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4》爆紅 中國歌手不敵外國歌手成「愛國保衛戰」?

《歌手2024》爆紅 中國歌手不敵外國歌手成「愛國保衛戰」?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一檔歌唱競技節目,在中國互聯網上掀起網民支援中國歌手對抗洋唱將的熱浪。說的是時隔四年,再次回歸大眾視野的《歌手2024》(簡稱《歌手》)。節目強勢回歸,5月10日晚在中國最受歡迎的電視台之一——湖南衛視黃金時段播出,還開創性地首次採用直播、不修音的方式播出,結果真是玩大了。

七名歌手一開口旋即見高下。被公認為華語樂壇天後的那英一人力抗兩名洋人女唱將,引發「五旬老太獨守國門」 、「葉赫那拉大戰八國聯軍」、「那英抗洋歷險記」等網絡熱門話題不斷。

+2

擅長R&B(節奏布魯斯)曲風的美國歌手香緹·莫(Chante Moore)及加拿大的法烏齊亞·奧伊亞(Faouzia),分別以超強唱功奪得第一和第二名。與那英同為57歲的香緹·莫據說是剛落地中國不滿24小時就上場了,還能游刃有餘地橫跨四個八度,氣場十足強大。生於摩洛哥的奧伊亞生雖然年僅23歲,但唱功已很純熟,順滑流暢的轉音讓全場為之驚嘆。

那英在觀看香緹·莫演唱時,表情一下皺著眉頭又抿嘴,引起了一大票網民關注。(網絡圖片)

相比之下,台灣歌手楊丞琳、中國大陸的汪蘇瀧、海來阿木、二手玫瑰等似乎只能是自成一個檔次的比賽選手。有大陸輿論形容,「有種博士生導師和小學生打擂台的荒誕感」。
經由現場500名觀眾和500名線上的雲端國際聽審投票出來的結果是,香緹·莫和奧伊亞分兩名洋唱將包攬前兩名,那英排第三。

《歌手》5月10日晚上公佈了競演結果,由香緹·莫(Chante Moore)、法烏齊亞·奧伊亞(Faouzia),以及那英斬獲前三名。至於汪蘇瀧、二手玫瑰樂隊、楊丞琳和海來阿木,分別拿下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名。(網絡圖片)

演出播出之後,華人歌手被碾壓的焦慮感充斥中國社交媒體,也意外激起了廣大中國網民的愛國心,紛紛呼籲節目組邀請各路唱將支援那英「守住國門」。一時間,譚晶、韓紅、劉歡、龔琳娜、鄧紫棋、華晨宇、張傑等等一眾歌手被網民點名。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10多名歌手主動要求上節目征戰,當中包括曾在2015年上過《我是歌手第三季》(《歌手》未改名前)的中國著名歌手韓紅。這名曾任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文工團副團長的女歌手主動請纓,星期天(12日)晚上在微博發文說:「我是中國歌手韓紅,我請戰!」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10多名歌手主動要求上節目征戰,當中包括曾在2015年上過《我是歌手第三季》的中國著名歌手韓紅。(微博)

竟演變成愛國「保衛戰」

帖文一出,立馬在網上炸開鍋。有網民喊道,援兵來了!有網民表示,「大家只是玩梗,沒想到韓紅卻認真了」。也有網民認為,隨便來兩外國歌手就要召喚國家隊,是不是顯得糊壇太拉胯?
也有網民指出,現在這場圍繞華語樂壇的保衛戰,已經上升到了民族情感的高度,「會不會在《歌手》後續的節目中,評委的評分開始偏向國內歌手?」
對此,《歌手》節目組發文回應,稱節目有嚴謹的賽程體系、公平公正公開的競演規則,將根據各位歌手的檔期,進行後續邀請。節目組還強調,音樂始終是交流的最大公約數,希望每位關注節目的朋友,都能享受音樂、收穫知音、保持溝通、擁抱世界,並寫道:「贏,只是歌手的一段路。迎,才是音樂的目的地。」
外國歌手在《歌手》節目中脫穎而出並非首次。這檔至今已有11年歷史的節目,邀請過不少外國歌手參與,其中英國流行歌手Jessie J就在《歌手2018》奪冠,成為歌手系列節目中第一位外國「歌王」。

Jessie J擁有橫跨三個八度的廣闊音域。(VCG)

操作提升熱度?

