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專欄] 小說+電影心得:《愚行錄》──真相就藏在愚人們的話語之中 - mycarol25的創作 - 巴哈姆特
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小說+電影心得:《愚行錄》──真相就藏在愚人們的話語之中

千緒 | 2024-05-15 21:36:02 | 巴幣 446 | 人氣 503

日本小說+電影心得:愚行錄
分類:懸疑、推理、犯罪、劇情
個人推薦度:★★★★
那些話語中沒有善惡,沒有是非;有的只是令人哀傷的愚蠢而已…

人生為什麼會如此艱難?難道是因為不論男人女人都是傻瓜的關係嗎?難道是因為我們一輩子都在做蠢事的關係嗎?
一個人人稱羨的幸福家庭,卻在一夜之間慘遭滅門。一年之後,死者的鄰居、朋友接受訪問,從他們談話裡,案件細節和被害者的形象逐漸清晰起來。
這對眾人眼中的理想夫妻和一對可愛的孩子,到底為什麼會遭到殺害?
在那些滔滔不絕的話語中是否隱藏著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者僅僅只是說話的人自身愚行的反射罷了?

前言
*無劇透,但有暗示,這部要是從暗示聯想到一些發展,觀感會差很多,請斟酌閱讀

接觸此書的契機──結尾真相衝擊到我的電影

  這本書其實年代有點久了(2006年),會知道這本書是因為以前看過它的電影。當初只是在日本懸疑類電影的評價排行前列裡看到它,想說剛好對主演妻夫木聰的演技挺有好感的,就隨便看一下好了。
  結果呢,直到現在,我只要一想到這部電影結尾揭露的真相,還是會覺得毛骨悚然。太抑鬱、太扭曲、太病態、太黑暗,也太細思極恐了。
   
       但我喜歡。

  想不到亂看剛好選到了以懸疑類作品來說,我會最欣喜的發展^o^!

  也可能是因為隨便選到這部,沒抱太大期待,(我看簡介覺得是類似湊家苗風格那種,圍繞沉重社會議題的其實非常不是我的取向)更沒想過結尾會有那種反轉,因此帶給我的衝擊和震撼至今還記憶猶新,後勁強到時隔多年,我剛開始看起這本原作時,就已經對於要看到後面的結尾感到既興奮又緊張。

電影與小說的差異

  基本上小說最大的亮點應該是貫穿整本的敘述式詭計,可是電影化的話裡面最主要的詭計將因為影像而難以成立,所以團隊採取了很聰明的做法,在不亂改原作劇情基礎的前提下以別的手法呈現出爆點,有刪的小設定甚至還更合理化了劇情,在商業取捨和忠實原作間取得很好的平衡,我覺得是相當完美的改編。

  並且不同於小說裡給出的單一種解答,電影在結尾的部分是有保留想像空間的,前面也加了幾個新的線索細節,就我看過電影和原作的個人看法,我覺得電影甚至可以算是製造了一個新的爆點新的真相思維。

  綜上所述,小說和電影雖然大抵差在結尾,可是卻牽涉到真相的不同,反轉力度也大大不同,所以覺得很關鍵,這次也會提到很多關於電影的內容。

  這篇文章的最後,也會分享一下關於電影結局的個人解讀。

小說個人心得
*無劇透,但有暗示

  在圖書館看這本才剛看一點時我就內心小劇場:「這味對了。」我就知道了,這篇心得要寫的比較花心思了xd

  有些書即使可能不是自己喜歡的題材或類型,但你一讀就會知道這個程度不一樣。就不是那種才能型新人的感覺,能感受到真正成熟紮實的功力、有經驗有餘裕的寫法是個怎樣的樣子。

  當然新人的作品也可能更有新鮮感更有趣、老練作家也可能寫得老練但很無聊,我的意思是先不談題材和故事有趣程度,單純針對筆力、技巧成熟度上感受到的落差。尤其我近期看的有本人氣作的反轉方向和這本有點類似,所以說實話我看這本時真的馬上感受到落差,埋伏筆的方式、隱瞞凶手身分的方式、敘事結構等等

