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籌備COP30:一個亞馬遜城市的希望和疑慮 | 環境資訊中心
環球360°

巴西籌備COP30:一個亞馬遜城市的希望和疑慮

2024年05月13日
轉載自地球對話;文:卡塔琳娜.巴爾博薩(Catarina Barbosa);翻譯:YAN

巴西城市貝倫(Belém)正在籌備將於2025年11月舉行的第30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30)。 這不僅是一場關乎地球未來的關鍵會議,對於地處亞馬遜雨林北部一角的貝倫市來說,主辦如此規模的一場盛會,更是前所未有的。 全世界正在將目光投向這座城市,關注它是否有能力接待全球各地的來客,以及這裡滿懷期待的居民所面臨的結構性挑戰。

2022年11月,當時的巴西候任總統路易士.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在埃及參加第27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7)時呼籲亞馬遜地區申辦COP30。 「我認為,捍衛亞馬遜和氣候的人們近距離瞭解這片地區非常重要。」盧拉在大會上說。 2023年1月就職后,盧拉正式啟動了貝倫申辦COP30的進程。 2023年年底聯合國批准了這一申辦請求。

專家表示,選擇這座有著「亞馬遜門戶」之稱的城市作為COP30舉辦地是對亞馬遜雨林在全球地緣政治和經濟中發揮的核心作用的認可。 「此時此刻,就是在鼓勵只有我們這些生活在亞馬遜地區的人才能發揮的領導作用。」代表貝倫亞馬遜大學參與COP30籌備工作的該校教授若昂.克勞迪奧.圖皮南巴(João Cláudio Tupinambá)說。

然而,作為巴西北部帕拉州(Pará)的首府,貝倫的130萬居民中仍有許多人無法享受健康的環境和基礎服務。 巴西亞馬遜地區許多城市都存在類似的情況。 儘管貝倫地處全球水量和面積最大的流域中部,卻有23%的居民無法獲得飲用水供應,83%沒有接入污水處理系統。


流經帕拉州首府貝倫市核心區的一條河道,污水污染和垃圾堆積問題待解。圖片來源:Christian Braga (對話地球)

「我們這裡的人聽了很多承諾,可是一旦涉及到具體工作,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以賣木薯為生的貝倫居民雷娜塔.科雷亞(Renata Corrêa)說。

預計將有4萬多名出席者參加COP30。 科雷亞著重提到,露天垃圾場、年久失修的歷史中心和有限的酒店容量是貝倫市面臨的重大挑戰。 貝倫市位於瓜亞拉灣(Guajará Bay),但連接其他島嶼的陸路和水路公共交通都不穩定,一些更偏遠的地區甚至根本沒有公共交通。 雖然當地的汽車保有量以高於人口增長的速度逐年遞增,但道路依舊狹窄崎嶇,交通狀況經常混亂不堪。

距離COP30召開還有不到兩年的時間,許多問題在前,當地居民表示通往COP30的路程可能不會一帆風順,但也有人滿懷希望,期盼未來更加美好以及活動給當地帶來深遠的積極影響。

承諾的工作

貝倫確定主辦COP30以來,已經宣佈了至少四個相關大型項目,並且由地區和中央政府、以及私營部門出資。這些專案中就包括當地明信片地標之一的維歐佩索市場( Ver-o-Peso market)的翻新工程。 維歐佩索是拉丁美洲最大的露天市場,有著該市最大的魚類、肉類和巴西莓交易所。


淩晨,拉丁美洲最大的露天市場維歐佩索市場,巴西莓賣家正在碼放貨物。儘管政府宣佈將投入大量資金翻新這座2.5萬平方公尺的建築群,但市場里的商販仍對此持懷疑態度。圖片來源:Christian Braga(對話地球)

這座2.5萬平方公尺的建築群的前身是四個多世紀前歐洲定居者來到貝倫后修建的海關哨所。巴西國家歷史與藝術遺產研究所(Brazil's National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and Artistic Heritage)將為維歐佩索市場提供6300萬雷亞爾(1260萬美元)的投資,但市場攤販仍持懷疑態度。他們已經20多年沒見過這裡有重大的翻新工作了。

63歲的瑪麗亞.克莉絲蒂娜.多斯.安霍斯.多卡爾莫(Maria Cristina dos Anjos do Carmo)在維歐佩索市場上出售亞馬遜當地的草藥已經超過42年。她家住在馬拉霍島(Marajó)上,這是一個隔著瓜亞拉灣(Guajará Bay)與貝倫市相望的大島,同時也是一處保護區。 瑪麗亞在家中學會了製作「banho de cheiro」,這是一種草藥和植物的混合物,當地的儀式中流行使用其進行「香氛浴」。

