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祁理扶医生(H. Lechmere Clift) – Telegraph

广西祁理扶医生(H. Lechmere Clift)

广西祁理扶医生(H. Lechmere Clift)

原创 斯嘉2 那和散那 2024-04-30 18:08 浙江
国圣经差会的手绘华南地图

标红地区香港九龙广州广西南宁,是祁理扶夫妇的主要活动地区

1906年,英国传道会(以马内利医药传道会,Emmanuel Medical Mission)差派原大英教会传教医师祁理扶(H. Lechmere Clift)夫妇来华开教,驻广西南宁。该会成立年份未详,本部苏格兰格拉斯哥,属圣公宗。 

祁理扶(或祁理廉,Henry Lechmere Clife,小名亨利Henry,生于1876年4月6日(印度);卒于1949年5月26日(香港)

妻祁师母Caroline Winifred Clift, 小名艾希比Ashby,生于1876年,卒于1966年

祁理扶医生,1876年在印度出生,并在印度度过童年时光;到了接受正规教育的年龄,父母将他送回英国家乡,入读羲本中学 Eastbourne High School。

1893年,祁理扶到爱丁堡学医,1900年毕业。

1901年,与师母结婚。

家乡羲本
第一次中国返回后行医的地区

1902年夫妇来华;经香港到北海,在英圣公会建于北海的医院服事。他们在北海学会了广东话。北海当时属于广东省,是《烟台条约》的开放口岸之一;北海医院是英圣公会在广东省建的第一所医院。

但是他们在北海期间严重水土不服,饱受疟疾等疾病折磨,经批准返回英国,在英国中部的一个乡村地区Scotby, Cumberland行医。

1905年,他们感到强烈呼召要回到中国去,并开启自己的新事业。

1906年,他们以独立身份重返中国广西;初到桂林,谋建医疗中心——KMM,Kuei Lin Medical Mission 桂林医疗差会;可能因缘际会,这年年底他们转至南宁,并从头学习普通话。

之后的十多年里,祁理扶夫妇在南宁建立了以马内利医药传道会、教会、医院和弃婴之家;弃婴之家先后收养26名弃婴,其中大部分是女婴。

知乎网图:左为民国地图右为现在地图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祁理扶医生返回英国,加入皇家陆家医疗队,赴法国前线服务,直至一战结束。

一战结束后,祁理扶夫妇又返回南宁,继续在医院、教.会和弃婴之家服事。

1923年,祁师母患严重风湿热病,住香港医院,医生预期她只有二年寿命了。他们将南宁的工作移交英国圣经差会(BIBLE CHURCHMEN'S MISSIONARY SOCIETY,BCMS) ,搬家到了香港。祁理扶在香港行医五年;同时继续监管南宁的工作。这五年里,师母的身体奇迹般地康复了。

像很多欧洲传教士一样,祁理扶夫妇在香港长洲岛的山顶拥有一间度假的平房小屋。在广西时,最炎热的夏天来到此避暑消夏。搬到香港后,他们每周都来。因为周日诊所最忙,所以他们一般周四休息,花一个半小时坐船来到这里,彻底放松,以恢复元气回到紧张工作,他们认为这很重要。祁理扶医生很喜欢园艺,所以在他的园子里种满了各种花草植物。照片摄于1939年左右。不清楚具体哪栋房子。

1928年,祁理扶夫妇回到南宁。

1930年,祁理扶夫妇离开广西定居香港。因为当时广西处于内战时局(百色、龙州起义;围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医院和弃婴之家因到影响数度搬迁,最后迁至香港樂活道。

1931年,祁理扶接受香港政府任命,担任华人医疗慈善事务监督。

1930年代,祁理扶租下了香港弥敦道216-218号的四楼,建立一个跨宗派 的以马内利教.会;为九龙居民创办了以马内利医疗所和药局;为部队士兵创办了有专门茶室的书屋活动室。

祁理扶(左一)和祁师母(左三)的助手们与士兵们,在军队娱乐室,1940s

1934年,祁理扶医生身体不适,返回英国休养。不久后他在一条远洋轮上谋了一个做船医的差事,边工作边疗养。这是一条开往中国的慢船,途经加拿大、非洲和澳大利亚,最后于1936年抵达香港。在香港从早到晚地勤奋主工。

抗战时期,祁理扶夫妇被日军关进赤柱集中营。释放遣返回国时,夫妇俩的肉体都已备受摧残卧床不起,师母尤其严重。

一等身体康复,夫妇俩就立即返回香港,继续服事教导的工作。

1949年5月26日,祁理扶患疾病故。得年73岁。

1966年,祁师母于香港离世。得年89岁。

夫妇俩安葬于香港跑马地的墓地(Hong Kong Cemetery, Happy Valley)。

昔日祁理扶夫妇创办的以马内利教会,如今已有了六个堂点,母堂Emmanuel English Church 灵光英文堂,和五个中文堂; 灵光医务所也在一如既往地服务着九龙和港岛的居民们。

祁理扶夫妇是慷慨的人;对待病人,无论贫富一视同仁,有钱没钱一样收治。

他们早期在桂林和南宁的生活非常艰苦,完全要靠着信心和家乡亲友经济上的帮助;离开南宁时,他们把在南宁创立的医院等产业全部给了英国圣经差会;到香港后,他们购买和租赁房产办教会办医院办书店;用他们丰富的内陆禾场服事经验牧会植堂教导新人.......

祁理扶夫妇早期在华活动随身一直携带着打字机。后来师母根据早年日记和书信出版了二本书:《遥远的广西Very Far East》,记录了他们1906年至1908年的两年间,从桂林到梧州,到南宁,到香港,再回到南宁的经历故事;《太平洋岛上的日子Annals of an Isle in the Pacific》,记录他们在香港长洲岛上的生活。

祁理扶夫妇宛如天合之作,他们一生同甘共苦忠诚事主,成就卓著,影响深远。他们为中华禾场献了终身,高贵的灵魂如黑夜亮光,照着我们当前行的道路。

结束,引用祁师母在《遥远的广西》书中写的一句话:

“科学永远不会知道,她在中国打开的大门,要归功于成千上万默默无闻的传.教.士对基督教义艰难而稳健的教导。"
祁理扶的墓地
祁理扶的墓地
祁师母的墓地
祁师母的墓地


墓地地址:跑马地Happy Valley, Hong Kong Island, Hong Kong

资料参考:

1, https://gwulo.com/node/59089

2, https://gwulo.com/media/44298

3,《遥远的广西》免费下载地址:

https://iiif.wellcomecollection.org/pdf/b29352927

4,《太平洋岛上的日子Annals of an Isle in the Pacific》在线阅读:

https://digitalrepository.lib.hku.hk/catalog/kh04f700v#?c=&m=&s=&cv=61&xywh=-2191%2C60%2C5881%2C2348

5, 灵光英文堂Emmanuel English Church,https://eechk.org/about/history/


经原公众号作者授权发布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