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案2024】大減移民及紓困措施?專家:「選舉年財案」少派糖

工黨政府公佈2024-25年財政預算案,有小生意老闆認為只是稍為減壓,而專家就向SBS中文表示,這份「選舉年財案」減少派錢,旨在平抑通脹,穩定整體經濟。

財政部長查默斯(Jim Chalmers)昨晚(5月14日)公佈工黨上任後的。當中的包括家庭和小企業獲得電費回扣、提高租金補貼等,以及第三階段減稅方案。

「象徵性」紓困?

綽號「懶媽」的于立雲(Louise Yu)在墨爾本經營一間奶吧(milk bar)。她告訴SBS中文,因為通脹,新冠疫情後的生意反而不如之前,「每個人都要削減一些不必要的消費......因為銀行利率增加,手裡沒錢了。」

她說影響最大的商品是煙,因煙稅每年遞增;而糖果、零食反而較穩定,「澳洲人喜歡,不會介意這一兩元。」而為了促進生意,她也搞起中國式的團購,吸引更多顧客。

被問到政府對小企業的扶持是否足夠,她表示減稅是好事:「少交税那留在自己口袋裡的多了嘛......我覺得不管多少,只要有就是好事。」
Louise Yu
墨爾本奶吧東主于立雲坦言,不知道政府對生意經營還能幫上哪些忙。 Credit: SBS Chinese/Shan Kou
墨爾本咖啡店東主葉偉彬(Ben Ip)告訴SBS廣東話,因為加息、通脹,近年生意越來越難做。他認為紓困措施只是「稍微減壓」,最大問題還是基準利率過高。

「無論單身還是伴侶,大部份開支都是房屋按揭還款,其餘生活開支(紓困)雖然有點幫助,但不在根本上。」

但他仍讚賞本次財案一些希望作出改變的內容。「像我們咖啡店或者餐飲業,四五成的成本都在勞動力,要每年加薪才能留住員工。我見,算是政府長遠有心解決勞動力問題。」
LISTEN TO
Cantonese_interview_Ben image

墨爾本咖啡店東主葉偉彬分享對預算看法。

07:17
從事地產行業的張先生在SBS普通話的中,質疑本次財案的紓困措施只是「象徵性」。「電費太高了,降下來才是正確的,而不是就300元,(只夠交)一個季度的補助。」

「租金援助也是沒意義,該做的是把基準利率降下來。明年我的固定利率就到期了,馬上恢復浮動利率了,貸款經紀已經告訴我到時貸款要翻一倍。這種不降下來,管甚麼用呢?」

一改「派糖」傳統

Morgans 亞洲區業務主管陳浩庭(Raymond Chan)向SBS中文表示,財案一改以往工黨向基層「派糖」的傳統,除了能源回扣之外,對家庭和小企業沒有其他一次過的現金津貼、新的福利和財務豁免措施。

「減稅和租金援助可以幫助大眾紓緩一點壓力,基建投資也幫助到一些未來產業,但財案不像以前那樣為零售商帶來喜訊。」
這與工黨以往的財案不同,少了派錢,意味著少了消費槓桿方面(來促進經濟)。
究其原因,他相信是和選舉年有關。「市場普遍認為儲備銀行會在年底或明年初減息。如果通脹(因為派錢)持續高企,導致無法減息甚至加息,這絕對是政府不想見到的,因為最遲2025年要聯邦大選。」

「這份財案中,無論低收入還是高收入人士都有少少好處......執政黨會密切留意這次財案發佈後的民調,如果非常樂觀,我不排除(政府)甚至會提前大選。」

他指,數據顯示澳洲經濟已開始放緩,如果通脹受控是基於經濟下行、失業率上升,那政府更有可能「在壞消息出來之前提早大選」。
Raymond Chan 陳浩庭
Morgans 亞洲區業務主管陳浩庭先生。 Source: Supplied / Raymond Chan
陳浩庭解釋,稱之為「選舉年財案」還有兩個原因,一是它建立澳洲經濟穩定的形象,包括、國債低於很多西方國家,「對AAA國際信貸評級很有幫助」。

另一方面是削減移民,從2022-23年52.8萬淨移民,到預期下一財年39.5萬,並在2025-26年進一步降至26萬。

他相信數字會因應實際情況調整:「在選舉年削減移民會對民意有幫助。之後會不會改變?其實經常變,因此不用過份擔心。去年有逾50萬淨移民,今年政府收緊一些是無可厚非的。」

而本身有在銀行工作的葉偉彬表示,他有不少客戶的企業仍面對人手短缺問題。他認為財案在移民政策上存在「矛盾之處」:「它減少中國、越南和印度的(工作度假簽證)移民,但又增加印度國民的工作簽證。」

「我猜移民配額不會沒有,但可能會推遲,或者把中國、越南的數量轉移到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口。」
LISTEN TO
* CA 20240516 (Thu) Drupal - Small Business Reax image

澳洲小生意:聯邦預算案扶助措施乏善可陳

SBS Chinese

16/05/202406:17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
Published 15 May 2024 4:50pm
Updated 16 May 2024 6:04pm
By Koma Cheng, Shan Kou, Tracy Lo
Source: SBS

Available in other language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