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山星雲作品獲獎 】留學生羅炎午:天文攝影拍一世也不嫌

兩年前到澳洲留學後, 羅炎午把在家鄉中國大連的觀星愛好, 發展為天文攝影。去年在藍山拍攝的一幅作品,更贏得「2023年Bintel天文攝影師年度白金獎」。

「當我拍出成片, 然後處理出來,就得到了一個不錯的結果,非凡的成就感,還有我會感到非常快樂。」

被漫天繁星的夜空迷住,不嫌辛苦背著50 公斤器材找一個看星的位置、搭起帳篷等足一整晚就只為了拍到一張照片。

當年還是小學三年級的羅炎午( Yanwu Luo),也沒想過那時不經意抬頭,銀河星空盡收眼底的震撼,造就了他形容為「會做一輩子的事」一 成為天文攝影師。

羅炎午從中國到澳洲留學已經兩年,他接受 SBS 中文訪問時,大談熱愛天文攝影的原因,他說小學三年級時在家鄉大連的一個小島上,第一次看到整片天空都佈滿星,那種震撼到今日他還記得。

「感覺天上的這條銀河,看起來非常震撼,和我在城市裡看到的寥寥幾顆星完全不一樣。」
thumbnail.jpeg
羅炎午作品。
羅炎午自小就醉心有關天文的知識,喜歡研究星座星空。由於中國內地光污染較多,所以觀星的機會不多。兩年前來到澳洲讀大學一年級,這個地方對他來說可算是個福地,因為澳洲很多地區的光污染度很低,再加上不少地利優勢,羅炎午把觀星進一步發展成另一愛好 一 天文攝影。

「去年六月,當時是我帶著我的天文望遠鏡,還有朋友的相機一起去拍了一次銀河。當時我原本打算拍攝星空,不過那天在藍山風比較大,就只能拍攝一張銀河。」

一個月後,他得償所願,在藍山三姊妹峰的觀景台第一次拍到星空。

「大概七月份的時候,我是第一次使用6寸口徑的天文望遠鏡來進行第一次天文攝影,當時是總共只拍攝了一個小時。」
羅炎平攝影器材
天文攝影器材價錢不便宜,羅炎午說家人還有頗支持自己這個愛好。

準備功夫要做足

不論是拍星空或者銀河,事前的準備功夫要做足,包括看天氣、查一下拍攝地點的光污染度、拍攝當晚是新月或是滿月、月亮是否很明亮而令到星的光暗淡了,但以上的只是一小部份。

羅炎午說: 「我是先拍攝天空的部分,多拍攝一段時間長曝光之後,再去拍攝景觀,將景觀和和天空部份融合,這是星野攝影。」

「如果是星空攝影的話,一般是先在天黑之前,把赤道儀望遠鏡天文相機都擺好,然後在白天的時候把設備都調教好,晚上直接開拍,住帳篷睡一晚上,隔天早晨收拾。」

「拍攝星空有一點很重要,就是風不能大,就算天氣好但風大,赤道儀的跟蹤會因為風大而降低,拍攝出來的圖片效果也會不那麼好。」
羅炎平得獎作品: 獵戶座馬頭星雲。
羅炎平得獎作品: 獵戶座馬頭星雲。

獵戶座馬頭星雲成得獎作品

藍山可算是羅炎午的幸運之地,他到那裡露營拍攝,他選了其中一幅作品參加2023年「Bintel天文攝影師比賽」獲得白金獎。

「也算是我第一次拿獎了。那幅作品是拍攝獵戶座的馬頭星雲,當時我和幾個朋友到藍山露營,然後我就架起了我的赤道儀天文望遠鏡,其實那天一開始天氣並不是很好,就是經常會有高雲干擾,直到半夜的時候天氣徹底轉好。」

「正因前半夜天氣不是很好,所以總共累計了四個小時的曝光,但是由於我的天文望遠鏡效率還算不錯,所以說也是獲得了不錯的圖像,也藉助這張圖拿到了一個獎項。」

羅炎午每一個月都會出動一至兩次拍攝星空,他說,南北半球看到的各有不同。

「在南半球看到跟你在北半球看起的是倒過來的。就是說很多南半球的目標是北半球看不到,而許多北半球目標是南半球看不到。如果你想拍整個天體,最好就是北半球、南半球換著拍。」

「如果是拍攝星野的話,它是對地理景觀有要求的,你需要在全球中找到各種的風光,找到各種景觀。」

他說,希望可以走遍世界不同地方,拍一些與別不同的星空。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  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15 May 2024 9:23am
By Ranky Law, Sophia Li, Nina Loh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