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讀小學三年級的軒仔中文書寫速度緩慢,默書成績不理想,為人母者,宋太難免憂心,於是為兒子尋求專業協助。

軒仔姿勢控制能力、自理能力同樣較弱,經衞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評估,獲轉介至九龍醫院接受職業治療。

得悉評估結果,宋太一時心情沉重,但作為家長,她知道自己要及時行動。

「認清子女的狀況,抓緊時間。」宋太說:「讓孩子接受適切的專業服務,才可盡快改善和調整。」

職業治療 專業輔助

針對學童的書寫問題,職業治療為有需要兒童提供不同訓練和協助,舉例職業治療師會利用字卡教導兒童認識中文字結構,又會讓他們嘗試使用不同工具練習寫字,以及鍛煉小肌肉。

另外,職業治療師也會利用不同遊戲,例如盪鞦韆、投擲豆袋等,提升兒童的協調和姿勢控制能力。

九龍醫院資深職業治療師彭慧欣負責跟進軒仔的個案。她說,經過一系列訓練,軒仔的書寫速度、寫字力度,以至協調能力均大為改善。

「軒仔的寫字速度以往可能較同齡兒童慢,現已明顯加快;字也寫得更準確、更整齊。」

彭慧欣續指:「我們也進行其他評估,了解軒仔的協調性、手指靈活度等,全部都有顯著進步。」

全力支援 成效顯著

努力耕耘,總會期待收穫。經過專業訓練,軒仔的付出,終於換來可喜的回報。

「訓練很有效。現在我不會輕易混淆和寫錯部首。」

軒仔笑逐顏開,且充滿期待:「我希望中文科成績持續進步,分數一次比一次高。」

「即使最初只有30分,希望下次有40分;如果有50分,下次就要60分,甚至更高分!」

看見兒子持續努力、不斷求進,笑得開懷的,自然少不了宋太。

「希望他繼續進步、一次比一次進步,我已心滿意足了。」宋太說。

多元服務 需求日增

醫院管理局職業治療職系及服務統籌委員會聯合主席陳玉蓮表示,職業治療部提供多元服務,最近三年收到的新轉介個案增加約10%至15%。

「個案涉及的包括肢體問題,可能是先天缺陷,又或原因不明的發展遲緩。」

「此外,也有精神方面的問題,最常見的包括自閉症、過度活躍症,也有個別個案牽涉自殺行為、抑鬱症等。」

孩子的健康,是家長永恒的關注,如發現兒童出現早期發育遲緩等問題,父母自會憂心忡忡。

不過,陳玉蓮呼籲家長不應過分緊張和憂慮,更重要的,是及早為孩子尋求專業評估;若孩子經評估確認需接受職業治療,家長更應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以在過程中與子女同行。

(來源:政府新聞網)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