  光是寫法本身就很考驗功力了。這本從頭到尾沒有寫出主角的任何一句台詞,讓他完全扮演一個旁觀者記者的角色,全是訪談對象第一人稱在單面回答、敘述。

  一群不可靠的敘事者們在回應記者的訪問,每個人的話語當中都藏著伏筆,直到最後才以輕描淡寫的方式寫出了真相。

  但也是這種寫法和使用敘詭的方式,讓我覺得可能不是所有人都會喜歡,試想若我沒有先看過電影,而是先看這本書的話,觀感應該是看到最後,往前翻閱,才會理解整個故事到底在說什麼(可能啦,我猜),也不知道前面那些訪談會不會消耗讀者耐心、也或許這種手法不夠戲劇性,總之因為我看過電影,一開始就是全知視角,所以觀感肯定沒法寫得有客觀性。

  其實我還是更推電影,電影呈現的結尾畢竟有畫面,衝擊力很強,加上我就喜歡不只一種解讀方式的,像是隔離島,看完會想馬上去找其他人怎麼解讀和分析那種,而其中一種結局解讀方向,比起小說,反轉力度更大,後勁更強也更黑暗。

  不過很難得的是,我並沒有覺得小說比較差、相較電影失望(我性格極端,這種情況我很少見),反而閱讀時還是很佩服也挺驚豔的,因為看完電影就會知道,作者為什麼會以這種方式寫、如何隱藏伏筆的,還有就是為了隱藏爆點,有多考驗功力的部分。

劇情介紹(圖片取自官方電影預告)
有關鍵劇透

  故事起源於一門慘案。
  遇害的是一個人人稱羨的幸福家庭。
  溫柔賢慧的美麗妻子夏原、事業有成的帥氣丈夫田向,以及他們的孩子。

  「為什麼那種好人會被殺呢?」
  給人印象非常好的夫婦、有教養的孩子,讓人難以想像『仇殺』竟會發生在他們身上。
  後來這起命案因證據不足,沒能抓到真兇而成了懸案。
  一年以後,周刊記者田中武志為了追求真相而重啟調查,採訪了夫婦的鄰居、朋友等周圍人物。

  有人不滿警察查案的能力和治安、人為他們抱屈,不相信他們是遭仇殺,而認為這是一起盜賊殺人事件,但隨著在夫婦倆人際關係網的深入探查,也出現了抱著不同觀點的人。

  那些人話中的夫婦有著完全不同的形象,更有人認為──是這對夫婦的話,絕對存在著有足以被仇恨的理由。
  隨著深入調查和訪問,記者武治從那些人的話語中逐漸拼湊出了這對夫婦潛藏在光鮮亮麗表面之下的真實面貌
  為了爬到社會頂尖,利用他人感情、腳踏兩條船,不擇手段達到目的的丈夫田向。
  以及──妻子夏原似乎也有著不為人知的隱情。

  曾經和夏原是同學的淳子暴露了她與夏原從朋友關係到爭執、絕交的過去。

  兩人曾經都是一間頂尖私立學校的同學,在這間學校裡有著以內部生及外部生劃分的鮮明校園階級制度。

  看似人美心善的夏原,其實處心積慮地想爬到校園階級位置的高處,總利用著別的同學抬高自己的形象,甚至還會因為她人外表漂亮,有可能影響到自己的地位便會想毀掉對方。

  而她會與夏原爭執及絕交的原因,則是因為夏原搶走了她當時的男友。

  她認為會做出這些事的夏原,遭人怨恨一點也不奇怪。
  記者武志在調查這起事件的同時,也不時前去獄中探望妹妹光子。
  妹妹田中光子,因為有虐待自己孩子的嫌疑而鬧上社會新聞版面,遭逮捕起訴,武志只能通過短短的會面時間和光子談話。
  光子看起來精神失常,只是一勁地對武志念念叨叨著兒時的回憶,並且不斷把「秘密」兩字掛在嘴邊。

