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鼻涕、鼻涕倒流⋯妙齡女患「鼻竇炎併鼻息肉」醫1招精準消除 - 健康新聞 - PChome Online 新聞



  
  
  

  
  

    


 
  
            
              

膿鼻涕、鼻涕倒流⋯妙齡女患「鼻竇炎併鼻息肉」醫1招精準消除

37歲的廖小姐因長期聞不到味道和鼻塞的困擾,來到亞東醫院耳鼻喉部就診。經鼻咽內視鏡診察,醫師發現她雙側鼻腔有鼻息肉,並伴隨膿鼻涕及鼻涕倒流症狀,電腦斷層檢查也顯示,其兩側鼻竇有嚴重的鼻息肉和蓄膿情況。醫師建議1款新術式,不僅可以精準清除鼻竇炎,更大幅降低傷害週邊重要器官、引起手術併發症的風險。

考量廖小姐在診所接受的藥物治療效果不如預期,收治個案的亞東醫院耳鼻喉科總醫師方楷旻建議,接受電磁導航鼻竇內視鏡手術治療。在導航系統的幫助下,手術在短時間內順利完成,出血量極少,廖小姐的鼻竇炎得到完整的根治,也擺脫了長年的困擾。

台灣潮溼的氣候讓許多人常受鼻病困擾,其中,鼻竇炎尤其常見。方楷旻表示,急性鼻竇炎通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後發作,伴隨著膿鼻涕和黏鼻涕,通常透過藥物治療和局部抽膿治療快速獲得改善。然而,有些人因鼻竇結構異常或生長息肉等原因,導致鼻竇炎持續3個月以上,進而成為慢性鼻竇炎,部分患者需要動鼻竇炎手術。



常見鼻竇炎手術併發症

鼻竇炎手術會有後遺症嗎?方楷旻指出,由於鼻竇的結構複雜,發育情況各異,部分鼻竇靠近眼窩、視神經、頸動脈和腦部,若不小心損傷可能導致以下併發症:

  • 視力減弱
  • 手術中出血
  • 腦脊髓液滲漏而引起腦膜炎

由於傳統藥物治療對慢性鼻竇炎效果有限,目前已有鼻竇內視鏡手術的精準即時導航技術,可降低這些危險的發生率。

方楷旻提到,醫師可透過病患的鼻孔,使用硬式內視鏡進行手術,借助導航系統的幫助,建立鼻竇附近的地圖,呈現患者鼻竇微細的解剖結構、病灶,及周遭所有的神經、血管、腦部和眼窩的影像,有利於精準地清除鼻竇炎。

「手術中可以使用器械即時標定抵達的位置,準確地達到治療的鼻竇,並且避免損傷重要的結構。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不會在外部留下任何傷口。」方楷旻說明,此術式除了應用於慢性鼻竇炎治療外,也適用矯正鼻中膈彎曲、移除鼻息肉、擴大鼻竇開口,移除黴菌或腫瘤等問題。

方楷旻指出,鼻竇內視鏡手術結合電腦導航技術的輔助,可謂事半功倍。然而,並非所有鼻竇手術都需要使用此技術,目前台灣與國際專家共識建議鼻竇手術中精準即時導航的狀況為:

  • 有手術失敗經驗的復發性鼻竇內視鏡手術
  • 病患因發育、術後或外傷而扭曲鼻竇解剖結構
  • 廣泛性鼻竇息肉症
  • 病理涉及額竇、後篩竇或蝶竇等困難抵達區域
  • 鄰近顱底、眼眶、視神經或頸動脈危險構造
  • 併發腦脊髓液鼻漏或顱底缺損
  • 合併良性及惡性鼻竇腫瘤切除

他解釋,導航系統可在控制鼻竇內視鏡手術的出血、辨認解剖異常或進行二次手術結構改變等情況下發揮作用,協助定位局部重要的解剖位置。不僅可提高手術的安全性、減少併發症,還可以彌補鼻內視鏡視野狹窄的缺陷,讓治療更加徹底,達成節省手術時間,同時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方楷旻建議,對於即將接受鼻竇內視鏡手術的患者,都可以與醫師討論是否使用此技術,且於2024年起,健保也為符合上述條件的患者提供鼻竇內視鏡手術中精準即時導航的費用給付,造福更多有需要的患者。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