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獲利亮眼 買盤湧入 | 集中市場 | 證券 |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陽明獲利亮眼 買盤湧入

陽明董事長鄭貞茂。 聯合報系資料照
陽明董事長鄭貞茂。 聯合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1068字

經濟日報 文╱黃淑惠

陽明 (2609) 受惠全球運價狂飆加持,5月10日股價亮燈漲停收盤來到60.6元,10日公布首季獲利更優於市場預期,每股稅後純益達2.69元,已賺贏去年全年,吸引買盤布局,出現5日均價大於10日均價、10日均價大於20日均價,近五日三大法人買超14.5萬張。

陽明股價走勢
陽明股價走勢

陽明10日董事會第1季財務報告,第1季合併營收438.01億元,稅後純益93.79億元,年增率達175.7%,跟上一季比轉虧為盈,EPS達2.69元,今年第1季更已經賺贏去年全年EPS1.37元。

不只是法人買,航海王台驊再度出手,10日也公告買進陽明5,904張,每股平均價格為48.88元,交易總金額為2.88億元;截至目前為止,台驊持有陽明1.46萬張,持股金額達8.86億元,持股比率為0.42%。

歐美補庫存需求出籠,歐美兩線艙位吃緊情況不變,分析本月運價走勢,隨著中國大陸五一長假開始復工,對於貨櫃的需求會陸續增加,歐洲線期貨連續兩天大漲,法人認為,這是預告6月的全球貨櫃輪運價指數有望再漲一波,由於現在的運價比第1季還強,讓陽明的營收、獲利出現想像空間。

陽明小檔案
陽明小檔案
陽明海運表示,第1季貨櫃航運市場,供給面因受紅海危機影響,致船隻需繞行好望角因應,進而消化部分市場運力,而需求面受惠於主要經濟體製造業PMI指數逐步改善,客戶端存貨去化順利且農曆春節後貨量隨著大陸工廠陸續復工回穩,首季整體營收與獲利維持亮麗表表現。

展望未來,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於5月2日上修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至3.1%,較2月的預期高出0.2個百分點,全球經濟雖穩定成長但地緣政治風險持續,美國、印度及其他新興市場經濟復甦力道強勁,大陸經濟增速在財政刺激措施下,可望優於預期,而多數經濟體通膨趨緩,各國央行可能降息以提振家庭購買力並刺激經濟成長;惟如地緣政治衝突升溫擾亂能源和金融市場,仍會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影響。

此外,依法國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最新航運市場供需成長預測,2024年供給成長9.7%高於需求成長3%;千萬不要忽略航運市場整體不確定因素仍多,加上地緣政治因素影響船舶調度,航線繞道衍生部分港口壅塞,而受乾旱影響的巴拿馬運河雖然水位有改善的跡象,預計要到2025年才能完全解除通航限制,對船舶供給情況與穩定的航班服務將持續造成影響。

面對航運市場船噸過剩及國際政經諸多不確定因素,陽明海運仍將審慎應對,積極調度船舶、貨櫃及碼頭,並彈性調整營運策略、航線布局與船隊配置,以滿足全球客戶需求。

陽明近六季營運
陽明近六季營運

選股原則

5日均價大於10日均價,10日均價大於20日均價,近五日三大法人買超大於10萬張。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華航營收/5月161億元、年增11.28% 寫同期新高 
下一篇
英業達拚 AI 兩大突破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