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陳菊挺廢監院期待三權分立 藍酸不如立即辭職

輸液缺貨 立委齊轟吳秀梅擺爛、林靜儀亂罵

拜登叫戰 川普奉陪 6月27日首場電視辯論敲定

拜登(右)與川普(左)決定6月與9月各進行一場電視辯論,兩人重演2020年的對決。(美聯社)
拜登(右)與川普(左)決定6月與9月各進行一場電視辯論,兩人重演2020年的對決。(美聯社)

拜登總統與前總統川普15日同意將在辯論會上面對面交鋒,首場辯論敲定6月27日登場,第二場辯論則於9月10日舉行,活動將分別由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與美國廣播公司新聞部(ABC News)主辦。

兩人決定辯論15日上午很快便拍板定案,拜登透過社群網站發表影片談話,隔空對川普下戰帖要求參加6月27日由CNN舉辦的辯論,CNN稍後則宣布,美東時間6月27日晚間9時將在亞特蘭大攝影棚舉行拜登與川普之間的辯論。

CNN指出,攝影棚內將不會有現場觀眾,以確保兩位候選人可以獲得最多發言時間,辯論會將由資深主播塔柏(Jake Tapper)、巴許(Dana Bash)共同主持。CNN辯論會將在共和黨與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完成候選人提名之前。

拜登15日稍晚宣布,收到美國廣播公司新聞部的9月10日辯論邀請,川普旋即表示願意奉陪。川普競選團隊希望7月、8月還能加辦兩場,但遭拜登團隊拒絕。

對於沒能參加辯論,獨立候選人小羅伯‧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指控拜登與川普「串通鎖住美國」,企圖讓2024年選舉變成2020年大選的二度交手。

小羅伯‧甘迺迪同時批評拜登與川普都不受民眾歡迎。他在社群網站發文表示:「他們設法把我排除在辯論會之外,因為他們怕我可能勝出。把有勝選機會的候選人排除在辯論講台之外,導致民主受到傷害。」

拜登競選主席歐麥利.迪隆(Jen O'Malley Dillon)在15日稍早的信中寫道,希望能在6月底舉行辯論會,也就是川普紐約「封口費」刑事起訴案開庭結束之後,同時也是拜登赴義大利參加七大工業國(G7)高峰會議之後。拜登競選團隊提議的第二場辯論會則在9月初。

川普很快就接受拜登競選團隊提議的兩場辯論日期,在社群網站發文寫道已經做好準備,也願意辯論。不過,川普表示,強烈建議要在「非常大的場地」(very large venue)再辦兩場以上的辯論。他寫道:「只要告訴我時間,我都會到。」

歐麥利.迪隆指出,拜登將不參加非黨派機構「總統辯論委員會」(Commission on Presidential Debates)舉辦的辯論會。1988年以來,大選辯論會一直由委員會主辦。

影片來源:世界新聞網 一洲焦點

川普 拜登

相關新聞

美國明尼蘇達州傳槍響!至少3死多傷「警察中彈身亡」 槍手遭擊斃

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Minneapolis)30日晚間5半左右驚傳槍擊案,據悉至少6人中槍,並有多達3人死亡,...

海利退選後首度表態投川普!批拜登施政是「一場災難」

已退出美國共和黨內總統初選的前駐聯合國大使海利(Nikki Haley),在退選後首度表態,說打算在11月大選投票給前總...

打臉自己?擔任美國總統期間曾試圖禁止 川普開通TikTok帳號

可望代表共和黨參加11月美國總統大選的川普加入了短影音社群平台TikTok,這是他過去擔任總統期間試圖禁止的中國科技巨擘...

美國前第一夫人蜜雪兒母親辭世 享壽86歲

根據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與羅賓遜家族發表的聲明,前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的母親瑪麗安.羅賓遜...

川普判有罪又如何?總統大選捲土重來的選戰策略

美國前總統川普,被指控在2016年總統大選之前,為了掩蓋支付給女星丹尼爾斯(Stormy Daniels)的封口費,而有一系列偽造商業紀錄來掩蓋性醜聞的問題。紐約陪審團在5月30日宣判:川普涉嫌的34項指控,全部罪名成立——川普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被刑事定罪的前總統。宣判之後,川普仍自認無辜,並對外丟出一句「真正的裁決會在11月5日由人民宣判!」具體的判刑要等到7月11日才有結果,然而訴訟纏身的「重罪川普」,總統大選之路該怎麼走?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爆槍擊案 傳數人中彈3死

美國新聞媒體引述執法消息人士說法報導,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今天發生槍擊案,造成多達3人死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