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金門警疑涉詐欺及洗錢防制法罪 警方自檢移送地檢偵辦

路過就被啄3次!遇凶狠藍鵲只能躲、不能打否則罰50萬

民眾如遇見台灣藍鵲幼雛落巢,動保處提醒,先不急著將鳥帶走。要先判斷是學飛的幼鳥還是沒有行動能力的落巢雛鳥。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民眾如遇見台灣藍鵲幼雛落巢,動保處提醒,先不急著將鳥帶走。要先判斷是學飛的幼鳥還是沒有行動能力的落巢雛鳥。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天氣逐漸轉暖,4月至8月間是台灣藍鵲繁殖期。在新店、三峽的民眾都反映「只是路過就被台灣藍鵲攻擊頭!」甚至有民眾一段路連續被攻擊3次。動保處提醒,台灣藍鵲是保育類動物,經過台灣藍鵲育雛巢區時,可戴帽子或撐傘保護自己,也不要背對台灣藍鵲,避免被襲擊,千萬不可攻擊,最高可罰50萬元。

有民眾在「IBeta愛北大」臉書分享,一位先生只是遛狗經過台灣藍鵲,結果就被攻擊三次,另外一位住三峽的陳先生說,當下不知道是經過台灣藍鵲巢穴,被攻擊才知道,雖然又氣又好笑,但他還是提醒好友們,經過巢穴附近要小心。

台灣藍鵲是特有種鳥類,喜成群活動,棲息於中、低海拔森林,新北市鄰近山區近郊亦能發現其蹤跡。臺灣藍鵲頭至胸部為黑色、嘴喙及腳鮮紅色,全身寶藍,中央尾羽甚長,其他各羽中段黑末段白,經常拖曳著長尾飛行,又稱為長尾山娘。

動保處指出,台灣藍鵲有極強的護巢行為,在育雛期間,台灣藍鵲會攻擊進入巢區範圍內的入侵者。撫育幼雛時間約5至6周,只要育雛工作結束,鳥就會成群離去。

民眾如遇見台灣藍鵲幼雛落巢,動保處提醒,先不急著將鳥帶走。要先判斷是學飛的幼鳥還是沒有行動能力的落巢雛鳥,外觀是否有明顯的外傷,親鳥是否在旁邊,然後再採取相應的援助措施,這才是對幼雛最好的幫助方式。

動保處呼籲,民眾若把台灣藍鵲的巢、幼雛移除,或是攻擊台灣藍鵲,已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最高可罰50萬元,或2年以下有期徒刑。為維護生態,除呼籲禁止騷擾野生動物,在觀察野生動物時,務必遵守法律,切勿為了拍攝動物的特寫畫面,而以不法方式誘鳥的方式吸引鳥類,騷擾野生動物,以免觸法。

動保處提醒,台灣藍鵲是保育類動物,經過台灣藍鵲育雛巢區時,可戴帽子或撐傘保護自己,也不要背對台灣藍鵲,避免被襲擊。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動保處提醒,台灣藍鵲是保育類動物,經過台灣藍鵲育雛巢區時,可戴帽子或撐傘保護自己,也不要背對台灣藍鵲,避免被襲擊。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台灣藍鵲
想看可愛萌寵、寵物健康保健資訊、教養方法、帶牠們去哪吃喝玩樂,快來加入寵物部落粉絲團!
點我前往:https://www.facebook.com/udnpet

延伸閱讀

台灣藍鵲繁殖期 新北動保籲經過育雛區戴帽撐傘

賠了夫人又折兵…毛孩遭浪犬「硬上弓」反挨罰 台南絕育補助6月開跑

夜訪呆萌大雪山三寶 林業署5月23日起帶領住宿客夜觀

板橋知名貓咖遭爆生病不救害死2貓 動保處開罰11萬

相關新聞

綠鬣蜥入侵 水雉復育陷蛋蛋危機

台南市市鳥水雉屬於第2級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占地約15公頃的官田區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經多年復育,去年調查約2882隻,現正...

貓咪咖啡廳寵物過勞 餵食秀恐觸法

近年以寵物互動為噱頭的餐廳、咖啡店暴增,但全台僅83家業者取得動物展演許可,其中北市僅市立動物園,其餘至少119家有飼養...

毛孩血要2萬? 議員促成立媒合平台

台北市有21家獸醫院提供犬貓捐血服務。有議員指出,北市獸醫師公會僅訂輸血費用,血液價格無收費標準,250cc血液從1萬2...

國際瀕危物種日 動物園團團重生

台北市立動物園昨選在國際瀕危物種日宣布「瀕危動物故事館」動工,未來將展示穿山甲、射紋陸龜、無尾熊、黑腳企鵝和大貓熊等20...

被地震嚇到遠走高飛!逃家「鴨界LV」終於找到了 飼主慶幸1舉動助團圓

新北市政府動保處日前接獲汐止區民眾通報,近日住家車庫門口飛來一隻掛有腳環白色棉球似的可愛小鴨子。翻查網路察覺這隻是坊間號稱身價萬元的柯爾鴨,擔心飼主焦急尋找,於是交由動保處帶回安置並代尋失主。動保員根據腳環特徵和地緣關係,將走失小鴨貼文散播至愛禽社群媒體...

【動物冷知識】每年都要游滿8個月不上岸 北海狗靠「特殊技巧」邊行動邊補眠

哈囉大家好,我是帽帽! 知道嗎?萬獸之王獅子一天居然可以睡20個小時哦!比豬還會睡欸!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動物的睡眠冷知識吧! 南極企鵝頭部有一條黑色的紋帶,看起來很像戴盔帽,所以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