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女醫被迫上班32小時致流產》立委點名衛福部該檢討…應立即修《醫療法》勞動專章

新北中和區某醫院傳出職場霸凌,一名女醫連上32小時的班,最後導致流產,向醫院提出職場霸凌及性別歧視申訴案。(圖片來源/freepik)

新北中和區某醫院傳出職場霸凌,一名影像醫學部專任主治女醫師控訴,科內負責排班的資深男醫師,2度安排女醫連上32小時的班,甚至還不顧及其懷孕狀態,安排在院內「游離輻射」區域工作。

女醫表示,這名資深男醫不只對她這樣,曾連續讓科內2名懷孕女醫師,違法值過夜班。這名女醫一度為此求助於身心科,最後仍不幸流產,她受訪時表示,事發至今對方並未向自己提出道歉,最後女醫也決定向醫院提出職場霸凌及性別歧視申訴案。

上週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與立委范雲、黃捷國會辦公室及台北市議會苗博雅議員,共同召開記者會,公布調查結果指出醫療職場存在嚴重「性騷防治補救」與「友善母性保護」的缺失。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呼籲,「醫療業長久以來的陽剛氣息致使性騷問題更加難解,且懷孕女醫師更形弱勢,呼籲主管機關力行保障措施。」

近6成女醫應聘時曾被問結婚生產問題、1成5被明暗示不得懷孕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代表、醫師黃茵婕說明,2018年工會曾進行醫界性別友善調查,指出醫療職場中普遍的性騷問題,甚至有禁孕規定,在講求性別平等、少子化成為國家危機的當代社會顯得相當荒謬。6年之後醫師工會重啟調查,並公布階段性調查結果,在去年廣傳的「Metoo」爭議之後,更加凸顯其重要性。

黃茵婕指出,本次調查研究有4項重大發現,包括:

1. 相較於男性,女性醫師比男性更容易遭受性騷擾,有67.5%反映有受到性騷擾經驗,但很高比例反應不清楚申訴機制。

2. 遭到性騷擾後沒有進行申訴的原因包含「筋疲力竭」、「缺乏證據」以及「不信任申訴機制效果及保密性」,在標榜血汗與師徒制的醫療職場更顯艱難。

3. 性別天花板在醫院特別明顯,有59.5%女醫師在應聘時曾被詢問結婚與生產問題,甚至有15%曾被明暗示不得懷孕,自覺因性別影響僱用或升遷的比例也以女性較高。

4. 勞基法嚴格禁止,但有27.3%的女醫師即使懷孕了以後仍需要夜間(晚間10點至清晨6點)工作。

黃茵婕分享,曾有工會會員申訴縱使懷孕後單位主管仍堅持排夜班,或給予許多刁難、讓她感受到人情壓力,只得挺著肚子配合夜間出勤;「另外,過去接受性騷擾申訴的經驗,年輕醫師反映非常擔憂影響未來升遷與專科醫師資格取得,也深感沒有辦法在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蒐集證據,更何況尚需擔憂同單位同事眼光。」

衛福部該檢討!立委:為何「這3法」在醫界普遍無法落實?

黃捷指出,不管是職場性騷擾或是禁孕規定,皆有《性工法》、《勞基法》與《職安法》保障,「但為何在醫界卻普遍無法落實?這是衛福部應該檢討的。」性工法要求10人以上職場應訂定並公告性騷擾申訴管道,但本次調查顯示,許多醫師不僅不清楚申訴管道,也不敢申訴。「目前性工法母法中,並未規定性騷擾申訴調查小組必須要有外部委員,導致申訴人經常憂懼於職場中的權勢關係、醫界的師徒制文化,難以出面指認加害者,造成申訴機制失靈。」

范雲進一步指出,打造更生育友善的職場、建立性別平等與性騷零容忍的環境,是社會共識;「然而,醫療場域女性決策權長期低落,舉衛福部所屬綜合醫院為例,20間中僅有一名女性院長,使醫院看不見女性醫事人員需求;我曾實際協助處理台大醫院狼醫性侵案、台北醫學大學狼師性騷案等,深知醫療職場的封閉與權力不對等,使許多受害者不敢求助。」

范雲強調,提升醫師的勞動條件保障及醫療場域性別平等,是國人擁有優良醫療品質的基本條件。她表示,已要求政府研議強化醫界職場性騷擾防治、完善醫療職場性別比調查,本屆也將延續上屆倡議方向,提出醫療法納入醫師勞權專章之草案,並督促醫院落實MeToo事件後性工法性騷擾調查的相關規範,給醫療場域工作者更平等安心的工作環境。

政府應立即修《醫療法》勞動專章,嚴格規範懷孕女醫夜間工作事宜

另外,由於目前僅有住院醫師適用勞動基準法,懷孕的住院醫師若不想在夜間值班,僅能依靠《勞基法》第51條與《職安法》第31條的低度保障;而非住院醫師則不在《勞基法》保護範圍中。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陳亮甫指出,「當醫院提出夜間值班要求,不管是住院或主治醫師,也大多不敢拒絕,縱使懷孕只能被迫在夜間值班,已嚴重侵害其健康權,實有檢討之必要。」針對目前醫院內性騷頻傳且懷孕女醫師權益艱難的現況,醫師工會提出2項訴求並希望主管機關修正相關規定落實:

1. 嚴格規範院內性騷案性平事件調查委員需設立外部專家,消弭醫療工作者對於申訴機制的不信任。

2. 現行0法規保障的受僱醫師,政府應立即修正《醫療法》勞動專章,嚴格規範懷孕女性醫師夜間工作事宜。

目前僅有住院醫師適用勞動基準法,懷孕的住院醫師若不想在夜間值班,僅能依靠《勞基法》第51條與《職安法》第31條的低度保障;而非住院醫師則不在《勞基法》保護範圍中。(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捍衛醫護勞動權益、健保改革刻不容緩

國民黨立委、婦產科醫師陳菁徽也強調,醫療改革刻不容緩,並表示即便《勞基法》嚴格禁止,但國內依然有近3成女醫師懷孕期間需值夜班,「這對於任何一個孕婦、胎兒而言,都是極大的風險。」

她提到,很難過憾事依然發生,「我自己過去在醫院值班時,也曾懷孕期間值過大夜班。然而,這不是個案,甚至是醫療工作者們的冰山一角。例如,科別傾斜嚴重、性別比例不均,造成許多長期的醫療現場出現許多不合理的情況發生。」

陳菁徽表示,醫事人員要如何兼顧工作、升遷、家庭、養育下一代等,都是需要從制度面去完善,她會在立院持續推動各項修法重點,希望能捍衛醫護勞動權益。「單一事件能突顯出問題,但造成問題往往是更大的結構因素。在健保改革無法落實、科別人力傾斜現況下,強迫懷孕醫師值班情況已經存在,且只會越來越嚴重。」

立法院15日會針對健保點值進行討論,她強調應從制度上改善醫護權益,憾事才能不再發生。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潘文忠7年任期即將卸任 教師團體用7個字總結他在教育部長的日子
蘇利文:倘若哈瑪斯領導人不在拉法 地面行動「毫無意義」
Uber Eats宣布308億現金併購台灣foodpada 熊貓對內表示不裁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