  那些兒時回憶充斥著殘暴與痛苦。
  原來她和武志從小在不正常的家庭環境中長大,母親年少懷孕不懂養育孩子,經常讓他們挨餓和以暴力虐待。
  父親更是從小性侵自己。
  唯一只有說起哥哥保護自己的回憶時會流露出暖意。她只相信哥哥,即使有「秘密」也只會對哥哥說。

  故事就在記者訪問關係人士以及和妹妹會面之間穿插進行。

  無數的證據都從人們的嘴裡說出。
  那些話語之中沒有惡意,沒有善意,充其量只是反映了人們的愚蠢而已。

  從那些訪問對象和妹妹光子的話語中,逐漸揭露出原來光子和夏原在校園時期也有著相交的過去。

  光子因為從小家裡貧困、被家暴和性侵,長大後特別想擺脫童年陰影,找到對的人,讓自己能過上更好的生活,是她的夢想。

  她拚命考上了知名的大學,並試圖想進入校園階級中處於高處的內部生的圈子。

  外表清新脫俗,性格又溫柔、人見人愛,作為外部生卻成功進入了內部生圈子的夏原則是她最崇拜的人。

  結果她想進入內部生圈子、想要得到他人真心相待的心理成了夏原用來抬升自己地位的利用工具,在夏原的牽引下,獻身給許多男人又馬上被拋棄,成為同學們眼中不堪的「公車」。

  她的夢想就這樣和自己越來越遠,結果幾年以後,她還是處於黑暗泥濘的地帶,夏原卻完全得到了她理想的生活。
  ──如果我是光子的話,絕對會想殺了夏原

  當年知情的訪問對象淳子對著記者道出了有力的兇手人選與動機。

  ──那就是被夏原毀了人生的光子。

  但是──光子除了這段與夏原的過去,似乎還身懷著其他更為深沉的秘密。

  「一旦說出來,秘密就褪色了,不再閃閃發光,也不再特別了。」

  「我最喜歡秘密了。」

電影結局+個人解讀

 
  挖掘真相的人原來是掩埋真相的人

  記者武志和淳子的訪談進行到一半,劇情急轉直下,武志面無表情地拿起一旁的雕塑品砸爛了淳子的腦袋,並清理了痕跡,過程始終沉靜冷血。

  原來,從一開始他的目的就不是調查真相,而是把知情的人和關聯證據處理乾淨,替妹妹掩埋真相。

  妹妹光子的小孩是和哥哥亂倫生下的小孩

  並非是父親性侵妹妹生下的小孩、也並非是和校園富二代們上床生的小孩,而是和哥哥的。

  最後是有解讀空間的轉折:

  殺死田向一家的是哥哥.把妹妹孩子虐死的人也是哥哥

  電影我認為是哥哥武志殺了那一家,或者大人是妹妹殺的,連小孩也不放過的則是哥哥,將屍體現場善後的也是哥哥,這樣的思維方向我認為更為合理。翻了很多人的解讀,認為真兇是哥哥的比例也很高。

  理由1 武志的人物特徵:冷靜、冷血、陰暗、心思縝密、有暴力因子

  其實電影的開頭有加了一段原作沒有的情節。
  武志搭公車的時候被人叫起來讓座,他只好一瘸一拐的起身走到前面,像是瘸子,讓要求讓位的人面露羞愧。結果一下車,腿便跟沒事的人一樣,原來剛剛的瘸腿是裝的。

  這段情節除了暗示表面看到的不代表真實,巧妙貫穿主軸,也帶出了武志的人物形象,善於演飾、陰暗且心機的一面。

  然後追查報導原來是為了永絕後患,殺了淳子後又冷靜的處理好了現場、嫁禍給了其他人,又可以看出他冷血且心思極為縝密。
  這時再回到開場日向一家的兇殺案,現場沒有留下任何證據,只知道兇手殺了人後還在他們家中冷靜的洗掉了血跡,這和妹妹口中她殺了日向一家的印象有不合理感,她並沒有事前布置,而是臨時起意。以她跟蹤夏原時的精神狀態如何能像哥哥那般淡定的善後好案發現場?

