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人才領航地圖十二】決定綠色產業未來的10種人 | 綠學院 Green Impact Academy
【綠色人才領航地圖十二】決定綠色產業未來的10種人

【綠色人才領航地圖十二】決定綠色產業未來的10種人


  為什麼你上了很多的商業思維課、成功學,看了大人學的文章、買了知識衛星的爆款,甚至聽了中國大陸的知識付費產品,懂得所有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事業成功都只有很短的效期,你的人生總是在解決各種亂七八糟的問題和意外。不僅如此,整個社會、國家、世界也都亂七八糟,氣候異常現象甚至愈趨頻繁,這些成功學並沒有替我們全體帶來成功,為什麼?

  幾個月前,當我們跟一大群ESG利害關係人慶祝綠學院十周年時,這個問題被提了出來。彷彿回到多年前《綠學院的綠是哪種綠?讓牛人都來響應的全局思考術》的情境,【綠色人才航海去】系列文章,就在這樣的思索下誕生了。

  這個系列的開始我們談到,在替自己規劃人生方向時,帶著環境意識的認知地圖,才能做出更聰明的判斷,這樣的人比只關注自己的人更有生存優勢。想要透過綠色工作取得生存優勢的人還真不少,於是我們很快整理出綠色人才市場的三大趨勢,果然全指向更多職缺及人才養成需求,但是想進場贏在起跑點卻不簡單,首先你會遇到三大痛點,痛點是市場中干擾你的雜訊,讓你在短期波動之中忘記了本來就看好的長期趨勢:

痛點一:企業職稱五花八門、天馬行空
痛點二:企業工作內容描述天馬行空
痛點三:企業想要有即戰力人才,而你缺的正好是即戰力

  於是,綠學院從多年觀察綠色產業發展的方法論中,選出未來三年十大最有潛力的綠色工作,並針對上面三大痛點提出解方:

解方一:定調職稱
解法二:行內人認同的工作內容描述
解法三:善用培訓快速具備即戰力

未來三年十大最有潛力的綠色工作

  這十個綠色工作都是本地已經有的職缺,四個是與永續/碳管理相關的工作,六個是新能源產業相關的工作,以下的排序與評比、偏好毫無關係。

未來三年最有潛力的綠色工作 子產業 主要工作內容 核心能力 薪資吸引力 新人友善
1 永續顧問 永續/碳管理 請見文章說明三種顧問類型的工作內容 學習能力
邏輯分析能力
專案管理能力
2 企業永續人員 永續/碳管理 撰寫公益報告書與企業承諾,報名永續獎項與評比 學習能力  


 
導入ISO碳管理與遵約 跨界能力
評估與執行節能減碳行動方案 溝通能力
研究數據,替老闆準備簡報  
舉辦內部教育訓練和外部行銷活動  
3 溫室氣體查驗員 永續/碳管理 進行查驗工作 洞察能力  
 
母公司ISO標準培訓 溝通能力
準備ISO標準的訓練教材 學習能力
4 研究員 永續/碳管理 政策或技術研究 學習能力
產業輔導 邏輯分析能力
推廣與教育市場 跨界能力
5 儲能專案經理 儲能 請見文章說明四種角色的儲能專案經理工作內容 跨領域學習能力  
 
邏輯分析能力
溝通能力
6 新能源市場開發經理 新能源 市場研究 跨領域學習能力  
 
建立合作關係 整合能力
產品開發 業務開發能力
7 新能源投資經理 新能源 投資評估 學習能力  
 
風險控管 邏輯分析能力
投後管理 洞察能力
8 儲能維運工程師 儲能 設備維運 整合能力
交流AC側維運 可靠性
監控軟體維運 數據分析能力
9 新能源機電工程師 新能源 前期設計規劃 學習能力
工程期間介面 溝通能力
設備出廠與完工檢驗 解決問題能力
10 新能源軟體工程師 新能源 軟體、韌體、演算法之間的整合 程式開發
系統架構設計
團隊合作

(表一)未來三年十大最有潛力的綠色工作
資料來源:綠學院

綠色人才市場的五大洞察

  將這十篇文章的內容用表格方式呈現,我們發現有些共通之處。對於想要尋找機會的人、工作者、創業家、企業應該頗具啟發,可提供你作為入行、轉職、招募、培訓、投資的參考。

洞察一:工作熱點集中在永續、碳管理、新能源產業

  要夠資格稱為產業,除了大量的經濟活動與價值鏈外,還需要大量的工作機會。國家和企業需要做綠色轉型,能提供的永續、碳管理工作機會自然不會少;新能源是綠色基礎建設,提供的工作機會更是超出我們的預期。在可預見的未來,綠色產業大部分的工作機會將集中在這些領域,這些行內人會決定綠色產業發展的天花板。

