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4月多項指標同時「負成長」、社融增量最受關注 - 自由財經

中國4月多項指標同時「負成長」、社融增量最受關注

2024/05/14 09:32

今年4月中國社融增量出現罕見負增長,創歷史新低,引發市場關注。(歐新社)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央行發布的最新金融數據顯示,今年4月中國社會融資新增量(社融增量)淨減約2000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8965.2億元),創歷史新低,且低於市場預期的成長1兆元(約新台幣4.4兆元)。中媒指出,自中國央行開始發布相關數據以來,該項數據首次轉為負數,主要是政府債拖累最大。

中國網民認為,導致社融規模「負成長」的主要的原因,與民眾和企業對中國經濟前景信心不足,導致借貸降低、民眾提前還房貸,存款進一步高企等因素有關。

「社融增量」是指一定時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額,包括企業債券、政府債券等直接融資,以及人民幣貸款、外幣貸款等間接融資。

從中國央行發布的今年前4個月的具體社融分項來看,4月大幅負成長數據最大的拖累是政府債券融資。4月政府債券融資負984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412.3億元),比去年同期少了5532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4兆元)。

與此同時,4月人民幣存款也減少近4兆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7.9兆元),同樣引發市場關注。華東不具名的公募基金分析師表示,人民幣存款較大幅度減少,一方面是季節性規律、4月銀行季末考核時點已過,導致人民存款流出。

另一方面,則是在中國監管機構指導下,銀行主動壓降高息負債,協定存款、通知存款、手工補息等高息儲蓄工具受限,首先影響的是銀行,因不少企業的活期資金被釋出,流向理財市場、債券市場。

中媒指出,今年4月的新增社融規模、M1年增率、民眾和企業的短期貸款,及中長貸款等多個指標同時呈現「負增長」等現象,有金融機構稱「實屬罕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