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兩檢|深圳研東鐵過河直達羅湖口岸 議員促落實增設羅湖南站

一地兩檢|深圳研東鐵過河直達羅湖口岸 議員促落實增設羅湖南站

撰文:余月明
出版:更新:

深圳羅湖區政府日前表示,將考慮港鐵東鐵線引入羅湖境內,並在重建後的羅湖口岸實行「一地兩檢」。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支持有關建議,形容做法可便利兩地居民。他亦促請政府加快落實就2021年《施政報告》所提出研究增設東鐵線羅湖南站的建議,盡快公布相關的研究進度,並認為若能付諸實施,定能為深港合作帶來新的助力,形容如今正是重啟兩地互通發展的大好時機。

另一議員田北辰倡深圳撥地予港鐵起私樓作為融資方案,他又預期若羅湖實施一地兩檢,將有更加多港人北上,致香港「愈嚟愈淒慘」,但料此做法勢在必行,故此促放寬深圳居民來港一周一行限制,「一定要深圳畀返我哋一簽多行,至少平衡返。」

深圳羅湖區政府早前公布,將考慮港鐵東鐵線引入羅湖境內,並在重建後的羅湖口岸實行「一地兩檢」。(資料圖片)

劉國勳倡出入境手續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

深圳羅湖區政府早前推出四個集中連片區域開發計劃,當中包括鄰近羅湖口岸的過境土地B1地塊。當地相關部門表示,希望新建一個羅湖口岸,將港鐵東鐵線引入羅湖境內,並實行「一地兩檢」,令乘客可在約50分鐘車程內,由深圳的核心區羅湖,直達港島的核心區。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今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支持有關建議,指現時羅湖站和羅湖火車站仍有一段距離,有關計劃無疑能大大方便雙方居民出入境,同時可為兩地居民帶來更大便利,加快來往,有利促進經貿及各領域的交流合作。他又認為若落實「一地兩檢」,模式應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即內地與香港的出入境人員在口岸同步辦理雙方的出入境手續,經一次查驗和放行,以提高效率。

3月29日復活節假期首日港鐵羅湖站月台擠滿北上市民。(黃浩謙攝)

促研延線工程的資金來源和分擔機制

劉國勳表示,2021年《施政報告》中,政府已提出研究增設東鐵線羅湖南站的建議,在現有羅湖站和上水站之間增設一個非過境鐵路服務的新站,以釋放羅湖/文錦渡及上水北一帶的發展潛力。而發展局、土拓署及規劃署於2022年亦表示,正就新界北新市鎮及文錦渡進行規劃及工程研究,涵蓋東鐵線羅湖南站的初步構想,將就滿足未來發展需求進行詳細探討。

他期望香港政府積極與深圳市政府會就東鐵延線、一地兩檢以及如何對接深圳地鐵等細節加強溝通,積極推進項目,包括延線工程的資金來源和分擔機制、如何對接深圳現有地鐵網絡等具體細節深入商討,並就兩地各方面合作,如與沙嶺加強對接。

立法會議員劉國勳促請政府加快落實就2021年《施政報告》所提出研究增設東鐵線羅湖南站的建議。(資料圖片/夏家朗攝)

劉國勳又指,要將建議加快落實,香港政府要與深圳當局通力合作,做好B1地塊及文錦渡至蓮塘一帶的創新發展藍圖,釋放區內的發展潛力。他形容B1地塊是珠三角地區重要的合作區位,規劃上應高度重視並創新發展理念,着力打造貫通香港「北部都會區」的創新發展走廊。

他相信規劃若付諸實施,定能為深港合作帶來新的助力。在香港政府宣布沙嶺將新增創科用地後,深圳當局旋即規劃在在蓮塘口岸片區聯動香港,佈局供應鏈和跨境電商等貿易平台,對接香港沙嶺科創用地。

實政圓桌田北辰建議港府、港鐵和深圳都不用斥資。(會議截圖)

田北辰倡深圳撥地予港鐵起私樓作為融資方案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就亦表示,相關做法在融資方面,「政府唔使出錢、港鐵唔使出錢、深圳唔使出錢,羅湖啲地將來起樓私樓業權比晒港鐵,佢應該預得到。」他表示,如在廣深鐵路上起車站,「成本會貴到可能政府要捂錢出嚟,政府冇錢,就睇深圳會唔會攞塊平地出嚟。」

他又表示,日後「最大鑊」是有更加多港人北上,因為太方便,致香港「愈嚟愈淒慘」,「住上水粉嶺個啲唔知幾過癮,一地兩檢喎你諗下,到時剪個髮配眼鏡,香港一池死水,對香港嚟講係雙刃劍。一定要深圳畀返我哋一簽多行,至少平衡返。」他指現時港人北上無限制,但深圳來港就要一周一行。

他提到,此做法勢在必行,確實阻止不到香港人去內地消費,「做乜仲要保持住一周一行,佢至少觀感上都要兩邊平等」,否則觀感上就會「雙輸」,如可兩邊平等,則大家互不拖欠,「到時做唔掂都冇得賴,而家梗有人賴,鬼叫你唔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