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港風情香港仔 活化魚市場添魅力(三之1)@秦懷香江|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3-27 05:11:01| 人氣61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漁港風情香港仔 活化魚市場添魅力(三之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漁港風情香港仔  活化魚市場添魅力

@秦  島

 

 

 

   香港是一個國際旅遊大都會,其實自然資源並不突出,主要還是人文景觀吸引全球旅客。但近期一個熱點話題引起市民的廣泛討論:那個充滿歷史滄桑感、漁港風情的香港仔,極具打造新旅遊景點的潛力。

  全面通關,社會復常,疫後訪港旅客人數節節上升,上月份為三年來內地客首次突破100萬人次,本月首兩星期平均每日旅客量過了十萬,恢復至疫前45%。除了品嘗美食與購物,近年一些介紹香港深度遊的網站,出現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的忙碌畫面,一張張別具漁港風情的相片,吸引不少旅客來港。

  事實上,每天凌晨三時許,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即迎來最繁忙的工作時段,不同的海鮮運輸車川流不息進出市場,把一箱箱活蹦亂跳的鮮魚運送到全港各地。工人忙碌地推著裝滿魚蝦的手推車往魚欄,動作純熟,新聞說一分鐘就能把裝著逾百隻海蝦的籠子分完。

  香港仔是一個老地名,成為了香港替代詞,位於香港島南區,以住宅區為主,夾雜少量工廠大廈,當中有數百戶漁民過著傳統水上人的生活,這些蜑家人(水上人漁民)世代生活在這裏。而香港仔以其漁村風味及海鮮,成為聞名中外的旅遊景點。香港仔與鴨脷洲之間的海港被劃為香港仔避風塘。狹義來說,香港仔的範圍為田灣以東、石排灣以南、黃竹坑以西、鴨脷洲以北的地方,有時會被稱為「香港仔市中心」以區分廣義上的香港仔。2011年香港仔市中心、石排灣邨及漁光邨的人口合計3.93萬人。

  近來,有本地漁業團體認為,供應全港七成水產批發量的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有潛力打造成富有個性風格的「港版築地」。有立法會議員更表示,港島南區擁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香港仔魚市場作為南區的旅遊發展項目,絕對是不二之選。特區政府發展局也表示,正研究活化香港仔魚市場,加入餐飲元素,締造更有活力的海濱。

  一個問題擺在眼前:把香港仔魚市場發展成為「港版築地」般的旅遊景點,是否可行呢?

  有立法會港島議員表示,十年前南區或未能符合旅遊概念,但今日旅客口味已經轉變,除了魚市場,還有很多漁民風俗節目,例如洪聖爺誕、天后誕、龍舟競賽,極具文化底蘊。港鐵南港島線已經開通,但只覆蓋香港仔東半南區,而且光是往海洋公園的遊客、日常出行的市民,乘客量已接近爆滿。車路方面,南朗山道在上下班的繁忙時間交通擁擠。認為要進一步推動旅遊,需改善交通配套,興建南區西段的鐵路。

  在世界各地的沿海地區,不少當地魚市場是旅遊景點,吸引大量觀光遊客。香港仔魚市場有70年歷史,現時仍24小時運作。距離魚市場約10分鐘車程的海洋公園,遊客聽聞附近有魚市場,認為如果有「港版築地」,也有興趣去參觀。一位曾到美國、台灣的魚市場觀光的遊客說,「如果可以遊覽魚市場,當然會去試一下。」

  翻查資料瞭解到,政府早於1999年就有意在香港仔發展「漁人碼頭」概念的旅遊區,2001年建議開拓五個碼頭景點,包括魚市場碼頭,但研究逾八年後決定放棄。至2013年,政府就魚市場旁邊發展飲食及旅遊設施又進行研究,但最終認為缺乏發展為成功旅遊景點的元素,魚市場發展旅遊景點的計劃再次告吹。

  真是應了俗諺:好事多磨,一波三折。在《2020年施政報告》中,政府公佈「躍動港島南」計劃,建議把南區打造成為適合工作、居住、創意及消閒玩樂的地區。不過有議員表示,當時提出的重點包括海洋公園重生方案、活化珍寶海鮮舫、提升香港仔及黃竹坑一帶的文化及消閒設施,被認為「三個方案各自發展,既不能互補,也沒有關連」。

  豈料一場持續三年的新冠疫情,擱淺了港人美好的「港版築地」夢想;停泊香港仔近半世紀,那艘傳奇的珍寶海鮮舫,亦不敵疫魔蹂躪,命運下場更悲戚,早在去年6月中海事牌照到期而被迫駛離深灣,6月19日全面入水沉沒於茫茫南海。

         2023.03.27

台長: 秦島
人氣(61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