提高學習動機和閱讀興趣;第二,學生能夠得到專家學者的指引,接觸一些優秀的書籍,開啟學術之門;第三,學生能夠提早試做大學老師的弟子,嘗試大學的上課模式,強化學習動機。每年每所主辦學校都會以「主場」名義設一場主題講座,邀請專家學者到校上課,又邀請其他友校的學生在時間許可的情況下,遠道而來參與。另外,各校會把講座的足本內容攝錄,交給其他友校在周會、閱讀課、圖書館廣播系統和正常課堂播放,過去甚至曾放到YouTube頻道供大眾觀看。而這計劃亦令明愛馬鞍山中學兩度獲得業界組織頒發「優質圖書館網絡」頒發「優質圖書館嘉許計劃」的學校獎項和圖書館主任獎項。

過去曾為「動態大學堂」和「博士弟子園」主講的學者眾多,包括著名作家陳志堅、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張宇傑博士等。今年的「動態大學堂」繼續邀請了三位出色的學者參與,主講三場精彩的講座,包括作家兼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講師余龍傑主講「談武俠小說與古典詩詞的互文現象」;香港中文大學自學中心代理主任巢立仁博士主講「博識能文,情理兼重:科普作品的欣賞」;以及香港大學中文學院鍾明慧博士主講「醫學人文:中華文化與醫患關係」。

把大學課堂搬到中學校園<br>三校合辦「動態大學堂」讓學生提早試做「天子門生」
學者的演講深入淺出,讓中學生們得益匪淺。圖為作家余龍傑老師。

誠然,三場講座都好評如潮,獲得學生、外校的嘉賓、校長和校內老師一致好評。余龍傑老師是本地的年輕作家,去年底剛出版新書《歌詞女孩的寂寞便條》,他特意為福建中學(小西灣)的同學帶來一場文學演講,大談金庸武俠小說作品裡用到的詩詞,為今時今日一般不太熟悉金庸和古典文學的同學,開啟認識金庸名著和古代詩詞的一扇門。巢立仁博士是中文專家,也是科普閱讀的推手,他為鄭植之中學的同學準備有關科普閱讀的講座,介紹了科普的定義、作品舉隅和閱讀科普作品的意義,風趣幽默,旁徵博引,高中同學大開眼界。鍾明慧博士為今年升級為「醫護中學」的明愛馬鞍山中學準備了一場有關古代中國醫學觀念和醫護關係的演講,除了傳授古代醫學和中文知識,更從傳意的角度講解醫護人員與病人溝通的技巧,讓同學認識何謂「醫護心腸」,為日後成為專業醫護人員加以準備。

把大學課堂搬到中學校園<br>三校合辦「動態大學堂」讓學生提早試做「天子門生」
明愛馬鞍山中學是計劃發起學校,曹雪蓮校長認為計劃極有意義。

明愛馬鞍山中學曹雪蓮校長認為「動態大學堂」計劃極有意義,讓學生可以增廣見聞。尤其今年鍾博士有關醫護的講座讓學生學到醫患關係,學懂如何表達,體察病人感受,十分有意思。新界西貢坑口區鄭植之中學李志霖校長亦大力推介「動態大學堂」計劃,認為是一個難得的體驗,讓同學眼界大開。巢博士以富有趣味性、深入淺出的方式,將科普知識介紹學生,提升他們的科學素養,同學確實受益匪淺。發起人福建中學(小西灣)圖書館主任馮雅怡老師則認為各校同學能藉著「動態大學堂」接觸多位學者和作家,提早感受大學課堂,提早思考將來的路,值得每年堅持舉辦。她笑謂就連老師也能從中學到不少。

把大學課堂搬到中學校園<br>三校合辦「動態大學堂」讓學生提早試做「天子門生」
福建中學(小西灣)是計劃的發起學校,由「博士弟子園」時期開始,已經大力推動聯校閱讀推廣。

參與的學生對「動態大學堂」也讚不絕口,新界西貢坑口區鄭植之中學學生黃燕認為「動態大學堂」講座內容精彩,令她震撼:「博士在講座中分享的短片不僅有趣,還顛覆她對科學的認知。例如在太空扭濕手巾,內裡的水不是飄浮在半空,而是變了做水漿,圍繞在手巾周圍,不會流走﹗這些都是我從沒想過的。」明愛馬鞍山中學陳冠羲同學亦十分喜愛這個計劃:「博士的課堂深入淺出,我學到很多,例如中港用語分別,亦對大學的認識多了,我不禁憧憬有天或許能成為專業醫護也說不定。」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