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海運搶艙潮 航運股動能料再創佳績 - 華視新聞網

貨櫃海運搶艙潮 航運股動能料再創佳績

黃敏惠 方起年 報導  / 台北市

貨櫃海運「搶艙潮」來襲,疫情時的瘋狂現象可能再度上演嗎?像是從每星期報價,變成按天報價,或是加價搶艙,還有長約改簽,外傳高價艙位已全面搶訂到下季。消息一出上午台股開盤,航運三雄紅光滿面,陽明和萬海更是一度衝上漲停。相關業者推測,可能是歐美庫存消化了要進貨,加上艙位縮減,造成供不應求。分析師預判如果六月淡季轉旺季的關鍵期,業績持續大好,牽動航運股動能再創佳績!

揮別去年業績慘淡的苦海無涯,今年薄海騰歡,陽明海運迎來春曉,後勁似乎更不小,第一季合併營收438.01億元,稅後淨利93.79億元年增175.7%,第一季單季獲利超越去年全年獲利,比去年全年獲利成長近1倍。

萬海財報報喜,單季合併營收276.18億元,年增8.06%,稅後純益46.27億元,比去年第四季順利轉虧為盈,6季以來最佳表現。獲利報佳音也讓股價歡聲雷動,上午開盤長榮陽明萬海都一路長紅,陽明和萬海更是一度攻上漲停,生意興隆通四海,來自貨櫃海運的搶艙潮來襲。

外界聚焦會不會重現疫情期間的瘋狂,疫情高峰期亞洲運往北美航段,20呎貨櫃運費最高衝上約66萬台幣,現在20呎貨櫃六千美元約18萬台幣,而且每報一次價加1000美元約加3萬台幣,以現在報價熱度,每星期一次縮短為2天一次,難不成疫情間一天一價快來了,艙位一位難求,主要航線五月艙位全滿,6月需現貨價買艙,否則難上船,簽長約的廠商頭痛了,運價短線衝高,部分貨主長約得重簽,避免運價續漲自己的艙位又被擠掉了。

業者分析歐美線發燙,很可能是過往的庫存消化完了,所以新的需求湧現,專家分析觀察六月的表現,因為是海運淡季轉旺季的關鍵時刻,看看物以稀為貴,還是不是海上的貨櫃。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