卡爾莫在攤位上說:「我今天擁有的一切都是維歐佩索給我的。 我在此謀生,用在這裡工作賺的錢買了房子。 我希望世界上更多的人能瞭解我們的草藥,但我們這裡現在破破爛爛的。」


瑪麗亞展示自己在維歐佩索市場上賣了42年的亞馬遜草藥。身後的貨架鏽跡斑斑。市場已經有20多年沒有經過重大翻新了。圖片來源:Christian Braga(對話地球)


市政工人在用手清除貝倫市中心鵝卵石路面上長出的雜草。圖片來源:Christian Braga(對話地球)

2月底,我們的記者在維歐佩索看到的景象是:被歲月侵蝕得鏽跡斑斑的貨架、打著粗糙補丁的破舊防水布,以及歷史悠久的街道上寥寥幾名正在清理散落的垃圾和鵝卵石間長出的雜草的工人。

而同樣也在售賣草藥的61歲的若昂.亞歷山大.特林達德.達.席爾瓦(João Alexandre Trindade da Silva)卻有著不同的看法。 他期待銷量會上漲,並且相信隨著峰會的臨近,市場里的商販有機會提高自己的技能:「我還不知道要怎麼做,但我想,未來在維歐佩索,我們都會說英語,生意都很好。」

54歲的費爾南多.索薩(Fernando Souza)是一位中間商。魚販將從貝倫附近收購的海鮮賣給他,然後他再轉賣出去,同時他還是當地魚販工會的主席。「這是一個很好的工作場所,但有關部門需要更好地打理這個地方,畢竟我們是貝倫明信片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標。」他說。


維歐佩索市場,當地魚販工會主席費爾南多.索薩站在自己的攤位前,他擔心沒有足夠的時間保質保量地完成符合COP30和民眾需求的專案。圖片來源:Christian Braga(對話地球)

索薩擔心時間不夠,沒法保質保量地交付同時滿足COP30和民眾需求的專案:「僅僅是為了一場氣候峰會翻修這座城市沒有意義。 要麼把事情做好,要麼索性不做。」

另一個規劃專案是把一座廢棄的機場改造成佔地50公頃、包括文化中心、劇院和展覽空間、以及美食廣場和市場等各類設施的綜合體。該項目和位於瓜亞拉灣的港口綜合體未來之港(Porto Futuro)的擴建工程都將由淡水河谷公司(Vale)提供資金。淡水河谷公司是米納斯吉拉斯州(Minas Gerais)馬里亞納大壩(Mriana)和布魯馬迪尼奧大壩(Brumadinho)倒塌背後的跨國礦業公司。 這兩起事故是巴西歷史上最嚴重的兩次環境災難,造成了嚴重破壞並導致近300人死亡。 Awá Guajá等當地土著民族還指控該公司侵犯了他們的土地權。


將廢棄機場改建成城市公園的專案已經動工,落成后這裡將成為一座佔地50公頃,容納包括文化中心、劇院、美食廣場等各類設施的綜合體。圖片來源:Christian Braga(對話地球)

不只是基礎設施

若昂.克勞迪奧.圖皮南巴表示,貝倫在考慮主辦COP30帶來的機會時,不應該只關注新的基礎設施。「跟擺在面前的機遇和我們擁有的亞馬遜雨林、誕生於此的智慧和知識相比,我們不應該把氣候峰會局限地看成是一次單純的活動,或者是膚淺的投資談判,這麼想格局就太小了。」

圖皮南巴認為,這是一個凸顯亞馬遜潛力的機會,並稱當地代表必須設法為此次活動和亞馬遜的未來達成協議,確保把利益留在亞馬遜:「當地人參與和亞馬遜發展模式有關的戰略決策,這還是從未有過的。」


河濱社區居民出行搭乘的水翼船碼頭。牆上貼著的一張海報上印著 「貝倫COP30」的字樣。帕拉州牽頭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運動,支持貝倫申請成為氣候峰會的主辦城市,並制定了發展當地生物經濟和實施減少森林砍伐措施的計劃。圖片來源:Christian Braga(對話地球)