洞察二:工作對軟技能的需求竟然凌駕於專業知識之上

  所有綠色工作都有很強的跨領域需求,例如新能源項目需要和地頭蛇、技術人、公務員、投資人等多物種打交道,要時時關注政策與法規更新,還要關注碳管理有什麼商機可以跨界,這對人才能力的要求不同以往。

  這正是把你上過的成功學課程拿出來變現的時刻!其實這些課程都在不厭其煩地教我們培養學習、跨界、溝通能力等軟技能,只要你能夠打開你的心,擁有專業知識加上軟技能的你,一定是產業內的優勢物種。 

洞察三:高達一半的工作都不適合剛出社會或是剛轉換跑道進入綠色產業工作的人

  這個洞察乍看之下令人沮喪。大部分老闆面對來勢洶洶的綠色轉型壓力,都想要找有經驗的,但有誰一開始就有經驗?人類學習從自然生態的永續發展角度來思考企業的根本價值,也不過是幾十年的事情,在此之前,「安規」的重要性都比永續發展來得重要。

  問題其實出在洞察二指出的軟技能身上。剛出社會或是剛轉換跑道的人,沒有辦法達到老闆所期待的學習、跨界、溝通能力等軟技能水平,不敢給你聘書。

  好消息是,還是有一半的工作適合剛出社會或是剛轉換跑道進入綠色產業工作的人。建議你先耐住性子,熟稔專業知識,培養軟技能,並透過工作觀察這個職位對內的關係、合作的對象、對誰提供附加價值等利害關係人圖像,等待更合適的時機再轉往其他工作,記得不要跟你老闆說是我說的。

洞察四:綠色產業面臨嚴重的人才短缺問題

  我們估計未來三年內,光是這十個綠色工作預計將開出超過20,000個職缺,而且往後人才需求只會更多。這樣的歷史機遇,卻沒有緩解綠色產業嚴重的人才短缺問題。答案很簡單,只需要問你一個問題:

  如果有一件事,你非常有興趣,這件事看起來萬事俱備,燃料桶都準備齊全,當火箭船發射之後,你確定連豬都可以上火星。但沒做之前,誰也說不準,可能你有生之年也完成不了,下輩子還得繼續來,你願意去做嗎?

  人是很奇怪的,夢想人人會講,但真要開始做了,你不願意了。

  好不容易願意了,做沒兩三個月,你開始發現新的理由,景氣不好綠色推不動、進入的知識門檻太高、老闆沒有成功人士的魅力、同事不好相處、家人反對你冒險,總之,你不願意了。

  人生跟商業相似的地方太多了,機會來的時候,你若是願意了,就掌握住了;機會還沒來的時候,你若是願意了,自然就會持續調整方向並精進。

  重點從來就只是,你願不願意而已。

洞察五:這裡的薪資待遇其實沒有你想像中的差

  很多人對綠色工作仍抱著過時的觀點,認為做環保就是做NGO,一定是很有理想性的人,拿著很低的薪水或甚至志願從事公益活動,因此我現在先賺錢,等退休之後再來做環保。每次聽到這個論點我都很想笑,光這十個綠色工作的薪資,恐怕就比你好太多哩,尤其新能源產業的薪資潛力高,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當然也有許多轉換跑道的人,拿自己過去的薪資來度量綠色產業。持平來說,大多數的產業都已經存在幾十年、甚至百年,台積電也不是創業一開始就給高薪,用舊產業的標準來度量一個新興產業,是自己給自己找絆腳石。再者,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曾經拿過的薪資,終究也只是曾經。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所謂的成功學並沒有替我們全體帶來成功,因為大部分人有本事謀的是一時、一域,而決定綠色產業未來的十種人,準備接受更高難度的挑戰,他們打算擴張這個定義,將環境和社會的「利潤」也納入其中。

  最後,如果你發現名單中有任何的缺漏,都一定是我們過於重視未來三年可以看得見的機會,讓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雖然綠學院已經是全國最大跨度的綠色產業平台,但我們終究讓新材料、綠建築、農業科技、水資源成為本次的遺珠之憾。千萬不要因為綠學院沒有選到你心儀的工作,就對綠色帶路人、綠色產業產生不必要的偏見或誤會,你可以來信與綠學院交流討論,說不定我們很快就會推出綠色人才領航地圖的一千零一夜!

知識服務

【行內人心底話】除了臺灣碳權交易所外,想立刻買賣碳權可以找誰?
2024-06-24 臺灣碳權交易所去年(2023)開張,但如果你想買國外的減量額度,只能透過臺灣碳權交易所媒合嗎?
No.185 與你交心、交底、交情資的輸電級儲能案場參訪
2024-07-05 由富威電力的儲能事業部經理楊佳縉帶隊,本次小聚不藏私與你分享目前已經上線、全國第二大的輸電級儲能案場(50MW)的設計、建置、維運過程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