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財經 – 第 365 頁 – 寶島通訊

國際財經

我要加薪!紐約時報逾千員工罷工24小時 40年來首見 | 國際 | Ne

正能量 58%

42% 負能量

因管理階層拒絕依通貨膨脹水準加薪,《紐約時報》員工於美國時間(8日)午夜起罷工24小時抗議。這也是紐時逾40年來,首次出現這樣勞工活動。據法新社報導,工會說,在未能於新一輪合約協商與公司達成共識後,紐時記者與其他員工將罷工24小時。日前,《紐約時報》工會透過公開信提到,過去20個月,員工持續與管理階

新聞來源:Newtalk新聞

霸氣點200元「港式五寶飯」端上桌超寒酸!香港人笑了:沒毛病阿 | 生活

正能量 69%

31% 負能量

物價齊漲,許多餐飲店雖然餐點沒有漲價,但份量卻縮水不少!一名男網友就分享,自己某天到港式餐廳霸氣的點了一份「五寶飯」,要價新台幣200元,怎知道端上桌後,這盤五寶飯卻讓他傻眼,上面居然只有叉燒、火腿、香腸等各一片肉品,再加上一顆荷包蛋、白飯而已,寒酸份量讓網友看了也忍不住開玩笑說「這是天下聞名的黯然落淚飯」。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新北市府:國家能源政策為中央權責 核廢料貯存經濟部不要卸責給地方 | 政

正能量 60%

40% 負能量

新北市核能安全監督委員會表示,對於經濟部長王美花早上出席立法院會議時,指出「核二燃料池已滿,但新北市政府一直不讓經濟部蓋乾貯設施,燃料池滿了就不可能再使用了」的說法,市府已多次強調,新北市對於除役或運轉中的核電廠,秉持一致的態度與立場,核電廠本質就是要安全,一定要依據專家審查意見,並符合相關法規與法

新聞來源:Newtalk新聞

國際聯手防中霸權》鬆口了!荷蘭願配合美國 禁半導體設備輸中

美國對中國實施嚴格的晶片禁令,攸關晶片生產的相關設備大國荷蘭,卻遲遲做不出決定。不過荷蘭政府在美國持續施壓下,已決定在2023年1月對中國增修新的半導體設備出口限制。

《彭博》報導,知情人士指出,荷蘭政府在美國持續施壓的情況下,將針對中國增修新的半導體設備出口限制,相關限制措施的協議最快將於2023年1月出爐。

荷蘭即將推出的新限制,可能涉及禁銷14奈米或更先進晶片的製造設備,這與美國祭出的晶片禁令保持相同態度。

荷蘭最大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ASML,2021年對中國客戶的銷售額超過20億歐元(約643億新台幣),佔總營業額約15%。

知情人士表示,荷蘭目前傾向和美國合作,共同限制中國取得晶片技術的管道,因為兩國皆抱持類似的國安疑慮。

記者鄭信貞

國際聯手防中霸權》經濟脅迫立陶宛 歐盟正式向WTO控訴中國

中國因立陶宛准許台灣設立代表處,展開一連串的貿易報復,甚至波及歐盟鄰國。歐盟昨(7)正式就此,以及中國限制專利持有人權益,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要求WTO成立仲裁小組審理。

歐盟執委會聲明指出,中國這些措施都對歐洲企業造成嚴重損害。在立陶宛案,中國措施已擾斷歐盟內部貿易和供應鏈,影響到歐盟內部市場的運行。歐中貿易爭端升級之際,歐盟正重新評估與中國的關係,從市場開放到人權等問題。

聲明指出,中國自2021年12月起對立陶宛產品、含有立陶宛製造材料的歐盟產品,實施歧視性和強制性措施;中國以檢疫為由無預警全面禁止從立陶宛進口酒精、牛肉、乳製品、原木、泥炭,卻未能給出合理解釋。中國貿易禁令不只影響立陶宛,跨國公司也受波及。