在帕拉州州長赫爾德.巴爾巴略(Helder Barbalho)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宣傳活動之後不久,貝倫便被確定為主辦巴西COP30的城市。赫爾德近年來一直試圖向國際市場兜售一攬子綠色解決方案。他宣佈了多項計劃,著重促進氣候融資、發展生物經濟以及減少森林砍伐。 2006年以來,帕拉州的森林砍伐一直居巴西各州之首。

2023年8月,帕拉州首府貝倫還舉辦了一場重大活動:亞馬遜峰會(Amazon Summit)。 共用亞馬遜雨林的南美國家領導人抱著加強雨林保護相關合作的目的齊聚一堂,但卻並未達成遏制亞馬遜地區森林砍伐的具體目標。因此,這次會議在觀察人士的沮喪中落下了帷幕。 據估計,截至2021年亞馬遜已經喪失了17%的原始森林覆蓋,愈發逼近不可逆轉的「臨界點」。 一旦越過這一節點,雨林將逐漸死亡,並對全球氣候和生物多樣性產生重大影響。

河濱居民

孔布島(Ilha do Combu)是瓜亞拉灣中環繞在貝倫周邊的39座島嶼之一,也是一處環境保護區。 雖然有關該島歷史的官方記錄很少,但據說這裡的聚居點建立於19世紀。當時,土著和黑人群體為了躲避城市化的影響逃到了這個島上。 今天島上的居民以捕魚和林業為生,尤其是採摘島上隨處可見的巴西莓。


環境保護區孔布島上的一個碼頭。該島位於瓜亞拉灣,是環繞貝倫的39座島嶼之一。工作日約有2500人乘坐渡輪從島上通勤到貝倫。圖片來源:Christian Braga(對話地球)


蘇拉內.科斯塔.洛佩薩(Suelane Costa Lopesa,左)和埃迪尼夫.伊娃.科斯塔(Edienif Eva Costa,右)是孔布島上一家餐館的工作人員。 島上居民對貝倫市舉辦COP30的能力表示懷疑,並強調了輪渡運力和飲用水供應不足的問題。 圖片來源:Christian Braga(對話地球)

21歲的埃迪尼夫.伊娃.科斯塔(Edienif Eva Costa)出生在島上,是ribeirinhos的女兒。當地人把住在河邊的傳統社區稱為ribeirinhos 。她的家人以捕魚為生,還種植巴西莓供家庭食用。為了貼補家用,她還在當地一家餐館工作。 她甚至沒有聽說過COP30。「因為你談到了,所以我才在打聽這件事。」她說。

目前缺少這些島嶼的官方人口數據,但市政廳的信息顯示,週一至週五約有2500人從孔布島搭乘渡輪前往貝倫,週末則有15000人。孔布島以生態旅遊聞名,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其依舊保存完好的亞馬遜雨林環境,但當地居民還面臨水污染以及垃圾處理服務不足的問題。

28歲的服務員蘇內拉.科斯塔(Suelane Costa)在河邊的一家餐廳工作。她對這座城市舉辦COP30的能力表示懷疑:「我一直在想像貝倫舉辦這種大規模的活動。我們的城市很美,但只須環顧四周,你就能看到它完全破敗不堪的樣子。」


一艘為貝倫附近的河濱社區提供服務的垃圾收集船,每週只運行兩次。孔布島已經成為生態旅遊勝地,但島上的居民仍面臨水污染和垃圾處理服務不足的問題。 圖片來源:Christian Braga(對話地球)

44歲的馬里奧·卡瓦略(Mário Carvalho)在孔布島經營著一家巧克力企業——Casa do Chocolate Filha do Combu。這家公司生產亞馬遜有機可哥並用其製作巧克力,在遊客中頗有盛譽。他表示,公司為了迎接COP30帶來的遊客潮,已經開始投資新建一家咖啡館,提高了巧克力產量,還修繕了通往可哥種植園的道路。

卡瓦略經常往返於貝倫和孔布島之間。 除了期望會議帶來旅遊業增長之外,他還希望看到長期需求能得到解決,比如改善輪渡運力和飲用水供應等,但他也警告說:「COP30不會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因為別人只是用旅遊的視角在看我們。」

從現在到2025年11月,貝倫將面臨一系列挑戰,不僅要確保成功接待世界各地的來客,更重要的是為居民創造可持續的、持久的機遇。 卡瓦略說:「COP30是一次獨一無二的機會,但只有真正利用好資源,才能為那些生活在亞馬遜、保衛亞馬遜的人帶來正面的結果。」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地球對話,原文標題〈籌備氣候峰會:一個亞馬遜城市的希望和疑慮〉。不適用CC共創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