  另外過去哥哥在父親性侵妹妹時暴打過父親,可能是被逼出來的暴力傾向,也可能繼承了父母的暴力因子(很多懸疑劇的殺人魔都是藉這種細節留下暴力因子的伏筆)

理由2 妹妹一再強調自己不會對小孩動手
  因為小時候的家暴經歷,她強調自己不會對小孩動手,可是這個凶殺案是小孩也被以極殘忍的方式殺死。
  聽到自己的孩子死掉的消息後還痴痴笑了起來。

  電影中雖然妹妹對著空氣自白自己是兇手,但很像在背台詞,又不斷強調只有哥哥會站在自己的那一邊、很感謝哥哥,會守住和哥哥間的秘密、她最喜歡秘密了。

  合理懷疑她和哥哥的小孩也是被哥哥虐待而死的,受到從小家庭環境的影響,哥哥也有會家暴孩子的傾向,但她很愛哥哥所以想包庇哥哥。

  她所謂的秘密,不只是她小孩的父親,也是哥哥才是真兇的秘密。

結局感想

  小說結局的部分很直白就是寫明了殺日向一家的是妹妹,以及孩子是營養不良、妹妹照顧不周死的。
在這兩點上電影都有以模糊化方式帶過,留下另一種解讀空間。

  不過我認為不管小說還是電影,劇情最主要轉折點都不在於殺日向一家的真兇是誰,因為這案子和這位穿插獨白的妹妹肯定有關這點實在太容易聯想了,如果兇手是她就是整部懸疑劇唯一的真相,那我會覺得很無聊,也太弱了。

  從一開始我就搞錯了方向,以為這部電影的爆點就在於找出殺日向一家的兇手,就像一般追兇的懸疑作品既定模式那樣,因此被追兇的記者主角突然殺掉訪談對象的部分弄得措手不及,原來除了找出真兇,還有埋葬真相這個真正意圖可以被當作一個爆點。

  轉折過後又再一擊,前面一直沒說出來的妹妹孩子父親身分,竟然是和哥哥亂倫生下的。

  從頭到尾幾乎沒什麼發表想法的記者主角,原來是反轉最關鍵的人物。

  小說用特殊的敘事手法把主角的存在感壓到了最低,另外只看電影會看不出來小說最為厲害的部分,就是不斷在小說裡穿插著獨白的神秘妹妹角色,其實就是完全沒講過一句話,旁觀者般記者主角的妹妹。   這也就是前面所說,電影化會直接暴露小說中重要敘軌的原因。

  因為我先看了電影有全知視角,所以沒能體會到小說敘軌的樂趣,甚至現在回想分析起來才意識到那是敘軌。

偏偏這世上就是有惡魔(笑)
  不得不說妻夫木聰真的把這個角色演得很好,尤其看這部前我剛看了他主演的危險維納斯,角色形象簡直差太多了啊。

總結

  性侵、虐童、殺人、暴力、階級甚至還有亂倫。這本描寫了人性的自私和愚蠢,導致的社會慘劇,而看似旁觀者的主角同樣是行著愚蠢之事的人罷了。

  不管小說還是電影我都覺得很值得看,總體而言對電影的評價更高,但小說也有勝過電影的看點,比如特殊的敘事手法以及讓讀者能窺探出人性愚昧之處的訪談描寫。

  最後關於電影結局,分享幾個其他人寫的有意思的解讀,有不少人都分析得更為仔細,也有和我有出入的解讀,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我電影已經滿久前看的了,寫這篇時也是已經還書的狀態,只能憑爛記憶寫,所以如果有把電影和小說情節搞混或是寫錯的部分,小力一點鞭xd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西嘎歪斯斯
謝謝推薦 (。’▽’。)♡ 我也喜歡這樣的以多人視角蒐集線索,自己一邊推理,如果反轉的劇情和事實正好符合自己的推論,可以開心好幾天呀~
2024-05-17 13:50:04
千緒
我如果反轉符合自己的預想反而會很失望哈哈,期待的是超乎我預料,這部當時做到了(。’▽’。)
2024-05-18 22:26:00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