中國網民這次反應如此之大,引發部分輿論揣測,是不是《歌手》節目組在背後操作話題,來提升節目熱度?

話題不斷的首集《歌手》確實收穫不小。不僅創下今年以來湖南衛視星期五黃檔綜藝收視率的最高紀錄,也帶動芒果超媒的股價飆升。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截至5月13日收盤,芒果股價大漲11.69%,成交額20.88億元(人民幣,下同,3.98億新元),總市值470.11億元,市值一夜飆漲49.2億元。
據湖南衛視官方微博星期六(11日)晚提供的數據,首集《歌手》共獲全網熱搜1352個,微博主榜熱搜142個,34個話題詞登上微博主榜TOP1,全網傳播量超73億。
在一片網絡熱議聲中,評論褒貶摻半。中工網的評論文章指出,必須警惕不少討論已經超過了正常娛樂話題該有的界限。
文章指出,比如「那英大戰八國聯軍」「對抗洋人是葉赫拉那的宿命」「我要洋人死」等一系列詞條,將不同國籍歌手之間的音樂pk類比為歷史上的八國聯軍侵華,這不僅是對節目中兩位外籍歌手的極不尊重,對這檔以「因樂相逢,擁抱世界」為主旨的音樂節目的嚴重誤解,更在過度玩梗中消解了歷史的嚴肅性,弱化了八國聯軍侵華這場野蠻戰爭的殘酷性,對歷史造成嚴重褻瀆。

網民們製作「那英對抗八國聯軍」的各種梗圖。(網絡圖片)

有觀點則認為,《歌手》之所以爆火,與節目開創的無修音直播有關。中新文娛引述不具名的音樂人說,現在很多歌手過度依賴科技,一些歌手在錄音棚里只要是錄出來的素材,能拼好,能修就行,根本不會耗心力去反覆打磨。這名音樂人指出,甚至有金主提出「不要摳那麼細,能修就行了,不然請來的藝人不唱了」。
也有不具名的知名音樂製作人向中新文娛透露,很多音樂類綜藝節目上聽到的作品都是修過的,「不修沒辦法聽」。
厭倦了假唱和修音,中國觀眾自然對《歌手》開創直播、不修音的形式翹首以盼,但這也對歌手造成一定壓力,一個走神就變車禍現場。難怪《歌手》節目監制洪嘯上星期四(9日)在節目發佈會上感慨說,經過有實力、有膽量、有檔期等三個條件的篩選,「能來到今年《歌手》舞台的歌手就寥寥無幾」。
微博粉絲人數超過500萬的音樂博主「呆若木一」發文點評,中國歌手的唱片工業常常建立在成人抒情上,建立在對細膩語感的捕捉上,相對更內斂、更細微,甚至常常不強調基本功,不完美的部分也成為共鳴的入口。他說,這在唱片業無可厚非,但到了像《歌手》這種競技場合,一旦緊張就容易失去穩定度。
他也指華語樂壇這幾年對聲樂訓練的忽視,並稱:「歐美樂壇整體的聲音表現基準要高於我們,這也沒什麼好不承認的。這不是妄自菲薄,我們開始做流行樂才多少年,工業化體系的完善,大家認知的建立,都需要時間。」

楊丞琳在節目中拿到第六名,排名倒數第二。她在Instagram發文說,自己被緊張打敗了。(網絡圖片)

紅星新聞的的評論文章則指出,《歌手》給華語歌手帶來很多啓示:別把反覆補錄的錄音棚出品當成「完美現場」,將後期修復的科技狠活錯當「炸裂唱功」,有實力才不怕真唱。
一檔話題性十足的娛樂節目,不僅能激發各種反思和檢討,算是收穫意想不到的積極效應,還能讓網民玩梗玩得盡興,空間之寬廣,也是社會新聞和政治新聞所沒有的。有博主將這一次的《歌手2024》引發的狂歡總結為,從一檔綜藝演變成關乎民族尊嚴的戰爭,肯定是言重了。音樂不分國界,沒有輸贏,重在交流。如果真是一場戰爭,那最大的贏家肯定就是,芒果台,湖南衛視。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