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再給單位帳號點讚了?多地關停政務帳號 - 新浪香港

不用再給單位帳號點讚了?多地關停政務帳號

【不用再給單位帳號點讚了?#多地關停政務帳號#】「基層人少事多,手裡的工作千頭萬緒,有這個運營維護公眾號的時間還不如給老百姓多做幾件實事。」關停轄內多個村委和社區公眾號的江蘇省寶應縣安宜鎮工作人員直言。近日,昆明、西安、長沙、深圳、南京、青島等地發佈關停政務帳號的通知。據梳理,近兩個月有超過10個省市政務公眾號和微博官宣停止更新和註銷。這些停止運營的帳號,有的更新頻率很低,有的閱讀量長期保持在兩位數水平,甚至閱讀量最高的是最近發佈的停更註銷公告。

「發出去基本沒人看,連自己人都懶得去瀏覽。」陳銘是陝西某鄉鎮的一名工作人員,他和幾位同事在本職工作之外,還負責科室公眾號的更新。領導要求日更三條,必須要有關於科室工作的推文,餘下則是鎮里活動和會議的推文。個位數的瀏覽量讓他苦不堪言。與陳銘的情況相似,在河北吳橋縣工作的吳剛幾年前就參與了單位政務號的運營,因缺乏專職人員,每篇內容的采編都耗時四五個小時,帳號在不同同事間流轉後幾近荒廢。

還有一部分政務號外包給了當地的媒體團隊。廣州某個政務號的編輯陳默說,他們帳號的定位包括傳播民生熱點、市里的政策,但推文一般是摘編和整合官媒文章、微博熱搜而來,「網上已傳播了數輪,等我們這裏審校完發出來,黃花菜都涼了,傳播效果慘不忍睹」。長期三位數的閱讀量和幾乎空白的評論區,與這個項目近百萬元的外包費用、七個人負責、日更三條的付出並不匹配。陳默曾向領導提議,希望通過抽獎或線下活動讓政務號「熱鬧」一點,但被拒絕,領導怕出錯引發負面輿情,還是「平平淡淡保平安」。 「領導關心留痕,不在乎閱讀量。」陳默說。

根據《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政務新媒體帳號已發展至11萬個。去年年底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的《關於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的若干意見》指出,對於使用頻率低、實用性不強的政務應用程序,應及時關停註銷並提前發佈公告,依法依規處置相關數據,防止數據泄露及流失。註冊運營政務公眾帳號,要嚴格控制數量,加強信息更新。更多詳細內容請查看原文>> (中國新聞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