在專利爭端方面,中國法院2020年8月頒布「禁訴令」(anti-suit injunctions),禁止歐盟高科技專利持有人向歐盟法院尋求保護其專利智慧財產。歐盟執委會指出,片面強加有利於本國企業的規則,卻損害了WTO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多邊體系,違反WTO「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議」(TRIPS)。

歐盟執委會表示,中國製造商利用這項禁令向專利權所有人施壓,要求讓他們以更便宜的價格獲得歐洲技術;受影響企業包括行動通訊技術製造商在內。

今年年初,歐盟已將2起爭端提交給WTO,雙方2度進行協商,仍未獲解決。

WTO爭端解決機制(DSB)將在2022年12月20日的下次會議,討論歐盟提告中國2案的相關請求,中國可以反對設立仲裁小組1次,隨後歐盟若重新提出請求,仲裁小組將在2023年1月30日的DSB會議上成立,訴訟審理最長可能持續1年半。

記者鄭信貞

政院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草案!新建物應設置「屋頂太陽光電」-風傳媒

正能量 55%

45% 負能量

經濟部今(8)日在行政院會報告,為建構再生能源友善發展環境的法制基礎,並排除法規限制、擴大釋出場域及建構標準化程序,行政院會今日通過經濟部擬具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將送請立法院審議。經濟部說明,國內再生能源推動已具相當成果,本次條例修正係為因應當前離岸風電、小水力發電、

新聞來源:風傳媒

詐騙電話簡訊頻傳! 林奕華怒批「警政署、金管會沒作為」:可惡至極 | E

正能量 21%

79% 負能量

詐騙電話、簡訊層出不窮,根據警政署提供資料都顯示詐騙金額、案件比例年年增加,今年推估詐騙金額將高達65億。立委林奕華指出,她收到多位長者子女陳情因詐騙集團透過網銀詐騙,父母慘遭快速轉出大筆金額,其中一件案件被詐騙金額累計高達2800萬元,連房子都被法拍。警政署和金管會到底有沒有更積極作為?人民的痛政府到底有沒有同理心呢?

新聞來源:ETtoday新聞雲

談核二、三延役…王美花指新北阻擋 新北:請經濟部不要卸責 | ETtod

正能量 49%

51% 負能量

核二廠、核三廠延役問題近期再掀討論,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表示,燃料池滿的話,不可能再有任何使用,新北市政府也必須與中央談燃料棒處置問題;新北市府回應,國家能源為中央權責,市府多次強調並秉持一致的態度與立場,核電廠本質就是要安全,請經濟部不要卸責。

新聞來源:ETtoday新聞雲

中國惹人嫌》加拿大最新民調 61%盼減少與中國貿易

中國近來包括羞辱加拿大總理杜魯道、設置海外秘密警察站、花錢干預加拿大選舉、為孟晚舟遭引渡赴美而予經濟制裁等行徑,引發加拿大的反感。最新民調顯示,61%加國民意認為,應降低與中國的貿易,這比2020年12月激增16%。

《彭博》委託加拿大「納諾思研究」(Nanos Research)於11月底進行民調,訪問1025名加拿大人。61%認為,應該減少與中國之間的貿易,24%認為應該維持當前的水準,僅5%希望增加。2020年12月的調查,僅45%認為應減少兩國貿易。

不過,民眾對加國政府處理中加關係的信心下降,僅20%認為渥太華政府在處理中國關係上表現非常好或好,較2019年的調查減少了12%。

渥太華大學中國問題專家強斯敦(Margaret McCuaig-Johnston)說,加拿大人已經覺醒了,意識到中國不是可靠的貿易夥伴。這樣的民意是中國只要想表達政治觀點時,就動輒拿加拿大貿易產品開刀所致,例如華為財務長孟晚舟案期間,中國就找理由拒絕購買加國的農產品。

杜魯道政府上週公佈印太戰略,將中國定位為「愈加具有破壞性的全球大國」,將強化與日本、韓國等區域其他盟邦的貿易和軍事關係。

記者鄭信貞

最新文章

INANEWS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